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色空不二
-
2 # 心理諮詢師蒲杜珊
兩個問題
1、你們自己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的時間是多少?
2、在他撞牆時你們是怎麼做的?
兩條建議,請根據你家特殊情況參考
1、認真嚴肅的給孩子一個合理回覆:為何大人可以這樣玩手機孩子不行?
2、他表達要玩手機時,和善而堅定的回覆,然後去做你該做的事,最好消失在孩子的視線,不要再用任何方式(眼神、肢體、語言等)去迴應他。
-
3 #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古語有云: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80 90年代在農村已經,一個七歲的孩子已經可以做不少事情了,比如:農忙的時候拔秧、放牛、洗菜、做飯等等,說出來可能沒人信,但是這確實是我所經歷過的。
累嗎?累!苦嗎?苦!怪爸媽狠心嗎?不怪,因為在農村這都很正常!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有親身體會,才會刻骨銘心!經歷貧窮,才會渴望富裕!才會更加努力!
父母是人生路上的指南針,如果這個指南針出現異常,那麼這個孩子人生必然會走很多彎路!
言歸正傳,說了這麼多,所以,當一個七歲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年齡,居然就學會了要挾!至於他為什麼會這樣,這個孩子的父母必須要深刻反思……
其實人出生就是一張白紙,而人生就像一支筆,富裕的人家筆是彩色筆,而貧窮的人家筆是鉛筆!而塗在紙上面的圖案,並不是筆的顏色決定的,而是靠持筆人,這個人就是父母!
當今社會節奏快,沒錢的要賺錢養家,有錢一點的要賺錢買房……都是在不停地忙碌,而大多數家庭都忽略了孩子,把孩子交給年邁的父母,而父母帶著寶貝孫子女,更是拿在手裡怕摔著,含在嘴裡怕化了!一味地依著,慣著!整個家就他是皇帝,都得聽他的,久而久之這個孩子就會養成一種習慣,我要的東西只要一耍賴立馬就有,請問,這是孩子的錯嗎?不,這是教育的缺失!一但這個習慣養成了,在家家人可以慣著,在外面就會成為社會的毒瘤,早晚會迎來殘酷的教訓!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也就錯過了,回不來了!
藉此平臺祝:天下所有孩子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
4 # 墨闌說說
從這句話總可以看出來。平時在教育孩子中。我們給予孩子的空間太多。並且無形當中,我們家長在羨慕孩子的心目當中。已經沒有原則了。或者在之前,孩子曾經有類似的事情出現,當他以某種行為要挾時,我們於之妥協了。所以久而久之,我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就變得越來越被動,讓孩子牽著我們的鼻子走。
七歲的孩子習慣的養成還沒有定形,還可以扭轉過來,當然也需要我們家的的努力和耐心!
那麼我們需要怎麼做呢?希望以下能為你帶來幫助。
其實孩子是非常聰明的,有些語句會讓孩子感覺到只要我那麼做了,我能得到任何東西。所以當我們和孩子形成一個對立的立場時,那麼孩子的條件反射就是去威脅家長。時間一長,我們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就會變得越來越被動。
1.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說到做到。
孩子是很會鑽空子的,所以當我們在面對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要認真思考,我說出的這些話我是否能做到?即使在最生氣的時候也要停頓2秒去思考這個問題。就像我說的一樣,孩子特別聰明。一旦讓他知道你沒有原則,他就會鑽空子去挑戰你的各個要求。
2.定規則,獎罰分明。
我們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規則一旦打破這個規則,一定要告訴他們懲罰是什麼?同時一旦做好一件事情獎勵是什麼?這樣會帶動孩子的積極性同時讓孩子明白。些事情是不可為的。當然這裡的獎勵一定不能是金錢之類的。
3.家長的堅持。
-
5 # 老男人就是我
手機,只是一件事,在手機之前,你能不能說說,以前假如不給她想要的東西,他會怎麼樣,而重點來了
你們夫妻怎麼樣處理
-
6 # 新動力展覽設計
告訴他手機不餓月每時每刻的玩,不讓他玩是有道理的和叫講清楚,撞到頭也是他痛。可以找點活動或東西讓他遺忘時間,
回覆列表
現在管還來得及。10歲以後基本上家長就管不了了。孩子愛看手機和不給看就撞牆的行為,明明就是家長“培養起來的”。因為最開始家長都會認為看一會手機沒什麼事,看去吧。所以孩子看了兩三年手機就已經放不下了。手機裡有他想看的所有資訊,手機電腦電視這些聲光電給孩子的神經刺激遠遠超過他這個年齡段正常的腦神經發展,所以孩子在開手機電視短暫的“快樂”之後是長久的浮躁與空虛,他的心怎麼能安定下來。
其實就是典型的網癮少年,只不過現在手機電腦網路已經太普及,大家對網癮手機癮已經沒有概念了,其實這些癮一直都在,而且越來越厲害。
孩子從小就看各種流行網劇,靡靡之音的口水歌,暴戾之氣的遊戲,等他長大了就“發作”給你看,其實不用成年,現在7歲不就已經開始了嗎。更何況還有“青春期”呢
改變的方法也很簡單,慢慢減少孩子對手機電視網路的依賴,不要說很難。孩子是很容易引導的,就看家長是否願意花時間幫助孩子(還是孩子找你陪他玩的時候你扔給他一個手機?)。孩子想玩手機看電視的時候,你可以帶孩子出去轉轉啊,做一些孩子一起沒有接觸過的遊戲之類的。孩子會對新鮮的事物產生興趣,這是孩子的天性。引導就好了。而不是和孩子“對立”的狀態,他要看手機,你就不讓他看,矛盾不就有了嗎?孩子已經瞭解你的所有弱點,並可以察言觀色的確定下一步用什麼手段讓你屈服以達到他的目的,而且“絕不手軟”。家長也知道孩子怕什麼,但往往“於心不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