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子影像

    武則天值得肯定的歸納如下:

    1雄納四海(以大局為重,不為兒女親情所牽絆)

    2大度(選賢舉能,敢任諫臣,駱賓王以《討武檄文》罵之,武竟放之)

    3果敢(該出手時就出手,無婦人之仁)

    4狼性十足(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5反抗精神(誓要在男人的天下掙得一片天空)

  • 2 # 錢錢

    “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大概是對她執政期間的最好的評價了,也就是說,她繼續了唐太宗貞觀之治的昌盛和開明政策,為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我認為她最大的貢獻就是代替唐高宗做了皇帝,因為高宗是個懦夫,如果讓他當,興盛與否不說,就怕他會使唐朝衰敗。另外,還首創殿試,武舉(在武官方面選拔人才)

    一、政治軍事方面。主要表現在:

    1.廣開才路,注重官吏的選拔、考核

    破格用人。武則天於垂拱元年(685年):“詔內外文武九品已上及百姓,鹹令自舉。”(2)載初二年(691年)又下制“官人者鹹令自舉”(3),除了鼓勵“自舉”外,還派遣十道巡撫使分道挑選人才,所舉之人都親自引見任用,又建立了官員試用制度,對“不稱職者,尋亦黜之,或加刑誅。挾刑賞之柄以駕御天下,政由已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競為之用”(4)。“一邊不拘一格把仕途向所有人開放,有意造成官吏冗多的現象;一邊對那些不稱職者,隨時予以貶職與殺戮。這種帶有濫用性質的走馬燈式的用人方式,為她(指武則天)改造了朝廷人事系統,徹底實現了政由已出的政治局面”。(5)

    改革科考。武則天利用科舉考試延攬人才,“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永隆(680~681)中始以文章選士。”(6)載初元年(690)親自策問“貢土於洛城殿,數日方了”(7),“貢土殿試自此始”(8)(有以殿試開始在天授元年(9),非。載初元年九月始改元“天授”)。武則天還一度在吏部考試中實行其首創的密封糊名制度。“以吏部選人多不實,乃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10)。武則天還於長安二年(702),“創設武舉”(11),她重視科舉選拔人才,尤其重視進士科,給新興的庶族地主開啟了參政之門。

    任賢重才。武則天注重任賢,文臣有狄仁傑、張柬之、姚崇、宋璟、張嘉貞、蘇頲、張說、韋承慶、李嶠、上官婉兒等,將帥有張仁願、劉仁軌、唐休璟、郭元振、王孝傑等。大臣陸元方、狄仁傑、蘇良嗣、李昭德、宋璟等大臣遭誣陷,也因武則天明察而獲保救。唐德宗時宰相陸贄稱:“武后收人心,務拔擢,……故當世稱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12),唐德宗時宰相李絳稱“武后命官多猥,而開元中有名者,皆出其選。”(13)。

    2.虛心納諫,從善如流

    武則天納諫也較突出。古代帝王納諫者,無如唐太宗。而古代帝王中,武則天在這一方面堪比唐太宗。天授二年(691),御史中丞李嗣真上疏請杜告密之門、斷酷吏之手,武則天認為武周鼎革,正用酷吏鎮壓反對派,所以,不聽李嗣真的上疏(14)。但當酷吏使命完成後,朱敬則、周矩等人請誅酷吏,則天就納其言,一方面使用執法公允的杜景儉等人以改弊政,同時,逐漸誅殺酷吏。另一方面又健全諫官制度,擴大諫官隊伍,多次下詔求諫。魏元忠、狄仁傑等先後直言諍諫被則天採納。即使如則天優寵狄仁傑,但並不偏信於他,而是從善者流,兼納眾言,當狄仁傑諫放棄安西四鎮之守,武則天聽從了其他朝臣的建議,並不以狄仁傑之言為是(15)。武則天即能虛心納諫,又能擇善而從,這一點就超過常人,非一般帝王可比。

    二、經濟方面。全國的經濟亦有所發展,整個社會秩序基本安定。表現在:

    1.重視農業生產

    武則天十分重視農業,垂拱二年(686),命人撰成農書《兆人本業記》領行天下。但武則天當政時期,以農業為“建國之本”,繼續推行北魏以來的均田制,並鼓勵農民由授田不足的狹鄉移民到地廣人稀的寬鄉發展生產。賦役則繼續採用租庸調製。隨著社會安定和農業收入的增加,武則天長安元年(701),頒“詔天下諸州,王公以下,宜準往例稅戶”,將高宗永徽元年開徵的戶稅定型下來,做為政府的一項正式收入(18)。國家糧倉如太原倉、洛口倉、含嘉倉等,積糧充裕。州縣堅持和糴制度,儲糧亦很豐富,加上各地的義倉儲糧備荒,保障了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由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全華人戶明顯增加。永徽三年(652)全國戶口為385萬戶,至神龍元年戶口達615萬餘戶3714萬人(19)。

    2.手工業發達,商業發展繁榮

    武則天時,手工業(如採礦業、鑄造業、建築業、製陶業、紡織業等)很發達,支撐了大規模營造和宮廷用度。商業也很繁榮,表現在“市”的增加和城市貿易的發達,長安、洛陽、太原、揚州、廣州、成都等地都有發達的商業貿易。

    三、文化方面。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就,具體表現在:

    1.書籍編撰

    史學方面,武周時開始預修國史的著名史學家劉知幾,參預修撰有《武則天實錄》兼修國史,又開始了《史通》的寫作。其他史料撰著還有:《皇帝(指高宗)實錄》三十卷(許敬宗撰)、《高宗實錄》一百卷(題武后撰)、《則天皇帝實錄》二十卷(魏元忠等撰)、《聖母神皇實錄》十八卷(宗秦客撰)(20)。為融合儒、釋、道三教,徐彥伯、李嶠等撰類書《三教珠英》。

    2.詩文創作

    武則天頗通文史,輔佐其掌詔命、參政事的上官婉兒為創制詩體“上官體”的上官儀之孫女,在她們的倡導下,詩歌創作很是繁盛,內容雖然未能突破宮廷詩的限制,但也醇雅可誦。著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有沒有可能成為世界最貴坦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