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鯨魚小星球

    題主你提了一個很專業的問題哦,看來也是在心理學領域從事學習與研究的同行。

    我個人理解,在心理學以及與精神行為現象有關的研究中,之所以在被試的排除標準中包括“具有心理學背景”,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要較好地達成“單盲”這樣的實驗目的。所謂“單盲”,就是指被試並不瞭解和知曉實驗目的,不知道實驗關注的是什麼條件,也不清楚實驗操作是什麼。其實所有人在“一頭霧水”做實驗的時候,都會免不了猜測這個實驗是要做什麼的。大部分沒有受過心理學專業訓練的人,其猜測是不著邊際也不靠譜的,這在隨機水平上不會影響你所關注的兩種實驗條件下他自己的行為反應。但是設想一下,如果被試本身是心理學背景出身,很有可能知道心理學實驗操作的基本思路,知道你設定了不同的實驗條件,然後他會刻意關注不同的實驗條件,這樣就會對行為產生自上而下的調控,改變了行為與認知加工過程。如果是比較基礎的認知加工,比如感知覺層面上的心理研究,或許受這個影響還不算太大,但是越高階的認知加工,比如語言認知、社會認知、文化影響等,本身許多都在考察內隱加工,若是被試這樣一琢磨,結果肯定就受到了影響和干擾。

    更不用說,有些社會認知的研究還要用到confederate,就是偽裝成另一個參加者的主試。比如你這個研究是關於社交合作的,招募了被試來到實驗室,讓他和另一個來參加實驗的被試共同完成一個實驗任務。然後你考察的是在不同情境因素下,被試的合作行為是否有變化。而為了實驗控制,他的合作物件其實是實驗室的另一名研究者,這樣你才能保證每一個被試面對的合作物件都是常量。當然,你不能跟被試說這個合作物件是研究者之一,你只能讓他將其當作另一名來參加實驗的被試。但是如果被試有心理學背景,很瞭解社會心理學這一套實驗方法,很快猜出(或是懷疑)對方也是研究者,那麼他的行為受這個因素影響也就有所變化,你採集的這個資料也無效了。

    因此,我認為,為了保證心理學實驗操作的有效性、避免混淆變數的引入,就是為何將具有心理學背景的被試排除在心理實驗研究之外的主要原因。

  • 2 # 年糕君

    這個問題,我的老師也談過,他是這樣說的,具有心理學背景的被試是“被汙染的被試”

    簡單來說,因為你學過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所以當你在做測試的時候其實會多多少少地能知道主試想要真實測試的內容,有意無意地就會做出主試期許的反應,這樣一來,測試就會不具有真實性和參考性。

    所以,一般來說那些精神心理學類的研究中,被試的排除標準包括“具有心理學背景”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甲午戰爭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