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晟康貿易
-
2 # 一斤蘆柑
發達你可知道日本人為啥專愛東北大米!因為日本人吃水稻米普便個子矮!它們沒辦法種旱稻米!所以日本人對東北大米絕對有依賴!
-
3 # 自然而然12369
離開農業第一線多年來,沒有太多發言權。但我知道中國特別是長江流域,果樹的優良品種多引種自日本。如柑橘的雜柑類,蘋果的富士系列,葡萄的巨峰系列,梨子的豐水等等。這也折射出日本人內心的寧靜與強大,我是學果樹的,知道選育一個果樹品種,終其一生也未必能有所成就。
-
4 # 科學課代表
升個懶腰,已經55歲的北源倉介,推開清晨那微風拂面的窗戶,眼前展現出一片綠油油的田園,又到了給土地施肥的日子了。隨著日本進入老齡化社會,農人裡面中老年人的比例也越來越多,北源倉介熟練的根據農作物種類,分配著農作物專用的複合肥料,然後稀釋後裝進了無人機。就在不久之前,有專門的農業工作人員,遙控著農業拖拉機機器人,已經給老年人的土地犁過地,別小瞧這些機器人,它們的工作效率很高,大約可以達到普通犁地拖拉機的兩倍左右,既安全又輕鬆,真是一舉兩得。在安裝完畢後,北源倉介熟練著遙控著無人機指定噴藥,不多一會就把他那世外桃源般的田園噴灑了一遍。
對於無人機和拖拉機機器人的出現,北源倉介很滿意,因為無人機器人的出現,不但顧及到老年人的不便,同時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又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還降低了人工誤傷、汙染農作物的機率。當然類似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個例,截止到2018年底,日本在投入並使用的噴藥無人機已經達到將近3000架,毫無疑問的位列全球第一。不僅如此,這個袖珍的島國,雖然耕地面積十分狹小,而且基本上沒有農業所需要的,大多數先天條件。但是讓人驚奇的是,日本不但利用這貧瘠的土地和匱乏的條件,滿足了本國的農作物的供應,而且對於農作物的出口更是逐年遞增,那麼到底日本在農業方面有什麼過人之處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專注和專業。
在匠心方面,相信在全球的所有國家中,如果日本說第二,估計很少有國家敢說第一。透過世代相承的匠心精神,日本的百年企業可以說是數不勝數,甚至千年企業都有不少。而日本確實也把這種精神的專注力,放在了任何行業,包括農業領域。日本的農業不太像別的國家那樣,沒有規劃的隨便亂種。農人們基本上在當地的大規劃下,最多選取不超過兩種的農作物去種植,除了這兩樣以外的所有東西,都要從別的農人或者商家手中購買,既達到科學合理規劃的效果,又刺激了農人之間的刺激消費,是典型的合作共贏的範例。
第二、硬體的配套。
既然日本先天適合耕種的土地比較稀少,那麼就需要儘量多的創造出,後天適合耕種的土地。在日本被選擇成為耕種的土地後,第一時間會在土地的下方,提前的埋上兩根管道,然後均勻的分散在土地的四周。這兩根管道,分別是預防乾旱的出水管道,和方便灌溉、施藥的噴霧管道。而且被選擇成為耕種的土地後,農業人員馬上會對土地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後的土地顆粒鬆軟勻稱,顏色成深褐色,看上去十分的治癒。
第三、品牌和貼心。
日本的農作物也有著深入人心的品牌,同時每個品牌也會把細節做到貼心的地步。比如在包裝上,我們很多時候在菜市場買菜,對於上面壞的殘葉,甚至泥土的粘連都司空見怪了,不過這種情況在日本很少見。到處都是包裝的整齊綠色,跟藝術品一樣的農作物。而包裝的時候甚至會包成各種規格,比如生菜從一箱的包裝到半顆的包裝都有,方便各類消費者的需求。另外在產品的要求上更是精益求精,比如一個西瓜,在發芽移植到溫室後,這期間白天和黑夜的溫度都有精確的要求,當西瓜成熟後,需要對西瓜的甜度進行測量,如果達不到11度會馬上銷燬,相信就這一點,就需要很多國家好長時間的追趕。
回覆列表
從一片廢墟到農業現代化,日本是如何做到的?
農業改革:
二戰後,政府將 194 萬公頃地主的土地強制收購,並賣給 420 萬戶農民,其價格之地,讓人難以想象,有的地方僅相當於一雙靴子或一袋煙錢。僱農不需要再忍受高昂的地租,大大提高了生產積極性。
農業技術的發展:
日本政府一直注重發展高科技農業,二戰之後,面對幾近崩潰的農業基礎,制定了一系列糧食增產措施,主要包括品種改良、水利灌溉和增產肥料。透過這些技術措施,農作物產量很高。溫室、大棚技術使蔬菜水果一年四季都可以收穫。20世紀50年代以後,日本農業的主要任務已經不是糧食增產,而是提高農業效率以適應現代化的發展需求。針對山地多、規模小的特點,發展小型的農機設施。每家農戶都有需要的農機具,如地起壠機、噴藥施肥機、收割機、產品清洗包裝機等。
農協的推動:
為了克服小規模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日本政府頒佈法律,大力扶持農協發展。農協在政府與小農之間發揮著橋樑作用,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後諸環節的幫助。產前幫助農民制定種植計劃,產中供應農藥和化肥,產後負責包裝農產品並運往市場銷售。農民沒有後顧之憂,可以一心一意做好農業;同時,因為農協極力維護農民權益,可以代表農民向政府反映意見,農民在市場上並沒有喪失其話語權。
總而言之,日本因為人多地少,先天不足決定其經營規模小,耕作方式上必須精耕細作,反觀歐盟國家,因為地廣人稀,需要用機械化代替勞力。而中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還有這麼多的農業人口,人多地少是國情,實際情況和日本的更為接近,日本的發展模式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