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芋頭生活小妙招
-
2 # Edward的雙城記
旅遊途中看到人山人海,第一反應就是像一個孩子一樣大叫:我要回家!
中國有14億人口,是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市場。在這樣的市場裡,你如果做良心生意,每筆只賺點小錢,慢慢的也許會發達。就像海里有非常大片的魚群,你在岸邊悠悠的一根竹竿靜靜的垂釣。每筆生意都是一條魚。先是三兩條圍著你的魚竿,慢慢的海里大片的魚群會分流過來…十條…一百條。但是大部分人想一天撈光海里所有的魚。巨網拖、毒餌撒、炸藥炸。於是魚群終於遠離了這片海岸,這裡終究歸於一片死寂。
中國的旅遊市場,其實就是一片大洋,遊客就是其中的魚。遊客湧向你的那片海,那裡就是漁場。當遊客遠離了你的那片海,你這裡就是死海。如果給魚兒一片溫柔的海,那他就一定會洄游。
今天人山人海,或許明天就人去樓空…只留一地雞毛。
-
3 # 沙漠駱駝ar
一、旅遊途中如果是我遇到人山人海,人來人往,全是人流,烏泱烏泱的,這是旅遊嗎?看此情景,我馬上決定改道。
二、 旅遊的目的
1、就是離開我們固有的生活環境,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融入其中,與人文、歷史、文化、鄉俗等有個近距離的接觸,拓寬我們的眼界,增加一些見聞,增長一些知識,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釋放一下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放鬆一下身心,讓自己的心靈與大自然有次親密的接觸,使靈魂和天地有個共鳴,真正做到放鬆自我,調適自己,從中體驗一種休閒、快樂和享受,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一種在精神上的釋放,透過旅遊去浮除躁,博聞多見,增加自己的閱歷,豐富自己的知識,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是愜意的、閒適的、美妙的,旅遊是有自身獨特的魅力和吸引力的,它是一個享受過程、體驗結果的行為模式。
2、而現在大多數的人卻從不在意在旅遊中體會感受這一切,全部的旅遊收穫就是“拍照、購物”,結果就是“我來過”,不管過程多麼辛苦、多麼勞累,終極目標就是“我去過”,不信,有照為證!這似乎成了許多人旅遊的全部收穫和體驗。
對於這部分遊客來說,在旅遊的過程中,對旅遊的體驗和心情根本不重要,只是要達到某種目的和需要。有次在海南旅遊,嚯!在哪個“天涯海角”的礁石邊全是人,看此情景,我們就頓時不想往跟前湊,幾個人在旁邊的淺海區打起了水仗,迎著輕柔的海風,打鬧嬉戲,玩的別提多愜意和開心了。而在此期間看到很多遊客似乎必須做的事就是往那塊大礁石跟前湧,一定要拍上“天涯海角”那四個字,最後留一張全是人都不知給誰拍的照片,以證明我到過“天涯海角”。
三、這些年的旅遊熱,究竟讓我們收穫了什麼?
1、還有旅遊收穫或感受,對許多遊客來說可以忽略不計,比方說到了故宮,沒有人關心明清皇宮特點,皇室生活和文化,問及到故宮的感受,全部收穫就是:哇!好大,好氣派!去了兵馬俑,根本不會關心秦朝的軍陣什麼樣,不同的俑坑有何區別,不同級別人物服飾有何不同,雕塑有什麼特點,最後失望的說一句“沒意思,全是一堆破泥人”,儘管是泥人,也得留念,裡面不讓拍照!沒關係,在俑坑展廳門口照相是必須的,說明我來過。到了重慶,人們都說渣滓洞、紅巖村,我也去。去那裡並不關心那段特殊的歷史,從中受到教育啟發、受到感染、受到震撼,不會認識到人有了堅定的信仰,人生會多麼強大,結果就是那個地方我去過,不好玩。為什麼不好玩還要去?因為很少有人在心裡問過自己為什麼要去旅行,只是因為沒去過。
2、從這些現象不難看出,我們現在所謂的旅遊收穫、根本沒有達到旅遊的目的,體現旅遊的意義,根本不在意感受旅遊的樂趣,也沒有從旅遊中得到休閒放鬆,而且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認知現象就是:旅遊真遭罪,比平時上班都累!他們旅遊只是把一種形式的累轉化成另外一種累,把一種形式上的壓力轉化成另一種壓力,而且也沒有達到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放鬆身心的願望,只是收穫了一大堆“回來一看一陣,然後放一輩”的“海量”照片,一堆不實用的旅遊產品,還有“我來過”、了卻一個心願的自我滿足,僅此而已。
回覆列表
首先呢!
這是中國整體小康的表現,人們在閒暇之餘可以抽空出去玩了,也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這證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漸提高,並將持續提高的一個寫照!
一.節日放多少天這就好如五一要不要放假五天的一個爭論,放假久了,工人們停工,企業公司的經濟收益就會下降,相反(可能有的公司會給加班費,或者更高的勞動報酬,這是企業老闆所不希望的)
二.擁擠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人人都想著節假日出去玩,所有人都是這樣一個心理,所以各地景區才會人山人海,擠都擠不動,這反而影響遊玩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