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尋秦

    戰國蘇秦:錐刺股 西漢匡衡:鑿壁偷光 漢代孫敬:頭懸樑 東晉王羲之:墨池 東晉祖狄、劉琨:聞雞起舞。這些都是古代勤奮學習的典型代表。

  • 2 # 宅家快樂水

    1、王王羲之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練書法。他每次寫完字,都到自家門前的池塘裡洗毛筆,時間長了,一池清水變成一池墨水。後來,人們把這個池塘成為“墨池”。王羲之透過勤學苦練,終於成為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成為“書聖”。

    2、祖逖——聞雞起舞

    祖逖他曾同劉琨一起共同擔任司州主簿。兩人意氣相投成為莫逆之交。有一天,他們同榻半夜聽到雞叫聲,他對劉琨說:“此非惡聲也”。於是兩人起來到院中練習武藝。此後天天如此。這就是“聞雞起舞”典故的由來。 3、蘇秦——懸樑刺股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盹(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

    一頭綁在自己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4、鋼琴家郎朗

    郎朗三歲時開始學習樂理、指法等基本功,上學後,每天早晨6點準時練琴一小時,中午再練一小時,放學後還要練一小時,這樣的勤奮練習持續了很多年,最終使郎朗化繭成蝶,創造了自己的神話。”

    5、運動員劉翔

    劉翔在剛從二線隊到一線隊的時候就是隊裡最差的一個,舉槓鈴只能舉一個槓鈴槓,孫教練對他說:“這些都是基礎訓練,你必須完成!”於是他只能咬著牙,一次次地堅持,終於從舉空槓到可以加5公斤的槓鈴片,再到10公斤、20公斤,最終達到50公斤。”。

    6、文學家莫言

    莫言嗜好讀書,小時候冒著家長懲罰的風險讀書,甚至出力推磨換書看,推10圈磨才能獲准看1頁書。在訪談時,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董倩問:“您不能推1圈磨就看1頁書嗎?”莫言大聲說:“我願意人家不願意啊!”

    莫言仍然記得讀《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准他借書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須還書。怎麼辦,他跑到一個草垛上躲了起來,放羊這個“本職”工作被放到了一邊,羊兒餓的咩咩叫,他讀得忘乎一切,氣得母親要打他。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中,莫言讀遍了周邊10多個村莊的書籍。一天之內讀完了的《青春之歌》,他至今記憶清晰,還記得書中的一些段落。

  • 3 # 實中校園

    1. 韋編三絕

    出自《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讀《易》,韋編三絕。”

    相傳,在他晚年攻讀《周易》的時候,曾翻來覆去地讀,竟使編聯《周易》的繩子斷了好幾次。根據孔子苦讀《周易》的故事,後人引申出“韋編三絕”這句成語。形容勤奮讀書。

    2. 洗筆成墨池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裡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

    3. 懸樑刺股

    東漢時,有一個叫孫敬的年輕人,孜孜不倦勤奮好學,閉門從早讀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時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他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髮上,另一頭綁在房子的房樑上,這樣讀書疲勞打瞌睡的時候只要頭一低,繩子牽住頭髮扯痛頭皮,他就會因疼痛而清醒起來再繼續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戰國時期的蘇秦經常讀書讀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時候就用事先準備好的錐子往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來,振作精神繼續讀書。

    4.鑿壁偷光

    匡衡是西漢人,出身在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他從幼年起就酷愛讀書。白天要勞動,沒有多少空餘時間,晚上很想讀書,卻窮得點不起燈。後來,他發現鄰居家夜夜有燈光,就想了個辦法。因為鄰家點燈的房子和他的住室之間,只隔著一堵牆,於是,他便在牆上鑿了個小孔。燈光果然從小孔裡透過來了。他高興得跳了起來。從此以後,他每夜蹲在牆腳,藉著這一線亮光讀書,直到鄰居家熄了燈,他才心滿意足地去睡覺。這樣日積月累,他終於成了著名的大學者。

    5.焚膏繼晷:

    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韓愈在自述自己的學習經歷時說:“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據說他讀書學習時,經常是口中不斷地吟誦著《六經》,手中不停地翻閱著各種典籍,從點起油燈一直學到天亮,就這樣夜以繼日,一年又一年。

    6.映雪囊螢:

    晉朝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孫康,非常好學。他家裡很窮買不起燈油,夜晚不能讀書,他就想盡辦法刻苦地學習。冬天夜裡,他常常不顧天寒地凍,在戶外借著白雪的光亮讀書。當時還有一個人,名叫車胤,也和孫康一樣,沒有錢買燈油。夏天夜晚,他就捉了許多螢火蟲,盛在紗袋裡,用螢光照亮,夜以繼日地學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牧羊人與砍柴人的故事,值得共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