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唱歌的胡曉衡營養師
-
2 # 純鈞LHGR
會的。
嚴格來說,咖啡屬刺激性飲品。成人每天攝入80~250mg咖啡因為低攝入量,250~500mg為中攝入量,超過500mg為高攝入量。若長期中、高量攝入咖啡因,易導致浮腫、失眠、心跳加快、記憶力減退等,當然也可造成消化道損害,嚴重者甚至可能發生心臟損害。
咖啡對消化系統的損害,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對肝臟功能的損害。咖啡因主要由肝臟代謝,長期喝咖啡,低量還不要緊,若是中、高量攝入,勢必會增加肝臟的代謝負擔,進而影響肝功能。而對於消化系統來說,肝分泌的肝膽汁不僅有乳化脂肪的作用,且是中和胃酸、保護十二指腸的重要物質。肝負擔過重,相應功能降低,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十二指腸潰瘍。
二是咖啡對胃的直接刺激。咖啡中所含的單寧酸,會刺激胃分泌過多胃酸,咖啡因也會進入胃壁細胞內,直接引起泌酸增加,因而會造成胃酸過多的症狀,出現反酸、胃燒灼感乃至疼痛,久而久之會傷及胃和十二指腸黏膜,形成潰瘍。已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也會因咖啡的作用加劇症狀。
綜上所述,長期喝咖啡是有隱患的,當然前提是攝入量。一杯350ml的咖啡,就有約80~100mg的咖啡因,一般冰咖啡的咖啡因含量還會更好。換句話說,每天喝咖啡,最好不超過2杯,就是比較安全的。而如果已有胃功能不良、胃部不適症狀或是消化性潰瘍的人,最好每天不超過1杯。
咖啡-結直腸癌
1988-2005年期間
16176名日本人群
(其中罹患結直腸癌人數2696名)
研究主要結果提示
飲用咖啡(含或不含咖啡因)
與結直腸癌發生的相關性不顯著
可能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尤其是對於直腸癌
提示男性每天喝咖啡小於1杯/天
可能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咖啡-酸相關性疾病
(消化性潰瘍,胃食管反流)
教科書中寫道
脂肪、巧克力、茶、咖啡等食物
會降低LES壓力
宜適當限制
相比於每天喝少於1杯咖啡人群
咖啡(含或不含咖啡因)
對於酸相關性疾病
(消化道潰瘍及食管反流相關性疾病)
發生的相關性因素
無保護也無明顯致病效應
咖啡-Barrett食管
2016年Krishna C. Sajja等人
基於2038名美國退伍軍人的橫斷面研究
(其中罹患Barrett食管310例)
指出咖啡飲用與Barrett食管發生無因果關係
同時不同咖啡的溫度
濃度組間Barrett食管發生率無明顯差異
咖啡-胃癌
既然咖啡與消化性潰瘍無相關性
但與胃癌的發生想必也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同樣EPIC研究總是把事情考慮的那麼周到
納入研究人群咖啡攝入量
波動於92-900 ml/天
根據總人群咖啡攝入量分位
一分位,二分位,三分位,四分位研究發現
咖啡與胃癌的發生(胃底或非胃底)
均無明顯相關性
咖啡與肝癌
之所以飲用咖啡得到推崇
得益於其對於肝臟疾病
相對較為肯定的發現
在此為大家分享2015年發表於
gastroenterology的美國多中心佇列研究
我們可以看到
相比於不喝咖啡人群
每天喝2-3杯咖啡
發生肝癌的風險比明顯低於1
具有統計學意義
此外
另有相關研究證實對於丙肝肝炎人群
喝咖啡2-3杯
可以提高利巴韋林聯合干擾素治療20周病毒性反應率
(OR=2.4,95% CI: 1.3–4.6,P<0>
咖啡-胰腺癌
總體來說咖啡攝入與胰腺癌無相關性
但是在亞組分析中
我們可以看到
對於含咖啡因咖啡
相比於少量喝人群
中低量咖啡的攝入胰腺癌的風險比大於1
具有統計學意義了
此處需引起各位的關注了
刷刷的資料~
估計都把小夥伴們看暈了
我們知道
咖啡是目前世界上廣泛接受的飲品之一
對於喝咖啡的獲益及風險目前結論仍是各異
但從以上資料來看
飲用咖啡對咱們來說利大於弊
與一些疾病沒有直接聯絡
甚至還有預防作用
不過還是要提醒咖友們
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