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元角分vlog
-
2 # 潼潼的頭粉
我覺得主要看你在是在鄉鎮衛生院從事什麼工作吧,如果像我本人在鄉鎮衛生院從事藥房的話,本人就覺得如果有的選擇還是選擇醫院吧,因為在鄉鎮衛生院藥房一般要兼顧收費,沒有過多是時間來給你對醫生的用藥合理性進行談論,同時給你外出進修的機會也是很少的。
-
3 # 逆行者超哥
本人曾在三甲醫院急診科任職,也在鄉鎮衛生院急診科任職。如今做行政工作。對於這個問題。我是有發言權的。
在三甲醫院的工作是比較充實的,特別是急診這個工作環境中,不知道下一個挑戰是什麼。但我離開三甲卻是因為工資走的。一個月30天,每天都在單位,到手工資不到5000的日子真的讓人難以堅持。於是考到鄉鎮,開啟了混吃混喝的日子。
初入鄉鎮的時候感覺公共衛生是主打,但我所在的衛生院是臨床工作和公共衛生55分的。公衛那邊主要就是填表,填表,填表以及每年兩次的老年人體檢。還有健康扶貧專案。
臨床這邊什麼都得做,醫院分為內外婦兒,中醫科,急診科等6個臨床科室,加醫技藥房等四個輔助科室。來這裡後繼續上急診,主要是院前工作。因為平臺不一樣,很多病人不願意來鄉鎮醫院就診。
其實我們這所鄉鎮衛生院醫療實力還是有的。很多醫生都是醫科大全日制本科畢業,中級職稱,都在三甲醫院任職過。也有一名副高中醫師;這些醫生在三甲的時候診療費都要十幾塊。在這裡診療費只要1塊5,卻沒人來看。平臺決定了出路。於是病人主要就集中在一批老年病人及一些慢特病人。所以臨床上的工作也不是怎麼忙。但也輻射了周邊15萬人。
地位上,鄉鎮醫院是沒有什麼地位的。股級單位,縣裡隨便來個人都是“領導”,一來就瞎指揮。特別反感。特別是幹行政工作後,和這類人接觸的多,每天都得虛偽的應對。多想以後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的分開。
當然,由於平臺和社會地位的問題,想繼續學習一些新技術也是不現實的;更鬱悶的是進入鄉鎮編制後,縣政府就不準考調了。弊大於利了。來鄉鎮工作的親還是考慮清楚哦。
對了,這裡因為臨床工作也在有序開展,所以工資比在三甲的時候要高。
-
4 # 我是小嘟
我就是一直在鄉鎮衛生院工作的,而且已經十多年了,讓我慢慢告訴你在鄉鎮衛生院工作是怎樣的體驗?
一、跟對領導很重要。到現在為止,我已經經歷了四屆領導。其中有兩屆領導讓醫院揹負了鉅額的債務,職工到最後只能領基本工資,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另外兩屆領導是業務崗位出來的,把醫院管理得井井有條,醫院得到了最大的發展,職工也得到了最大的實惠。在那一段時期,我們醫院是別人羨慕的物件。
二、工資沒有穩定性。衛生院屬於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資的浮動性比較大。工資的績效考核制度都是醫院自己制定的,每一個衛生院的工資考核制度是不一樣的。領導管理得力,醫院效益能夠穩定持續的發展,職工的工資就有所保障。反之,職工可能就只能領基本工資。就像我們這幾年,在前任領導的帶領下,醫院管理混亂,醫院效益直線下降,大家的心思都沒有放在工作上,導致最後只能領基本工資,還欠下兩年的社保沒有買。
三、身兼數職。自從國家基本公共衛生實施以來,鄉鎮衛生院上班的同志都是身兼數職。我們醫院現在有三十個職工,公共衛生專案是十三個大專案,一共有四個人在從事公共衛生。每個人手裡都有幾大項工作,每一項工作裡面有無數個報表。有一些衛生院只有十幾個人,基本上臨床和公衛都是一把抓。每個人都練就了一身好本領,樣樣懂,門門會,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能勝任。
四、相對比較自由。這一點是在鄉鎮衛生院上班的最大優勢。醫院的管理和要求沒有大醫院那麼嚴格,在工作完成的同時,領導也給予了最大自由。比如休假,在自己的假期裡,自己可以決定哪一天休息,當然特殊情況除外。院內學習比較少,不像大醫院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
總之,在鄉鎮衛生院上班,個個都是全科醫生,人人都會十八般武藝,這是鄉鎮衛生院的形狀,也是鄉鎮衛生院的生存之道。
-
5 # 飄127618172
多年前我在鄉鎮衛生院上班,那時候還沒有農合也沒有公共衛生,醫院殘垣斷壁,破爛不堪,沒有財政撥款,人才也留不住,勉強留下來的都是生存能力比較強的醫生能吃苦肯鑽研,內外婦兒樣樣都會點兒,每天忙忙碌碌,工資待遇還常常拖欠。後來新農合實行了,公共衛生制度也實行了,鄉鎮衛生院變的格外忙碌了。醫院常常人滿為患,住院門診病人變得多了,箇中原因不言而喻。做醫生的變得不那麼單純,醫保政策每年都有變動,和醫保政策鬥智鬥勇是常態,醫生業務量影響工資待遇,於是鄉鎮衛生院亂像叢生。公共衛生健康查體,很多流於形式,為檢查而檢查。查體建檔,工作繁雜,年輕醫生不甘心每天守著電腦造表格,紛紛跳槽。於是為完成任務招收大量臨時工,修表的種地的賣饅頭賣茶葉的…皇親國戚們紛紛託關係走後門穿上白大褂,成為醫生。這樣的醫生的查體結果可想而知。可惜了國家的好政策,可惜了那些老人們。在鄉鎮衛生院上班,工資待遇一般,工作也不是很輕鬆。有想法的學醫的不適合長期混,一眼望到老,老實人沒有啥前途!
-
6 # 北風之神灬熙
我是縣城醫院的(東北五線縣城),去過下面15家衛生院,我來告訴你:
首先,看你當地衛生院的鄉鎮有沒有錢,患者多不多。比如我們鄉鎮衛生院因為之前某種原因基本上沒幾個患者,也就是沒有營業,那村醫的收入是基本工資+公共衛生給的,大約3000左右。可以說是天天啥也不幹。最多做一些宣傳。
其次,如果你所在的鄉鎮衛生院患者比較多,那掙得也會相對比較多。但是畢竟是衛生院,患者多也多不了多少。
最後,去鄉鎮唯一一個缺點就是離家可能遠一些,開車時間長一些。當然就像大家說的,必須有編制,沒有編制那根本沒必要呆下去。
-
7 # 心血管內科孫醫生
我參加工作後在鄉鎮衛生院工作過10年,當時醫院規模很少,全院加起來才23個人,不過每每回想起那段時光,幸福感就會爆棚。
第一:門診很輕鬆。每天門診病人量很少,特別是週末,少的可憐,有時候一天連個開藥的都沒有。病種單純,來的病人不是感冒發燒的就是拉肚子的,冬天能見到幾個“老慢支”的,就算是醫院的重病人了,病情嚴重點的,就趕緊轉院了,由於條件所限,不敢收入院。
第二:病房更輕鬆。我記得剛上班時就先呆在病房,住院大夫雖然就一個人,但因為每個月住院的最多十個八個病人,也很輕鬆。並且住院患者病情較輕,大部分白天輸完液,晚上回家休息。因為不是120救治單元,夜班不出診,醫護人員夜班除了睡覺就是睡覺。
第三:醫生要全能。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醫院就一個綜合門診,要求大夫是多面手,既會看內科和兒科,能開西藥和中藥,也要會看簡單的普通外科,能包紮縫合簡單的傷口,還能解釋其他科(婦科、五官科等)的簡單諮詢問題。我現在會的幾個簡單中藥方劑,就是那時在基層醫院學會的。
第四:技能靠自學。由於醫院規模少,沒有醫務科也沒有護理部,平時沒有大醫院的理論及技能培訓學習,一年到頭從不考試。由於人員稀缺,醫院也沒有什麼進修培訓計劃,年輕人要想學點新知識,全憑自學,我就是在那個時候學會了取鼻腔異物,至今都乾的很順溜,雖然沒有耳鼻喉科醫師資格證書。
第五:全院一條心。由於地方較偏僻,大部分人員下班後不回家,特別是我們幾個年輕人,一個月就回家一趟,幾乎24小時呆在醫院,一起吃,一起玩,關係非常融洽。再加上院長領導有方,性格好,對全院職工親如姐妹,下班後就常在一起打牌(那時候也沒有其他的娛樂專案),直到如今,我們幾個的關係都很鐵。
第六:工資全發。雖然掙的不多,由於職工人數少 ,醫院開支不大,工資每個月定時全額髮放。雖然沒有大醫院的獎金和提成,因為在農村消費低,每個月工資也夠開銷了。
基層醫院的那十年,留給我滿滿幸福的回憶,沒有了大都市的喧譁和奔波,有的是小橋、流水、人家的那份寧靜和安逸。
-
8 # 楓林聽風雨聲
鄉鎮衛生院工作二十多年了,最有體會了。十年前是相當的辛苦,那時候鄉鎮醫院還有一定的能力,外科手術還很多,醫患關係還相對和諧。業務量很大的,上班很累。現在真的比過去輕鬆太多了。但是公衛的事情多了好多。
-
9 # 冷漠的歌ge649
工作壓力比三甲醫院確實要小很多,但是工作非常繁瑣,就是啥事都幹。公共衛生,扶貧,雞毛蒜皮的事都有,混日子而已,而且是個官就能來檢查,來指導工作。
回覆列表
工作雜亂,工資不高,基層事情多,永遠做不完的工作,不只是看病。公共衛生就耗費了一半的精力,還有精準扶貧,疫情防控,核酸取樣,全部鄉鎮衛生院的活。這都是兼職,專職你還要大夫看病,護士輸液,各司其職。這就算了,重要是醫保報銷上對鄉鎮衛生院限制太多,很多種藥品不能使用,有些惠民政策導致有些費用不能收取,稍有藥品使用不規範,醫保2-5倍罰款,全是三甲醫院的專家稽核,不根據基層衛生院的實際情況略做變通。總之,屬於不是正規軍,卻要做到樣樣通,樣樣會的尷尬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