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上沒有說
-
2 # 求圖55
呵呵,一句話:人活著只是為了死的心甘、心安一些;或者更心甘、更心安一些而已!
……
其實也正如大家常說的:
從生到死有多遠——呼吸之間;
從迷到悟有多遠——一念之間;
從愛到恨有多遠——無常之間;
從心到心有多遠——包容之間;
從悲到喜有多遠——轉念之間;
從無到有有多遠——滿足之間;
從有到無有多遠——貪婪之間;
從你到我有多遠——關注之間;
……
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個週而復始的過程……
-
3 # 草原蒼狼37122175
不活著,怎麼死?死都死了,還能再死?
生是到來,死是迴歸,而活著就是兩點之間的過程,既然是一個輪迴,又怎可肆意修改?胡亂糾結,有意義嗎?活著,就要認認真真活著,臨死,也要坦然面對,只有這樣,才叫豁達。
-
4 # 碧雲6
宇宙出現生命,包括太陽系地球上的人類以及其它一切生物,都是宇宙在慢長的演化中形成的,由簡單,到複雜,最後產生了人類。人類的存在,並不是你想活著才活著,也不是你想死去就徹底滅亡,這是大自然造物主的傑作,是不以人們自己意志為轉移的。宇宙按著自己的一定規律進行演化,更替,不斷有新的星系和恆星誕生,也會不斷有老的消亡,人類誕生在宇宙當中,也要遵循這種規律,生,老,病,死,興旺,衰落,毀滅。這是宇宙發展的基本規律。人類有他誕生那天,就有他毀滅那一天,這也是不以人們自己意志為轉移的。人類毀滅後,在宇宙當中,肯定還會演化出比人類更高階的超級宇宙智慧生命。整個大宇宙,也會在若干千,萬億年後,演化成一個獨立,帶有生命,智慧的巨大生物體,這是一定的。
-
5 # 領會存在
人活著也就是人的已經出生,是不受本人控制的,是先天的。但人們普遍要避免死亡,甚至要避免傷病。因為人生是可能性的存在,未完成的想法和對將來的憧憬是基本的存在模式。實現這些可能性都需要一個基礎——基本的行動和做事能力——要有相對健康的身體。
避免生病和死亡表面上看是不想痛苦,實際也是造物主的一種安排——保持可能性的能力——有機會實現所選擇的人生。
人的存在樣式的可能性是由選擇和行動組成的,不過選擇了一種可能性,也就沒有了其他的可能性。一個人如果打算選擇一項事業,工作,或者一件事情,那他必須對這一選擇有所瞭解,有所領會,這樣他就展開了一個新世界,而且他的生存是與這個世界一道展開的。
人生是活給別人看的,但最終是活給自己看的,關鍵怎麼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人不願死去的程度還應該取決於他未竟的事情,取決於他所剩下的做事能力。他認為重要的事情完成得越多,剩下的能力越少,他就應該願意去面對死亡。當死亡降臨時,如果人生有許多可能實現但卻未竟的事情,死亡被認為來得過早。但是當人不再擁有完成未竟事情的能力,當然已經完成所有自認為重要的事情時,那麼,我希望說人就不應極不情願的去死。從原則上說,一個人死亡臨近時產生的懊悔之情應該受到所有尚未實現的重要行為的影響。但是,某些特別重要的願望或做出的成就有可能作為其餘事情的替代物;他可能會想,我一直沒能如願完成那件事情,也可能會想,既然這件事情已被包括在我的人生之中,我能夠無愧地去死了。
衰老過程透過降低人做事的能力,恰恰會減少人在瀕死時腦海裡出現的懊悔感。這裡的相關能力是人自認為擁有的能力,而漸進的衰老過程改變他對這一點的看法。
但是透過在生命程序中儘量降低自己的能力,從而減少自己的面對死亡時產生的懊悔感,這一做法並不是人生的高明策略。這樣會減少人生的成就,增加人對自己生活方式的懊悔感。降低自己對從事重要事情的願望的做法也行不通。普遍的道德真諦是相當清楚的,質樸的:我們應該做值得去做的事情,以有價值的方式生活。今生是唯一出現的存在,其後一切都將化為烏有。
無可否認的重要事情是避免最糟糕的命運:避免為了活著而陷入癱瘓和昏迷狀態,避免被迫看到自己所愛的人遭受折磨,如此等等。
記得哪本書裡說過,西方人成年以後,都要自己開始擬寫墓誌銘,就是要讓人向死而生,目的是激勵人取得成功,從而成為上帝的選民,以便進入天堂。
我不想要墓地,因為我堅信,絕大部分人不出三代,也就是50年,墓地將成荒冢。很顯然,孫子輩的後代,不可能記得自己,並給自己掃墓的,除非你是高官富賈,進入革命公墓。
但我想要人生銘文,比如,刻寫在一個可以拿在手上凝視、沉思、緬懷的微型3D人像或者是牌位上:男士保持朝上內褲(淘.寶)和雙組份軟包裝膠槍的發明人,要加上專利號和產品圖形,這是我人生的成績和印記。
(部分內容源自《經過省察的人生——哲學沉思錄》羅伯特-諾齊克)
回覆列表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
個人感覺,死其實很容易,活才更需要勇氣。
活著,為了什麼 ?也許,可能什麼都不為。
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答案。
(圖片源於網路)
面對死亡,每個人怎麼想的 ?人性是,學不會珍惜的。
真到了要面對死亡時刻,也許才會更有向生的慾望。
(等到感冒生病了,是不是才發現當初好好的身體時,是多麼的美好 ?)
由興到衰、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目前是不可逆轉的,
活著,千百萬種姿態,
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
對於死亡,也只能自己體會。
(圖片源於網路)
個人觀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