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S南昌

    這個問題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很複雜。佛家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當你遇到問題和疑惑的時候,可以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內心,或許你就知道答案了,其實這是一個自我審視,自我認識的過程,當你不再回避,放下了,接受了,也就不再糾結了。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會選擇放下,也有的人會選擇報復,每個人的因緣不同,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 2 # 前沿物理哲學

    首先回答是的,因為我們本身就是智慧,本自具足,這個問題其實用唯物主義都可以回答,你看看那些藝術家,發明家,科學家,例如喬布斯,元素週期表發現者,貝多芬這些大師等等,他們的靈感是別人告訴他們的嗎?是學校學習的結果嗎?都不是,這些頂多是指向目標的手指,而不是目標,這些大神的成功都是透過某些方法進入了自己的內在,就是心,說個例子把,有個乞丐天天坐在自己隨身攜帶的箱子上乞討,這個箱子裡面裝滿了黃金,但是乞丐從來也沒有開啟箱子看看,你可以把箱子理解成心,我們每個在現實世界中苦苦求索的人都是這個乞丐,

  • 3 # 說林

    略讀過王陽明的“心學”,結合個人理解試著回答這個問題。

    心即理

    如何理解“心即理”?“心即理”作為一種觀念,在理論上建立起了人的現實存在與最高天道之間的本質同一性,為人的生存確立了本原性的生命根基,同時也為人生的意義確立了本原性根基。

    “心”即“本心”——“本原之心”、“本質之心”。我們的心靈本質原是等同於道的,所以說“心即理”,“理”就是“道”。

    在王陽明那裡,“心即理”即是生命存在的意義本原。“心即理”的現實表達與體現,即是生存意義與價值的現實展開。換句話說,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不是先驗賦予的,而是透過個體的現實生存過程來實現的。

    按照王陽明的解釋,心即理就是指“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王陽明的“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就是說,萬物只是在人心中的一種映像而已,沒有心對萬物的對映,萬物存在也等於不存在,存在也毫無價值和意義。心好,這個世界才好。因此,陽明先生才說,“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心外無物”。

    舉個例子,來比喻一下。心就好比是一臺照相機,決定照片清晰度,光澤的不是外部的景物,而是照相機本身。人的世界說到底就是“心對世界的對映。”這一點,在李宗吾先生的《厚黑學》中也有非常詳細的解釋,如果感興趣可以參考《厚黑學》中的章節。

  • 4 # 觀雲風起

    王陽明說: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萬物一體。

    心即理,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從心裡找到答案。那麼必然你的心會給你答案,但是這個答案必然會為你自己受限,你作為承載答案的獨立個體,你的學識(學歷是如今證明你學術經歷的稱呼),你的經歷,你的家庭背景,你的好惡等等,這些都會成為你找到答案的憑藉和限制。而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心裡找到答案,“都”字表達了你對世界的看法,你想要找到答案,卻想著你的想法是一切問題的答案,這本身就是問題。

    致良知,知行合一。從辯證唯物角度來分析,以實際行動來實現“良知”的完善,你的意識和你的行動相統一,在這個現實世界的統一。以“良知”指導行動,用行動來刺激“良知”,方能知行合一。在這個世界,沒人能在大腦的執行中完成對現實世界的改造,靠“想象”來吃飯、睡覺、工作,那是活在夢中。

    萬物一體,這是最高境界,可求而不可得。電影《超體》,最後女主角與萬物融為一體,成為“上帝”式的存在。應該就是現在能夠給你最好的解釋。

  • 5 # 1357896雲壁

    心即理,是顛倒主客觀認識的說法。

    理,只能是客觀存在,是物質世界規律。心,只能是人的心體功能,只能是對客觀物質世界規律的認識器官。我們每天一睜開眼睛,眼之所及,“心”(主觀意識)即對外部事界產生認知,由此產生知識,對客觀物質世界產生規律性認識。既然“心”與“理”分屬不同屬性,各有不同做用,其“心”如何能變為“理”呢?

    這中看法,說法由來已久,其目的就是如明人王夫之所言,心即理,就是“以心去物”。即以所謂“心”,這樣一個僅是心體功能的器官,完全代替物質,代替客觀世界普遍存在的事物規律。有心就可以了,這個世界要客觀世界做什麼?要客觀事物做什麼?要客觀事物規律作什麼?既如此,離開物質世界,心的知識從哪裡來呢?只能是隨“心”所欲亂講而已。這個“心法”有傳承。從上堯舜所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一句,就有不同理解。人心,是指人的精神意識;道心,應治客觀世界規律。這是說,人的心思受外部世界引誘,慾望無限,因而人心危機四伏;道心,是即是天道恆存之理(客觀世界規律),在人心危機四伏的情況下,道心愈顯微妙難求,而社會的治理,就在於“惟精惟一”的尊循“道心”規律,“允執厥中”不偏不易地持中守恆,才有可能治理好社會。

    到孔子這裡,不見言“心”,到孟子這理,始談“心性”,也只是在學習道德的基礎上,向“內求”,加強個人修養之意。而到宋明理學這裡,朱熹認為,從私慾上說,為人心;從義理上說,是道心,只是一個心,並無二心。人心之功能,只是認識世界的器官,他能認識世界所有存在,包籠萬物萬事,因之,只有一個心就夠了,何來“道心”?這裡,朱熹將“道”併入“心”,即是將客觀事物併入“心”的開始,為後來王陽明心學體系之始作俑者。至於王陽明心學體系,其“心即理”,就如明人王夫之所言,心學是“以心去物”,用心體完全代替物質,以致主觀唯心的東西甚囂塵上,禪宗之玄談撲面而來,“袖手談心性”做而論道,大有魏晉玄談再世之感,如此一來離開物質世界愈來愈遠,離開客觀事物規律愈來愈遠,離開知識的真正獲得愈來愈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鑑定糧食酒的真假區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