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簡記

    個人觀點應該是曹操。雖然曹操匡扶漢世有一定目的性,但他所想的就是做大漢的丞相,做大漢的魏王,而且在他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勢力越來越大可仍然是忍住了稱帝的誘惑。而劉備一開始想的就是找個棲身之地,而孫權忠的是他的江東父老並非大漢,袁紹就更不用說了,他在乎的就只有地盤

  • 2 # 破乞

    所謂的“匡扶漢室”都是他們創業前的一塊遮羞布而已!誰願意真心的把自己辛辛苦苦打拼的“公司”最後讓別人來把桃子摘了呢

  • 3 # 籠中水

    嚴格意義上說,這幾個人都沒有真正要匡扶漢室的,他們都在打自己的算盤。

    袁紹,傳統豪強,四世三公,割據河北,擁兵自重,名義上是國之藩籬,實際是國之毒瘤,他之所以以盟主之態糾天下群英征討董卓,是因為董卓亂政敗綱。董卓亂政,朝廷蒙難,於情於理,他都應該站出來,於情,他是朝廷公卿,是既得利益者,董卓亂政,直接損害了他的權益,況且他食君之祿,就該忠君之事;於理,目今天下大亂,朝廷地位名存實亡,他袁本初實力雄厚,值此國將不國之時,以袁代劉,有何不可?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嘛。

    因此,匡扶漢室,對他來說,就是個藉口。

    劉備。劉備者,漢室宗親也。國家有難,他站出來,是應該的,無可指責,但劉備該人不簡單,人稱天下梟雄,說明這人有野心,《三國演義》上說,劉備兒時,以門前巨樹為華蓋,自端上座,受眾小兒之拜,有成人感嘆曰:此子將來必成大事!

    應該說,劉備生在了一個正確的時代,若非亂世,你想端據華蓋之下,做夢去吧!和劉秀一樣,劉備目前也遇到了空前的機會,想當年,劉秀戡亂天下,中興漢室,不就成功了嗎,雖然名叫漢室中興,但成功果實卻是實實在在地被他劉秀攬在懷裡呀,劉備對此自然也是眼紅的,所以才有面對關張,哭瀝胸懷之情事。

    匡扶漢室,對劉備來說,其實就是面招商引資的大旗。

    第三個說曹操。誰都承認,曹操了不起,不簡單,無論從情商還是從智商上看,曹操都是成大事的人,劉備是梟雄,曹操則是奸雄,何謂奸雄?雄,是指有能力駕馭天下男人的男人,而奸,則是指駕馭過程中的不擇手段!然而曹操不僅奸,他還明,他善於借力打力,飛花摘葉,皆為我用,他把在垃圾堆裡灰頭土臉的漢獻帝當寶貝一樣從洛陽搞到自己的老窩許昌,就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狐假虎威,死老虎也是虎啊。

    因此,把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說成是匡扶漢室,實在是強詞奪理。

    最後是孫權。孫權自其父兄起,割據江東,已歷三世,他們家沒有前面幾人那麼多顧忌,又要名又要利的,他們家只要利,是典型的赤膊上陣,因此,說孫權匡扶漢室,那就是個笑話。

  • 4 # 方圓論壇

    只所以我會說曹操是唯一一個曾經有過匡扶漢室的想法是有依據的。首先曹操早年曾經對人說過,他這輩子的志向就是替漢朝穩定邊疆可以達成衛青霍去病那樣的成就。而且他希望自己時候墓碑上可以刻著漢徵西將軍之墓。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曹操對漢朝還是有感情的。而且王佐之才荀彧為什麼會跟隨曹操?就是因為曹操前期是準備輔佐漢室的。要知道荀彧這個人雖然一直在曹操麾下效力。但是荀彧一直都很同情漢室,或者說心向漢室。從荀彧追隨曹操也可以判斷出曹操初期對於漢室的態度。

    而為什麼後期曹操開始疏遠荀彧。就是因為曹操已經有了取代漢室的心。而荀彧又是一個漢室的死忠粉。所以在三國後期荀彧和曹操之間頻頻產生矛盾,而矛盾點就是漢室的問題。而曹操稱王的時候是兩人之間衝突最劇烈的一次,因為漢室非劉姓不得稱王,而曹操稱王明顯就已經準備代漢了。所以荀彧極力反對。但也沒能阻止曹操。最後荀彧也是因為心力交瘁在壽春憂慮而亡。

    袁紹這個東漢末年最有實力的富二代。從一開始袁紹就存在取而代之的想法。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最早提出“挾天子以令諸侯”想法的人是袁紹帳下的田豐。當時的情況是漢獻帝落難,曹操率先迎接了漢獻帝。田豐建議袁紹和曹操要漢獻帝。袁紹應允了。後來田豐建議攻打曹操搶奪漢獻帝,但是被袁紹拒絕了。袁紹本身就看不起沒兵沒權的漢獻帝。袁紹當時想廢了漢獻帝立劉虞為帝,然後他在傀儡劉虞,但是這個想法被部下給否決了。而袁紹認為漢獻帝無關緊要所以最後也沒有接受田豐的意見攻打曹操。導致曹操假借天子的名義實行命令,越來越多的人來歸附曹操。

    再說劉備此人。說實話劉備到底是不是漢室宗親都存在疑問。而且劉備對於漢獻帝來說,完完全全就是利用。劉備之所以能發跡靠著的就是大漢皇叔這個頭銜。否則就以劉備一個賣草鞋的身份,根本不會有人為他效力。東漢時期門閥觀念和等級地位觀念還是很深的。而劉備有為漢獻帝做了什麼嗎?什麼都沒有!劉備典型的就是一個偽君子。至始至終劉備都沒有為漢獻帝做過一點事情。最搞笑的是,在曹丕首先廢漢稱帝之後,劉備甚至都不打聽一下漢獻帝怎麼了。到底死沒死。而是迫不及待的就登基稱帝。從這裡你也可以看出劉備到底是一個什麼人。而他對漢室的態度也一目瞭然了。他是想振興漢室,但這個漢室的前提是屬於他劉備的漢室。

    最後就是孫權。從孫堅到孫策再到孫權。實際上孫家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志向。孫家的所作所為就是想格局一方稱王稱霸。對漢室肯定是沒有一點同情,漢室衰敗正好孫氏一族可以滿足自己佔地為王的野心。而且孫權可能是三國時期權勢最弱的人了。整個東吳都被世家大族所掌控。孫權的統治是建立在世家大族的支援上的。而孫權的很多想法或者說策略,沒有東吳那些世家大族支援的話也是一條都實現不了。而東吳的世家大族也不願意打仗,就等著看誰馬上要佔據天下的時候就投降獻地。歷史上赤壁之戰的時候東吳世家就是力主投降。孫權和周瑜好不容易才強逼著他們打了一仗。甚至孫堅獲得玉溪之後也認為天命歸屬孫氏也起了貪慾。所以孫氏從來都沒有扶漢之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蝦塘剛剛種了伊樂藻,肥水用什麼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