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路人
-
2 # 落筆成蝶
可以選擇再找找其他職業。
我感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隨著這個社會的發展,很少人會呆在同一行業裡。在年輕的時候,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應多到外面走走。
但是,在選擇另外一份工作的時候,你也不得不需要考慮,當你離職的時候,你下一步準備是找什麼工作,要做跟以前一樣的工作,還是選擇另外的工作,你總要有自己的目標感。
每當你跨過山和大海 也穿過人山人海,你總要知道你要到哪裡去。如果你不知自己要到哪裡,你的辭職,只是讓你從另外一個地方轉向另外一個迷茫。
如果你已經準備好下一步的目標,你也要問問自己,我為我選擇的另外一個職業準備了多少?你累積了了多少知識能為你將來的工作掃清障礙。
我以前的工作是做會計的,其實我也不喜歡我做會計的工作。我讀大學的時候,在讀書館看的東西都是雜亂,那個時候在網上也幫人寫點東西,當沒什麼收穫。
在畢業的時候,我本來想,在的第一年的時候,做做銷售,作為鍛鍊,但是,後來,有位親戚介紹份會計的工作,由於剛剛畢業跟我的專業也對口,我試了一下,在會計這行業,呆了幾年。
但是,我並沒什麼興趣,所以,利用空閒的時間做了兼職幫人寫寫文案的東西,而在那個時候,我比較幸運的是,我在美圖秀秀當了一段寫手,也認識了當時的主編王老師,而在那個時候,王老師教會了我一些文案方面的思維,而在那個時候,我從廣告語到新聞稿,從品牌故事到軟文各種文案都涉及到。
後來,我就辭職當文案了,當然,全職的工作跟兼職的工作會有很大的區別,而我現在的我,還是持續的學習,另一方面,從整體的營銷思維來說,文案只是營運的一部分。
我也相信,將來的路還很遠。用李笑來話說,如果“成功”是與他人比較的話,那麼“成長”則是與自己比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間的比較。
-
3 # 琦亭
對於不喜歡的職業要不要繼續從事下去,我個人覺得需要考慮清楚下面三個問題再來做決定:
首先,這份工作做了多久,自己所謂的不喜歡具體是怎麼個不喜歡。
如果是工作沒多久,在半年之內,我建議不要太早下結論說自己不喜歡這個職業。況且,所謂的不喜歡,是因為工作本身累,待遇低還是跟個人興趣不相符呢?
任何一份工作都不是完美的,關鍵在於它能帶給我們的是否值得我們為之付出。
如果是個人主觀就是不喜歡,工作本身和個性不搭,自己怎麼都不適合作這份工作,那麼我建議:要麼可以挑戰一下自己,看看自己能不能有所突破;如果確實不行,那就儘早放棄。
如果是客觀原因——工作本身辛苦又待遇不好,那麼就要看,經過自己的努力,這種情況是否可能有所轉變。例如有的工作就是按業績定薪酬,業績的達成需要艱苦的付出。
其次,如果放棄這份工作,自己有什麼新的規劃和目標。
如果說不喜歡這份工作,那麼這並不是放棄的理由。至少要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喜歡,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是什麼,自己的興趣點和志向在哪裡。自己未來三到五年的規劃是什麼,自己目前需要從哪裡著手開始實現目標……
有了目標,才會有前進的方向,而不是僅僅因為個人喜好就選擇從事或者放棄。喜好會變,目標才是指引自己的關鍵所在。
第三,如果給自己一點時間,自己是不是會發現工作的樂趣。
有時候不能過早判斷一份工作是否喜歡。也許是因為工作沒有投入,沒有發現其中的樂趣;也許是因為工作時間不長,還沒有深入其中。所以,建議給自己一點時間。
我覺得這就像認識男女朋友一樣,不能一開始就說喜歡或者不喜歡,未免顯得太膚淺,至少要相處一段看看。工作也是如此。
總之,因為不喜歡就放棄一份工作,是不成熟的表現。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再做決定,會讓自己在今後不後悔。
回覆列表
職場遇到攔路虎,僅是路人來答疑!
剛畢業找工作,如果是真的不喜歡自己現在的職業,完全沒有必要耗下去,只要你有更好的興趣和選擇!
路人作為一枚職場填坑者,從近些年見到的大學生擇業選擇和自己的職業發展,剛畢業選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來做,是對自己的負責!
僅是路人觀點
別讓工作變成了對付,別讓上班變成了上墳支撐我們職業生涯的是我們對於工作的態度,而態度受我們的主觀意志影響,不喜歡自己的工作,就會有“對付”的情緒和態度產生。用應付的心態工作,必然不會對工作本身產生太深的興趣,不能深耕相當職業生涯快速止步。
工作的目的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自己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也就不會有好心情。有比喻說上班跟上墳一樣,形容我們的工作心情。對於不喜歡的工作,上班就想著下班,把逃避當作應對工作的唯一辦法。與其如此,不如直接趁還沒有投入太多資源,及時止損選擇換行換工作!
先選定目標,再決定換行,換行要趁早!對於畢業生朋友來講,畢業選錯工作選錯行業很正常。但是一定要明確自己不喜歡的原因是什麼,從而根據原因鎖定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可以盲目換工作,以逃避的形式換工作是不可取的。如果決定了自己做什麼,就不要猶豫,及時準備,早日換行,因為你在不喜歡的領域耗得每一天都是浪費時間。
總之,選一份工作的目的最終是選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職業,挑到適合自己的,並且願意為之去主動改變積極付出的,這才是選擇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