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443832395706

    半點熒光

    作者 : 朱成玉

      因為一場大風吹斷電線,很久不曾停過電的城市經歷了一次短暫的黑暗。我在黑暗中摸索著,找到了一隻打火機,點著了不久前為孩子買的生日蛋糕上剩下的幾隻小蠟燭,那熒熒的火光像螢火蟲一樣氣若游絲,卻令我不再那麼慌亂。忽然就想起祖母來。

      祖母的一生就像一根火柴,不斷地為我們儲藏著熱情和溫暖。火柴,小小的木頭,把最熾烈的光,藏在最不為人知的暗處。初嫁時,頭戴紅紗,身材短小,為揮鋤的男人燒水煮飯,為燈下的孩子穿針引線。老的時候,光焰散盡,頭頂的紅紗早已變成灰色的頭巾,她再也燃不起火來。

      小時候經常停電,停了電,祖母就會點燃一盞煤油燈。燈芯長了的時候,屋子就會亮一些。可是祖母往往會在這個時候拿起剪刀,把燈芯攔腰剪掉一半,剩下微弱的一半光亮,苟延殘喘。祖母就在那半點熒光下,納著似乎永遠也納不完的鞋底。祖母的半點熒光,長在故鄉的中心,是故鄉的燈芯。不管我們走多遠,都不會忘了回家的路。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兵逮捕了我黨的一名地下工作者。他在被俘後,受盡了日本兵的嚴刑拷打。他每天在酷刑和審問中度過,但是看守他的日本兵發現,他竟然每天早晨都堅持做操,由於腿傷他不能站起來,就那樣躺在床板上,嘴裡喊著號令,扭動著腰肢,活動著胳膊。在被日本兵關押的一年當中,天天如此,等到日本投降的時候,他竟然奇蹟般地還活著。

      殘忍的酷刑差一點點掐滅他的生命之火,但他依靠心中的信念,頑強地留住了生命的半點熒光。熒光雖半點,卻可以暖一副軀殼於冰窖,救一顆心魂於地獄。

      猶太人的經典《塔木德》裡有一句話:人的眼睛是由黑、白兩部分組成的,可是神為什麼要讓人只能透過黑的部分去看東西呢?因為人生必須透過黑暗,才能看到光明。是啊,黑暗並不可怕,只要心中亮著哪怕半點熒光。

      讀閻連科的小說《年月日》的時候,腦海中也閃閃爍爍地浮現著半點熒光。

      先爺是整個村落留下來的唯一的一個人,他活著的唯一目的,就是守護一株玉米苗。那是他的半點熒光,他的全部希望。無糧,他把老鼠洞裡的存糧刨出來;無水,他把井裡的水用褥子浸溼擰出來。直到老鼠洞裡再刨不出一粒米,僅有的水井也被死老鼠填滿。先爺到處捉老鼠當吃食,到四十里外去尋水,與狼群展開一夜的對峙並最終令狼群退去。當他發現玉米苗亟需肥料的滋養時,他毅然決然地以自己的身軀為它充當肥料。最終,他與玉米的根鬚緊緊地相擁而眠,玉米的根鬚穿透了他的皮肉和骨髓,吸吮了他的養料而存活下來,並最終結成了玉米棒子,上面有七顆成熟的玉米籽。

      那七顆寶貴的玉米種子,也便成了村人們的半點熒光,給了他們得以繼續活下去的希望。先爺透過那七顆種子,傳遞給村人們一個信念:“能活著就好!”

      能活著就好。活著就會上演奇蹟。

      只要還有一片鷹的羽毛,便不該對飛翔感到為難;只要還能見到一滴露水,便不該拋棄對葉子的愛戀;只要還有一根火柴,便不該失去對光明的渴念;只要還有半點螢火,便不該有半點厭世棄世之心!

      [感悟]半點熒光,就是一點希望。雖然微薄,雖然弱小,但只要有光亮,就會照亮前行的路途,只要有希望,就會產生生命的動力,就會有生活的勇氣,就有人生的奇蹟。讓心中駐紮半點熒光,那麼,我們有理由期待光芒普照的一天,也相信會擁有幸福美好的未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碰到孩子發高燒,抽筋,而且孩子似乎什麼反應都沒有的情況下,第一反應應該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