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08425833711

    中國非金融企業槓桿率上升趨勢已出現改變,但國企高槓杆問題依然突出。專家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部署,方向明確,物件具體,將會加速國企降槓桿程序。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槓桿工作,強調把國企降槓桿作為“去槓桿”的重中之重,做好降低央企負債率工作。 這引發了各界對國企降槓桿的普遍關注。相關資料顯示,中國非金融企業槓桿率上升趨勢已出現改變,但國企的高槓杆問題依然突出。有關專家認為,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有關部署,方向明確,物件具體,措施有力,將會加速國企降槓桿程序。 去槓桿任務重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走到了重視國企去槓桿這一步。”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表示,從當前的工作部署看,在繼續抓緊去產能的同時,重點抓去槓桿。 “今年以來,我們在降槓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國務院國資委總會計師沈瑩介紹說。 據瞭解,國資委按照《國務院關於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槓桿率的意見》的要求,指導中央企業開展市場化債轉股。目前,已有12家中央企業簽訂了框架協議。 儘管各項工作初見成效,但是中國企業槓桿率過高的局面還未得到根本扭轉,不少企業還處在財務負擔重、債務風險高的困難境地。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研究成果顯示,在不同所有制型別資產負債率水平中,國有企業高居各型別之首。 “破解國有企業高槓杆困境,成為當下的重中之重。”李錦表示,國有企業負債率遠高於正常水平,沉重的財務負擔使得國企難以邁出發展步伐,同時存在著債務風險,控制不好就會影響全域性。 面臨多重困難 國務院常務會議披露的資料顯示,今年前7個月央企利潤總額由去年同期的同比下降3.7%轉為同比增長16.4%,央企資產負債率較年初下降0.2個百分點。 “降槓桿有進展,但成效相對有限。”在李錦看來,央企的槓桿之重,與投資衝動有很大關係。一些央企負責人過於追求速度、規模,有的甚至不惜以高 負債為代價;一些企業負責人“新官不理舊事”,自己熱衷上新專案出新業績,企業卻債臺高築。這背後則是企業考核評價機制有待改進。 對於包括央企在內的國有企業降槓桿步履緩慢,有關專家分析認為,主要是存在多方面的困難所致。除了國有企業承擔的職能過多、揹負額外的負擔之外,與國有資產處置敏感、國有銀行部門面臨較大的損失壓力等因素直接相關。 去槓桿意味著資產和負債兩端同時承壓。一方面,處置國有企業資產的過程如果不順利,就會出現舊賬變新賬的情況,這對國有企業的責任人會產生負向激勵;沉沒成本、估值損失等價值消失也成為國有企業資產處置的重要障礙。 另一方面,國企負債主要對應著國有銀行資產。國有企業透過處置資產而承受的損失,有相當部分要傳導到國有銀行部門,形成不良貸款。當前,在金融監管強化的背景下,大型國有銀行承擔著較大的資本金壓力。國有銀行部門為了規避不良貸款,很難積極配合國有企業去槓桿。 在降槓桿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寄希望於“債轉股”。國家發改委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各類實施機構已與鋼鐵、煤炭、化工、裝備製造等行業中具有發展前景的70餘家高負債企業積極協商談判達成市場化債轉股協議,協議金額超過1萬億元。 從目前情況看,“債轉股”落地狀況並不理想。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人士表示,落實債轉股的資金都是透過市場化籌集的,本身就有利息成本,銀行也得有收益的考慮。同時,對於鋼鐵等週期性行業的發展前景,仍需謹慎觀察。 如何可持續發展才是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供電企業文化理念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