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或鱉的爛甲病又稱穿孔病、洞穴病、腐甲病,是烏龜、黃喉水龜等鱉類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病原體是流行於春、秋季及冬季溫室龜鱉養殖中的產鹼菌、變形菌或嗜水氣單孢菌之一或共同作用、感染所致。 症狀 患病龜鱉初期在背甲、腹甲及四肢出現小癤腫,隨著癤,腫增大逐步形成中間為黃色或乳白色而周圍充血發炎的病灶,若將癤腫的痂殼揭去,中間就是一個孔洞,嚴重者竟可見肌肉,故稱洞穴病或穿孔病。 預防 爛甲病應以預防為主。具有 20年實踐經驗的養龜大王浙江海寧市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所長蔣張林給筆者推薦的預防方法經過3年試用證明,效果良好。 1.保持優良水質,保持PH值7.2-8之間的微鹼性環境。 2.養殖水域消毒。龜鱉池用100— 200ppm生石灰液或10-20ppm漂白粉液潑灑消毒;養殖水體用lppm強氯精或 2—3ppm漂白粉液潑灑消毒,待毒性消失後再放龜或鱉下池;若是冬季溫室養殖龜鱉,用福爾馬林或氯淨煙薰劑消毒滅菌,封閉3天后再投放龜、鱉下池。 3.體表消毒。投入龜鱉前或本病流行季節定期用25%食鹽水浸泡龜體或鱉體15-20分鐘;也可用15-20ppm高錳酸鉀液浸泡龜體或鱉體20-30分鐘,待水氣晾乾後方才下池。 治療 本病發生後應積極治療,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用1.5ppm漂白粉液全池潑灑。 2、患病的龜或鱉飼料中拌服維生素E,每公斤體重每天服用60-90毫克即可,連服10~15天可愈。 3、肌肉注射卡那黴素,每公斤體重注射量24萬國際單位,隔日再注射 20萬國際單位。此法對龜鱉腐皮病、癤腫病、紅脖子病等均有顯著療效。 4、 J二海水產大學研製並推廣的“鱉必康”拌飼料投餵龜、鱉,每天1次,7天為1個療程,一般4天見效,7天基本痊癒,效果很好。
龜或鱉的爛甲病又稱穿孔病、洞穴病、腐甲病,是烏龜、黃喉水龜等鱉類的常見病,多發病之一。病原體是流行於春、秋季及冬季溫室龜鱉養殖中的產鹼菌、變形菌或嗜水氣單孢菌之一或共同作用、感染所致。 症狀 患病龜鱉初期在背甲、腹甲及四肢出現小癤腫,隨著癤,腫增大逐步形成中間為黃色或乳白色而周圍充血發炎的病灶,若將癤腫的痂殼揭去,中間就是一個孔洞,嚴重者竟可見肌肉,故稱洞穴病或穿孔病。 預防 爛甲病應以預防為主。具有 20年實踐經驗的養龜大王浙江海寧市龍頭閣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所長蔣張林給筆者推薦的預防方法經過3年試用證明,效果良好。 1.保持優良水質,保持PH值7.2-8之間的微鹼性環境。 2.養殖水域消毒。龜鱉池用100— 200ppm生石灰液或10-20ppm漂白粉液潑灑消毒;養殖水體用lppm強氯精或 2—3ppm漂白粉液潑灑消毒,待毒性消失後再放龜或鱉下池;若是冬季溫室養殖龜鱉,用福爾馬林或氯淨煙薰劑消毒滅菌,封閉3天后再投放龜、鱉下池。 3.體表消毒。投入龜鱉前或本病流行季節定期用25%食鹽水浸泡龜體或鱉體15-20分鐘;也可用15-20ppm高錳酸鉀液浸泡龜體或鱉體20-30分鐘,待水氣晾乾後方才下池。 治療 本病發生後應積極治療,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用1.5ppm漂白粉液全池潑灑。 2、患病的龜或鱉飼料中拌服維生素E,每公斤體重每天服用60-90毫克即可,連服10~15天可愈。 3、肌肉注射卡那黴素,每公斤體重注射量24萬國際單位,隔日再注射 20萬國際單位。此法對龜鱉腐皮病、癤腫病、紅脖子病等均有顯著療效。 4、 J二海水產大學研製並推廣的“鱉必康”拌飼料投餵龜、鱉,每天1次,7天為1個療程,一般4天見效,7天基本痊癒,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