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清江鶴

    一,苗架管理。

    也就是玉米出苗以後到玉米拔節前這一時段的管理。

    在此階段玉米苗是以其營養生長為主的。因此玉米苗出土(直抪種)活棵以後(定植苗),要到田間實地檢視幼苗的生長情況。該補苗的斷壟要補苗,保證畝基本苗數。該去的弱苗要及時更換留壯苗。對矮苗密葉苗及病蟲害危害苗要徹底清除。

    保持土壤良好的墒情。及時鬆土及化學除草。提早追肥。合理排灌掰除玉米基部植株的分櫱,避免分櫱苗與主莖植株爭奪養分和影響田間通風透光。

    重點做好玉米根腐病,矮玉米粗縮病及土蠶,蠐蠛,彎刺黑蝽等病蟲對玉米生長的危害。

    二,玉米拔節至抽雄時的管理。

    是玉米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重時期,也是爭取玉米豐產增收的關鍵時期。

    因為玉米在此階段有雄穗和雌穗的分化形成。是玉米單純從營養生長向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並進的階段。

    在田間農事安排上首先是要及時中耕培土。可結合追穗肥在大喇叭口期進行。培土可以防止玉米倒伏,可以促進玉米氣生根的生長髮育與活力,強化根系對土壤中養分的吸收及新陳代謝的效益。

    其次是要巧施玉米拔節肥和重施穗肥。可看玉米色澤施肥,看玉米苗情施肥,以促玉米平衡生長。

    最後就是做好土壤水分管理。玉米小喇叭口期到大喇叭口期,是決定玉米雌穗大小和粒數多少的關鍵時期,是玉米水肥的臨界期。

    乾旱不僅使玉米果穗和花粒數減少,而且還會造成雄穗抽生困難(農村稱為卡脖旱),使玉米雌雄穗發育不正常,授粉不良,直接導致玉米減產。

    三,玉米抽雄至成熟時期的管理。

    把這個階段分離出來作為一個重點內容介紹,目的在於強調玉米花粒期管理的重要性。

    玉米花粒期是在玉米的根莖葉停止生長後進入的一個重要生殖生長階段。此階段是決定玉米粒數和千粒重的重要時期,與玉米的產量最終形成作用重大。

    在此階段種植者要根據田間實際情況,補施粒肥。一是防止穗肥不足發生脫肥。二是利於功能葉片延遲衰老,促進子粒形成增加粒重。田間土壤持水量最好保持在百分之七十至百分之七十五之間。超過百分之八十的土壤持水量,玉米生長就會受到傷害。

    其次是在極端天氣下做好玉米人工輔助授粉工作,減少玉米禿尖缺粒花粒現象。

    第三就是做好玉米後期的絲黑穗病,紋枯病,大小斑病,鏽病,玉米蚜蟲,玉米食心蟲的病蟲綜合防治,確保玉米增產豐收。

    四,收穫前後管理。

    根據採收標準適時採收。採收過早,子粒尚未完全充實,影響產量。採收過晚,玉米"掉捧"遇上陰雨天氣極易黴爛,降低產量和質量,都不可取!

  • 2 # 減肥的胖子帶你走街串

    一是拌種防苗期的灰飛蝨蚜蟲傳播粗縮病。

    二是播後苗前打封閉性除草劑

    三是苗長到四葉左右打苗後殺草以及殺地上地下蟲的藥,玉米過高的話九個葉左右噴控妄張的藥

    四是在小喇叭口期打玉米防病防玉米螟增產的套餐

  • 3 # 江晴寶寶

    玉米優質高產栽培措施

    玉米生長髮育的好壞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選定品種內因不再變動的情況下,合理的耕作,適時的運用肥水措施,及時防治病蟲害等外因對玉米生長及產量起著關鍵作用。

    (一)播前準備

    1、選用良種及種子處理:玉米是雌雄異花作物,在通常情況下,株間雜交率很高。利用套袋隔離強制使雌穗接受本株花粉稱為自交,連續自交幾代後便形成穩定的自交系,使兩個自交系雜交,即使一個自交系的雌穗接受另一個自交系的花粉,產生的雜交種長出的植株通常在產量、抗病等性狀上均遠遠優於其親本自交系,這種現象稱為雜種優勢,玉米是成功的將雜種優勢廣泛應用於生產的作物。在玉米育種工作者的努力下,優質蛋白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等都已育成了雜交種可供選用,選用的原則是:

    (1)高產性與優質性:高產永遠是農業生產追求的目標,但與普通玉米不同,特用玉米的價值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其特殊的品質上,因此在選用雜交種時除產量之外還應特別注意其品質指標,如高油玉米含油量須在8%以上,優質蛋白玉米賴氨酸含量應高於0.4%。

    (2)抗病性:由於玉米雜交種是由兩個自交系雜交而成,遺傳構成比較簡單,因此更易發生毀滅性病害。不同的生態區域應選用抗該區主要病害的雜交種。如在東北地區,應抗大斑病、絲黑穗病,而在華北地區應選用抗大、小斑病,青枯病,及病毒病的品種。

    (3)生育期: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種植制度有很大差別。東北及華北北部地區多是一年一熟,玉米以春播為主,生育期應為120天或120天以上,以充分利用光熱資源,最大程度發揮品種的生產潛力。而在華北中部地區,基本上是小麥與玉米一年兩熟,且隨著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推廣,小麥收後貼茬播種玉米正成為主導形式,種植生育期偏晚的品種不僅玉米難以成熟,影響其產量與品質,對下茬作物也有較大影響,而生育期太早也不利於充分利用資源。一般來說,生育期90~110天為宜。

    (4)注意雜交種的純度:純度是影響產量的一個重要因素,機械混雜及制種過程中隔離條件不好,外部花粉混入時,均會使純度降低。特別是去雄不及時,會產生大量自交種子,這些種子長出的植株(實質是自交系)生長勢弱,難以與雜交種子競爭,常會不結實。據報道:純度每下降1%,將減產16.65千克/畝。在購買種子時,應注意種子生產單位的信譽。

    另外,對種子的抗倒能力、品種的適合性都應加以考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蛋幹怎麼蒸才能又嫩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