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聲音圖書館

    我將從兩個維度來為你闡述自身對於“聲音細分”的理解。

    一、音樂情緒的聲音細分:根據大品類音樂的情緒差異而設計出的有利於該聲音情緒表達的聲音;

    二、硬體技術發展的聲音細分:按照人類聽音樂所經歷的三個時代的音訊硬體的歷史機械時代、模擬時代和數字時代而設計的聲音產品。

    一、音樂情緒的聲音細分

    1、古典音樂:古典音樂產生的時代沒有電聲樂器,都是原聲樂器(靠樂器本身的震動而發出的聲音),那麼對於透過留聲機聽音樂的人更傾向於還原演奏現場。因此,對於這一類音樂的播放裝置幾乎可以毫無懸念的講,好聲音就是大動態、高解析、高還原,少聲染;

    2、搖滾樂,50年代電聲樂器逐步強大併成為了舞臺和音樂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搖滾樂(搖滾樂又包括了上百種細分)脫穎而出。那麼此時的搖滾樂所用的樂器、音效、錄音方式以及情緒表達已經完全不同於古典音樂。搖滾樂更多的強調的是情緒的渲染,音效的過載失真…..到了90年代錄音也開始趨向大幅度的動態壓縮。因此如果還以還原和大動態和高解析的聲音標準來作為搖滾樂的聲音標杆,很顯然是錯誤的。因為搖滾需要的不是冷靜的還原而是熱情的渲染。

    3、民謠,民謠類音樂更強調歌詞,而非豐富的音樂性。因為音樂性過於豐富會使得民謠最精髓的“謠”被聽著忽略。因此,民謠和一些以人聲為主的爵士樂主要強調的是人聲的表現而非動態、聲場和大編制的聲場還原。

    4、Hip-Hop,權且稱之為嘻哈音樂吧。當然它包含了數十種細分品類。但總體來說這類音樂更傾向於律動,樂器少有真是樂手演奏,音效幾乎都是合成音效。因此,談不上什麼還原和動態了。因為還原這個詞的原意是指聲音重放無限的接近於聲音發生的現場,電子樂等音樂基本上都不是用真實樂器演奏,所以鮮有“發生現場”這一說。即便是現場也是透過均衡、放大裝置出來的加工後的聲音,無法判斷其音色的準確性。

    音樂種類繁多之故,不一一列舉。在此,只為說明聲音細分的合理性。

    二、硬體技術發展的聲音細分

    1、機械時代-轉盤式機械音樂盒

    2、模擬時代-黑膠唱機

    3、數字時代-CD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去理解ThreadLo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