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九畹幽蘭93920082

    賈島,字閬仙,唐代窮愁苦吟詩人,作詩是他的生命,其詩風荒涼枯寂。

    曾為僧,法名無本,還俗後,赴京城長安參加科舉考試,屢次失利,因之在長安期間,發奮圖強,殫精竭慮,用心琢磨,反覆錘鍊字詞句,夙興夜寐,天天苦吟詩篇。

    一天,騎驢出街遊韁而行,見秋風陣陣,落葉滿地。遂得句“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屬對精工,轟動當時。亦成為千古名句。

    又一次,騎驢偶得一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又欲“推”字,錘鍊未決,正在如痴如醉、神遊象外之時,不知迴避當時京兆尹韓愈的儀仗隊伍,俄被左右隨從擁至韓愈前,韓愈問明原委,立馬久之,謂島曰:“敲字佳”。因與島結為布衣之交,共論詩道。鳥、池、樹、僧、月、門,和諧地組成一幅幽靜的畫,一個“敲”字錘鍊得精彩,敲出了詩意。推敲的典故,遂流傳為詩壇千古佳話。

    賈島曾說,為了二句詩,我整整用了三年時間,現在再讀這兩句詩,也會淚流滿面。

    賈島曾為長江主簿,世稱賈長江。因詩屢屢針砭時弊,仕途坎坷,數遭貶謫。心存不平之氣,曾吟《劍客》一首,託物言志,語言明白如話,簡潔而明快,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結合,實為千古佳作。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詩人以劍客隱喻自己,用劍比作自己的才華。將自己的意圖理想、政治抱負融入劍客與劍的鮮明形象之中。劍客用十年的心血傾注,磨成一劍,白刃如霜,正氣凜然,今天展示給大家看看,讓大家看看劍的鋒利和正義,是為了消除斬斷人間的不平之事。

    賈島曾為僧,佛法空靈枯寂、超凡脫俗的宗風深入其心。

    賈島又將傳自《詩經》的比興手法,運用自如、爐火純青,謀篇佈局亦是苦心孤詣。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詩中之隱者採藥為生,濟世活人。白雲蒼松隱喻其高潔風骨,深山不足以擬其超凡脫俗。寫景中含有比興之義。

    在松樹下,問童子,詩中把問話省略了。詩人採用寓問於答的手法,逐層深入。

    童子回答,師父上山採藥去了,他就在這座山中,只是山高徑曲,白雲悠悠,不知道具體在什麼地方。

    將隱者的瀟灑飄逸寫得出神入化,而語言簡練平淡,意境幽深清奇。

    實不負千古名篇之風采。

    賈島就是這樣煉成著名詩人的。

    宋代大文學家蘇軾曾評價說“郊寒島瘦”,遂成千古定論。

  • 2 # 悅讀悅詩

    賈島出名,一是因為其文才卓越,還是因為當時的文壇領袖韓愈的扶持和栽培。韓愈不單扶持賈島,還鼎力扶持了大唐另外兩位著名的詩人張籍和孟東野。

    賈島(779--843年),出生於平民家庭,門第寒微。他30歲之前曾數次參加高考,都沒有考中,便憤憤不平。他認為所以考生皆不如自己,在考場上出言不遜,輕蔑考官,考場搗亂,被轟出考場,記入了黑名單,稱他為考場“惡棍”。

    失意之餘,迫於生計,只好棲身佛門為僧,取法名“無本”。

    貧困的家庭景況,枯寂的禪房生活,養成他孤僻、冷漠、內向的性格。他淡於名利,我行我素,酷愛吟詩,常常為構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賈島自己總結:

    “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因此,被視為唐代苦吟詩人的典型,被稱為“詩奴"或“詩囚“。

    最典型的例子和傳奇是一天,賈島去長安城郊外,拜訪朋友李凝。他沿著山路找了好久,到晚上才摸到李凝的家。夜深人靜,月光皎潔,他的敲門聲驚醒了樹上的小鳥。不巧,這天李凝不在家,賈島想想,明天再來吧。便寫了《題李凝幽居》,記錄此事:

    閒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第二天早上,賈島騎著毛驢返回長安。他想起昨夜寫成的那首小詩,覺得“僧推月下門”中的“推”字用得不夠妥帖,或許改用“敲”字更恰當些。

    賈島騎著毛驢,一邊吟哦,一邊做著敲門、推門的動作,不知不覺竟然闖進了大街上韓愈市長的儀仗隊中,被護衛兵擒獲。

    韓愈問清原委後,對賈島說:“我看還是‘敲’字好!”。

    一錘定音,成就文壇一段佳話。從此,開始了韓愈和賈島的一生友誼。

    其實,賈島騎著瘦驢,在長安城大街上衝撞領導,這不是第一次。上一次是秋天,賈島騎著毛驢,邊走邊琢磨“落葉滿長安”的詩句,衝撞了長安市長劉棲楚,被劉市長抓起來,拘留了一夜才放出來。

    還有一次,賈島衝撞的,可不是市長,那可是皇帝。有一天,唐宣宗來到賈島所在的寺院裡,聽到樓上有人吟誦詩。皇帝便上樓來,想到書案上取詩來看。賈島瞄了對方一眼,奪過詩稿說“你懂詩嗎?不懂,就不要亂看!”

    一會兒,寺院方丈回來,慌忙接駕。賈島知道自己蔑視皇上,嚇得屁滾尿流,磕頭求饒。

    最後,皇上免罪,並任命他為隨州長江主薄,所以賈島的詩集稱為《長江集》。

    韓愈(768-824)24歲中進士。後來,和柳宗元一起倡導古文運動,提倡求真務實、言之有物的文風,成為當時的文壇領袖,曾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監察御史、大學校長等職務,還兼任京城的市長,可謂聲名顯赫。

    韓愈這樣的大人物,能不嫌棄賈島的“惡名”,並和他成為朋友,可謂慧眼識珠。

    賈島的一生雖然貧困,但他能淡泊名利,耐住寂寞,在寫詩上精益求精,推敲斟酌,他的詩可謂首首都是經典。

    這樣的詩人是值得尊敬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幾里得的第五假設被證明不可能還原至更簡單的定理,這個證明的驚奇點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