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正心誠意ZXCY

    “只剩”和“還有”

    描述同一事物時,

    對當事人的心理作用效果完全不一樣!!!

    “只剩”代表“失望”

    “還有”代表“希望”

    不斷失望,導致悲觀的人生;

    不斷希望,導向樂觀的人生。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

    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如果你是太陽,你就不會管烏雲在哪裡?

    因為你知道,

    你的使命,就是負責照耀!

    你也會知道,

    為什麼會有烏雲的存在,

    因為沒有烏雲,

    眾生就不知道,

    太陽也有照不到他的時候。

    所以,

    烏雲是什麼?

    是障礙,

    是煩惱,

    是憂愁,

    是失去,

    所以,它也是淤泥。

    但是,

    同時烏雲又是什麼?

    是橋樑

    是紐帶

    是成全

    是飛架

    它也會成就你的人生。

    所以,

    煩惱是什麼?是淤泥啊!!!

    所以,

    煩惱又是什麼?是蓮花啊!!!

    淤泥蓮花,

    本自一體。

    所以,

    我要在淤泥中~生出蓮花

  • 2 # 幽思墨嵐

    親愛的,首先我想說:我們的世界很簡單又很複雜。她有美與醜,善與惡,黑與白,這樣的相互對立,事物的兩個不同的方面在同一時間同一空間不能同時存在。我們的心情也遵循這樣的道理對吧?當你傷心的那一刻很難笑出來,雖然有一個詞叫“喜極而泣”但小學生都知道是說高興呢!大喜大悲也是分時段出現的,對吧!也就是“消極的思想”和“積極的思想”在我們的頭腦裡也不可能同時存在,這樣說您同意嗎?

    態度絕定一切,努力才能成功!

  • 3 # 夢嫻君

    我們面對一個杯子裡裝有半杯水。有些人更多關注到的是空著的半個杯子,因而不由感嘆“只剩半杯水”;而有一些人更多關注到的是裝有水的半個杯子,因而不由感嘆“還有半杯水”。

    面對同樣的事件,不同的人看到的結果卻大相徑庭,甚至完全相反。

    由此可見,一件事會怎樣影響我們,並不取決於這件事本身是什麼樣,而取決於我們是怎麼看待它。

    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有句名言:

    “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而是被他們關於事物的意見困擾。”

    要回答題主的問題,我需要先引出一個“心智模式”的概念。

    所謂心智模式,就是我們頭腦中慣有的組織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只剩半杯水"的人是屬於消極的防禦型心智模式,消極的防禦心智模式有三種典型變現:僵固型思維,應該思維,絕對化思維。這種心智模式會引發防禦和靜止。

    消極的防禦心智模式核心特點:用抽象的思維方式阻止我們跟現實發生聯絡,並讓我們與世界的互動逐漸停止。他們不喜歡變化。

    “還有半杯水”的人是屬於積極的成長型心智模式。這種心智模式會引發探索和變化。

    積極的成長型心智模式核心特點:喜歡探索世界,不斷創造,創新,喜歡與現實世界不斷髮生互動。他們擁抱變化。

    現在回到關鍵點,題主的問題:“如何從只剩半杯水的思維模式變成還有半杯水的積極心態?”

    根據陳海賢老師寫的《了不起的我》,我們可以通過三種方法發展積極的成長型心智模式。

    1,目標導向的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以目標來思考現實,先想我要什麼,再想現實是怎樣的,環境能夠提供什麼,想辦法彌補目標和現實之間的鴻溝。

    2,思考行動的控制的兩分法。

    控制的兩分法是指:努力控制我們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圖控制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

    第一步:是思考擔心的事情裡,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並把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來,並作成計劃,努力把它做好。

    3,直面現實的近的思維。

    近的思維是指關注真實的,正在發生的,近的事情。

    有三條原則,可以幫助我們掌握近的思維:

    第一條:用描述性語言,而不用評價性語言。

    第二條:問具體的問題,而不是抽象的問題。

    第三條:關注現在能做的,而不是關注事情的結果。

  • 4 # 老老徐積善成德

    這讓我想起了"屢戰屢敗"到"屢敗屢戰"的更改彙報用詞挽救了敗將生命的故事。"屢戰屢敗"是無能的表現,是一種消極的結果。 "屢敗屢戰"是一種鬥志,是一種永不言敗的精神,鼓舞士氣。因此,理應當斬的敗將還可以繼續留用。"還剩半杯水"是向積極心態轉變,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昇華。對事物的認識從主觀走向客觀,從被動到主動,從自負到自信。因此我們都要培養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

  • 5 # 有為先生

    01-

    將半杯水放到桌上。

    樂觀的人會開心的說:“我還有半杯水呢。”

    悲觀的人則會難過的說:“我就只剩下半杯水了。”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同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解讀,獲得不同的感受。

    但是悲觀的人就有錯嗎?就應該給他們貼上“悲觀”的標籤,將他們的痛苦解釋為:“他們自己不選擇樂觀,是他們自己的錯”嗎?

    每個人都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從過去到現在的一個整體。

    如果讓一個樂觀的人重複的遭遇失敗、痛苦,那麼他有很大可能也會自我懷疑,自我貶低,開始更多注意到負面的資訊,逐漸變得悲觀。

    所以“樂觀”“悲觀”與否,不應該成為一個人“好與壞”的判斷標準,我們更不應該脫離實際情況去要求一個人要變得樂觀起來。

    因為所有的“悲觀”,都是有原因的。

    -02-

    排除掉基因因素以後,我們“樂觀與否”很大程度上跟我們的過往經歷有關。

    一個不斷遭受失望的人,就會形成“任何事情最終都會讓人失望”的經驗,並且在這個暗示下產生消極和迴避的行為,最終用搞砸的結果來驗證了自己的悲觀預判。

    這樣的負向迴圈,讓人形成只注意“負面資訊”的習慣。

    所以當我悲傷的感嘆“只剩下半杯水”時,是包含著過去經驗的我,在做出這個判斷。

    而那些“負面經歷”帶給我們的是持續性的自卑和低自尊。

    明明好的東西就放在眼前,為什麼我無法去選擇?

    因為我認為我不配,我認為我即使勇敢的選擇了,最後也會是悲劇收尾。

    如果我這樣輕易的選擇了快樂,那我又怎麼對得起過去那個痛苦的自己?

    所以我們不會、不願、更不敢選擇樂觀。

    這不是我們的錯。

    -03-

    每一次痛苦的經歷,都像一個包袱一樣重重壓在我們身上,讓我們每一步都走的無比艱難。

    為什麼不快樂呢?

    因為我好累啊。

    被人嘲笑穿著最寒磣的衣服、被人嘲笑長得不夠好看、身體的缺陷、充滿爭吵與暴力的家庭、纏身的病痛、被欺凌的經歷……每當某一個點深深的刺痛了你,它就會變成一個包袱,持續的跟隨著你,影響著你未來做出的每一個選擇。

    一種可能是保持孤立的狀態,一直逃避世界,悲觀消極的生活。

    你會覺得自己糟糕透頂,永遠不敢接觸現實。

    另一種可能是,將每一個包袱,都變成一個執念,變成一種“病態的積極”。

    有貧窮的過去就要拼命的賺錢。

    長相被人嘲笑,就要不斷的整容。

    成長中缺愛,就要不加區分的建立關係。

    ……

    這些過度補償會在達成一個目標時獲得短暫的快樂,可一旦稍微停止,那種空虛和焦慮感就會馬上爬上來,催促你一直追求一個永遠無法達成的“完美”。

    -04-

    那麼如何才能放下過往中那些“耿耿於懷”的經歷呢?

    第一點是:將自己“隱藏”起來的情緒釋放出來。

    當我們經歷一件過於痛苦的事情時,我們的身體會幫助我們將它“壓抑”下來。

    而我們強大的適應能力會讓它暫時“隱藏”在身體裡。但這種被壓抑的情緒則會轉化成其他感受,投射到我們的生活中。

    比如將被壓抑的,對外界的敵意,解釋成“我是個好靜的,主動選擇孤獨的人。”

    比如將畏懼和逃避競爭,解釋成“我是個謙讓他人,品德高尚的人。”

    比如我們對某個人的憤怒或恐懼的壓抑,可能轉變為軀體的某種不適或者忽然對於某事某物的恐懼。

    ……

    而我們會下意識的將一切“合理化”,而忽視了這些症狀背後的動力。

    所以一些諮詢中也會使用“移情”的方法將這些情緒釋放出來。

    舉個例子,一個人在糟糕的家庭環境下長大,他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被父母傷害,但是他因為自身的弱小、道德因素、以及需要依賴父母等因素,而將對於對方的痛恨,逐漸轉變成了對自己無能的痛恨。

    所以自我厭惡是“衍生品”,要根據它找到背後的動力,並將情緒轉移到正確的目標上。

    其目的在於尋找因果和釋放情緒,而非製造矛盾和助長人們的戾氣。

    如果將不可改變的過去作為戾氣的發洩口,那麼就會不斷重複痛苦體驗,並且失去改變的可能性。

    過去的悲慘遭遇製造了現在的我,但是找到原因的我同樣可以通過努力製造未來更好的我。

    第二點:將“過去的我”和“現在的我”分開。

    當我們觀看一部電影,看到一個孩子的悲慘遭遇時,往往會生出同情和難過等等情緒。

    但如果得知這個人是自己,我們的態度就會忽然由溫和善良轉變為惡劣和苛責。

    很多時候,因為我們是“自己”,所以才對自己更加“差勁”。

    你要嘗試將自己與過去那個遭受痛苦的自己分開。

    你對自己的痛恨,源於面對那些痛苦時的無力改變,可是當時的你就是那樣幼小無力。

    當時的環境就是那樣惡劣,這些都是不可改變的客觀現實,即使換成了別人,也只能被動承受,無法做的更好了。

    任何一個人在看到他經歷的痛苦時,都會產生同情心和為他難過,除了你。

    所有人都會與你站在一邊,除了你。

    因為自己是自己,所以自己才成為了唯一的“發洩物件”,是唯一可以不顧後果,肆意傷害的人,才成為了他人錯誤後的持續性受害者。

    你遭遇所有的不順都會攻擊他,你認為他配不上任何美好的東西,你打他罵他用刀子割他……

    如果你這樣對待的是另一個人,那麼你會感到愧疚,並且擁抱他,向他道歉。

    親愛的,正是因為自己是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瞭解自己的人,所以我們才更應該加倍堅定的站在他的身邊,像一個好朋友一樣告訴他:“你已經做的很棒了。”

    第三點:將“自己眼中的我“和“別人眼中的我”分開。

    每一個自卑悲觀的人都像一個孤島,將自己封閉和隱藏起來。

    因為他們討厭著自己,所以他們相信每一個人最終也都會討厭自己。

    因為他們身上有過一些自己無法接受的經歷,所以他們相信每一個人最終都會無法接受他們。

    他們會固執的相信自己身上存在一些再也無法癒合的傷痕,和再也無法洗淨的汙點。

    他們會迴避他人,並且不斷重複這樣的一些話:

    “如果你瞭解真正的我,那麼你就一定會討厭我。”

    “沒有人會接受像我一樣的人。”

    “我再也無法好起來了。”

    ……

    當我們戴著悲觀濾鏡看世界時,我們也會想象著他人如此看自己。

    我們會替他人看自己、替他人思考、替他人做決定……然後在接觸他人之前就躲得遠遠的。

    有很多其實很好很好的人,就因為自卑低自尊而過分放大的自己的缺點,而忽視了自己很多的優點。

    而改變的最好辦法,就是去跟他人建立聯絡,用現實檢驗現實,而非用想象檢驗現實,並把它當做現實。

    下一次在你開始替人想象時,請你停止想象,勇敢的將你的疑問向對方提出來。你會發現人們都是那樣善良美好。

    喜歡你的人會連同你的缺點一起喜歡。

    在意你的人,會因為你的痛苦遭遇,更加心疼和在意你。

    第四點:從“此時此刻”開始。

    從“此時此刻”開始,就是把每一個當下當做新的起點。

    上一刻的我是悲觀的,下一刻的我仍然是悲觀的,但至少我知道了我的悲觀是有原因的。

    我們之所以不願意選擇快樂,是因為我們過去經歷中的“因”。因為他們的動力還在我們身體裡作用著,所以我們不願意放下它們。

    但至少此刻我們意識到了它們,我們就可以從此刻開始,將它作為一個轉變的拐點。

    無論現在我們眼中的自己多麼糟糕,無論現在中的自己真的多麼糟糕,我們都可以在現實世界中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

    而如果把人生當成一場遊戲的話,那麼你就把當下當做一個“地獄難度”的開局,你就會擁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和遊戲樂趣。

    一個樂觀的人固然快樂,但是一個悲觀的人轉變成樂觀的快樂,卻是他們所無法體驗的。

    -05-

    改變最有效的方式是行為,相對應的練習是:

    1:進行諮詢,或者在一個安靜的下午,找一個理解自己並值得信賴的朋友傾訴。找到並釋放身體裡壓抑的情緒。

    2:向內及向過去的自我探究,從第三視角情景重現,重新理解和認識不同情境中的自己。

    3:勇敢參與現實,並且主動用現實驗證現實。

    4:基於有原因的過去,不斷提醒自己每一個當下都是新的開始。

    當改變開始發生,你的不幸便會逐漸轉為幸運。

    當你經歷過從悲觀到樂觀的轉變,就會感受到我們所經歷過的痛苦,都是值得的。

    悲觀的你,是比樂觀的人更具有“樂觀天賦”的人。

    希望有一天你也能體會到這種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出現幻聽的幻覺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