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原始社會真的如同教科書上所說的實行絕對的平均主義嗎?
7
回覆列表
  • 1 # 納智慧

    實行低階的平均分配,食物不充足,有詩為證:原始社會真是好,人人觀著屁古跑。樹上地下任你稿,也無jc來打擾。

  • 2 # 執筆灬寫史

    許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原始社會是一個條件艱苦但很美好的社會,它和共產主義社會最大的區別僅僅表現在生產力之上,在原始社會,一切產品都是平均分配的,沒有剝削和壓迫,人們團結友愛和諧相處共同推進部落發展,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副藍圖啊!

    對於這樣的大同社會,孔子也曾做過理論上的描述: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為大同。”

    在孔子之後,更有不少能人志士對於大同社會進行了“殊途同歸”的描述,到了馬克思主義逐漸普及的近代,“原始社會實行平均分配”這一說法更是被寫在教科書當中,於是幾乎所有人都將它當成理所應當的真理,可真相就一定是教科書所描述的那樣嗎?

    探查真相

    經過多方尋找資料再結合自己的思考,我認為“原始社會實行平均分配”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跟的,以下是我的分析:

    第一、生活資料是不可能平均分配的。

    就拿食物來說。眾所周知,原始社會幾乎每一個公社都是由不同的人組成的,有男人女人、有老人小孩、有高個矮個之分,個體之間的差異導致每個人對於食物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那我們假這個部落有100人,合眾人之力每天能夠生產200公斤的食物,而這200公斤恰好是所有人對於食物需求的總和。

    那麼倘若這時候我們實行平均分配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很顯然,那些食量較小的人得到了超出自己需求水平的食物,如果不進行再分配,那麼就會出現浪費的現象,而那些食量較大之人則要忍受飢餓的折磨,長此以往,試問這樣的原始公社還能維繫下去嗎?

    那些食量較大之人往往是身強體壯外出狩獵的年輕人,對他們來說付出了努力卻得不到滿意的收穫,連自己最基本的飽食問題都無法解決,那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在這個公社待下去?由此可見食物的供給應遵循“按需分配”而非“平均分配”的原則。

    同樣的,其他如衣服這類的生活資料也是應當遵循按需分配的原則,具體原因和上述食物按需分配的原因相同,在這裡我就不再加以贅述了。

    第二、生產資料是不可能平均分配的

    在原始社會,不僅是生活資料,就連生產資料也是不可能實行平均分配的。何出此言?我們都知道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水平低下,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每個公社自然而然地會充分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事物來進行生產。

    假如實行平均分配,那麼每個人都會分得同樣多的生產工具,如弓箭、標槍等,可是每個人的戰鬥力都有所不同,我們如何指望一些老弱婦孺能夠打到足夠的獵物?假如不能,那佔用這些生產工具不是浪費嗎?所以於情於理,生產資料都不可能是平均分配的,而應該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分配。

    舉個例子。假設王富貴穿越到了原始社會的一個公社當中,按照平均分配的說法他應該分得一份生產工具,但是由於傳統手藝的丟失王富貴並不知道如何進行生產活動,這時候他佔著生產工具不是浪費資源嘛?再加上如果平均分配食物,他什麼事都不做就能吃到同樣多的糧食,試問公社中的其他人又會怎麼想呢?這樣的公社恐怕在向更高階段發展之前就會分崩離析了吧?

    第三、有關平均分配的史料說服力不足

    當然,平均分配這一說法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相關專家學者解讀史料才得出的結論,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所謂的史料。

    前蘇聯經濟研究所編寫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現代人給當時仍然處於原始公社時期的火地島人送了一塊麻布,火地島人受到麻布將他們分成完全相等的若干分以便每個人都能得到同樣的一份,於是有些人就把這件事情當做原始社會時期實行平均分配的重要證據。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明白,這裡的麻布是外來物品而非他們公社自身所生產的勞動產品,他們如此處理禮品只不過體現出原始公社公平的一面,但是將此強行和平均分配畫上等號未免有些太牽強,因為當未涉及真正生存問題的時候,一切的說法做法又有幾分說服力呢?

    還有一些學者將“共飢共食”當作原始社會時期平均分配的生動體現,為此他們還舉出了愛斯基摩人的例子:“生活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他們是這樣分配食物的,一群人圍坐著一大塊肉,從第一個人開始割下一塊能夠入嘴的肉,然後把肉交給第二個人,如此迴圈往復直到肉全部分完。喝湯也是如此,每個人輪流喝一口直至喝完。”

    但是我們要明白,每個人的口腔容量和胃容量都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如何保證他們吃的每塊肉、喝的每口湯都是完全相同的呢?況且倘若中途有人先吃飽了為了公平我們難道還要逼迫他們繼續進食嗎?很顯然,將“共飢共食”的做法理解為平均分配無疑是牽強附會。

    關於原始社會產品的分配,馬克思曾說過:“在生活資料由社員共同生活和共同分配的原始社會里,共同的產品直接滿足於每個社員、每個生產者的社會需要。”這裡的共同分配並沒有確切地指向平均分配所謂的平均分配不過是後人的過度解讀罷了……

    總而言之,經過分析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原始社會佔據主導地位的分配製度是按需分配,或許也曾有過部分的平均分配,如禮品的分配,但是將平均分配當作那一時期神聖的、唯一的分配方式,這是不符合事實的……

  • 3 # 阿倍season

    肯定不是。原始人也有優先觀,只是因為不足而差距小而已。要不也不存在什麼部落民拿出最肥美的油脂獻給尊貴的客人這種事情了。

  • 4 # 納智慧

    實行低階的平均分配,食物不充足,有詩為證:原始社會真是好,人人觀著屁古跑。樹上地下任你稿,也無jc來打擾。

  • 5 # 執筆灬寫史

    許多年來,人們一直認為原始社會是一個條件艱苦但很美好的社會,它和共產主義社會最大的區別僅僅表現在生產力之上,在原始社會,一切產品都是平均分配的,沒有剝削和壓迫,人們團結友愛和諧相處共同推進部落發展,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副藍圖啊!

    對於這樣的大同社會,孔子也曾做過理論上的描述:

    “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為大同。”

    在孔子之後,更有不少能人志士對於大同社會進行了“殊途同歸”的描述,到了馬克思主義逐漸普及的近代,“原始社會實行平均分配”這一說法更是被寫在教科書當中,於是幾乎所有人都將它當成理所應當的真理,可真相就一定是教科書所描述的那樣嗎?

    探查真相

    經過多方尋找資料再結合自己的思考,我認為“原始社會實行平均分配”這一說法是站不住腳跟的,以下是我的分析:

    第一、生活資料是不可能平均分配的。

    就拿食物來說。眾所周知,原始社會幾乎每一個公社都是由不同的人組成的,有男人女人、有老人小孩、有高個矮個之分,個體之間的差異導致每個人對於食物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那我們假這個部落有100人,合眾人之力每天能夠生產200公斤的食物,而這200公斤恰好是所有人對於食物需求的總和。

    那麼倘若這時候我們實行平均分配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很顯然,那些食量較小的人得到了超出自己需求水平的食物,如果不進行再分配,那麼就會出現浪費的現象,而那些食量較大之人則要忍受飢餓的折磨,長此以往,試問這樣的原始公社還能維繫下去嗎?

    那些食量較大之人往往是身強體壯外出狩獵的年輕人,對他們來說付出了努力卻得不到滿意的收穫,連自己最基本的飽食問題都無法解決,那他們還有什麼理由在這個公社待下去?由此可見食物的供給應遵循“按需分配”而非“平均分配”的原則。

    同樣的,其他如衣服這類的生活資料也是應當遵循按需分配的原則,具體原因和上述食物按需分配的原因相同,在這裡我就不再加以贅述了。

    第二、生產資料是不可能平均分配的

    在原始社會,不僅是生活資料,就連生產資料也是不可能實行平均分配的。何出此言?我們都知道原始社會時期生產力水平低下,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每個公社自然而然地會充分利用一切能夠利用的事物來進行生產。

    假如實行平均分配,那麼每個人都會分得同樣多的生產工具,如弓箭、標槍等,可是每個人的戰鬥力都有所不同,我們如何指望一些老弱婦孺能夠打到足夠的獵物?假如不能,那佔用這些生產工具不是浪費嗎?所以於情於理,生產資料都不可能是平均分配的,而應該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分配。

    舉個例子。假設王富貴穿越到了原始社會的一個公社當中,按照平均分配的說法他應該分得一份生產工具,但是由於傳統手藝的丟失王富貴並不知道如何進行生產活動,這時候他佔著生產工具不是浪費資源嘛?再加上如果平均分配食物,他什麼事都不做就能吃到同樣多的糧食,試問公社中的其他人又會怎麼想呢?這樣的公社恐怕在向更高階段發展之前就會分崩離析了吧?

    第三、有關平均分配的史料說服力不足

    當然,平均分配這一說法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相關專家學者解讀史料才得出的結論,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所謂的史料。

    前蘇聯經濟研究所編寫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現代人給當時仍然處於原始公社時期的火地島人送了一塊麻布,火地島人受到麻布將他們分成完全相等的若干分以便每個人都能得到同樣的一份,於是有些人就把這件事情當做原始社會時期實行平均分配的重要證據。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明白,這裡的麻布是外來物品而非他們公社自身所生產的勞動產品,他們如此處理禮品只不過體現出原始公社公平的一面,但是將此強行和平均分配畫上等號未免有些太牽強,因為當未涉及真正生存問題的時候,一切的說法做法又有幾分說服力呢?

    還有一些學者將“共飢共食”當作原始社會時期平均分配的生動體現,為此他們還舉出了愛斯基摩人的例子:“生活在北極的愛斯基摩人他們是這樣分配食物的,一群人圍坐著一大塊肉,從第一個人開始割下一塊能夠入嘴的肉,然後把肉交給第二個人,如此迴圈往復直到肉全部分完。喝湯也是如此,每個人輪流喝一口直至喝完。”

    但是我們要明白,每個人的口腔容量和胃容量都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如何保證他們吃的每塊肉、喝的每口湯都是完全相同的呢?況且倘若中途有人先吃飽了為了公平我們難道還要逼迫他們繼續進食嗎?很顯然,將“共飢共食”的做法理解為平均分配無疑是牽強附會。

    關於原始社會產品的分配,馬克思曾說過:“在生活資料由社員共同生活和共同分配的原始社會里,共同的產品直接滿足於每個社員、每個生產者的社會需要。”這裡的共同分配並沒有確切地指向平均分配所謂的平均分配不過是後人的過度解讀罷了……

    總而言之,經過分析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原始社會佔據主導地位的分配製度是按需分配,或許也曾有過部分的平均分配,如禮品的分配,但是將平均分配當作那一時期神聖的、唯一的分配方式,這是不符合事實的……

  • 6 # 阿倍season

    肯定不是。原始人也有優先觀,只是因為不足而差距小而已。要不也不存在什麼部落民拿出最肥美的油脂獻給尊貴的客人這種事情了。

  • 7 # 三個宇宙同一個靈魂

    原始社會不是平均分配製度,教科書成了教條。教科書也是人編輯的,代表一種價值判斷,並非歷史事實的記錄,出現脫離實際的偏差在所難免。

    原始社會沒有文字考證,這些方法形態的問題很難利用考古來證實。

    一、原始人的分配以生理需要為基礎

    所謂的平均分配,是脫離實際的毫無依據的想入非非,成年人,未成年人,老人,男女,食量不同,如何平均分配?飯量小的人吃不完剩下,飯量大的的人捱餓,原始人會這麼折騰嗎?看看群狼、群獅的分配就一目瞭然了,根據自己的生理特徵,吃飽為止,自然而然,沒有人願意捱餓,也沒有人願意撐得受不了;何況當時是原始人群,根本不存在家庭,也沒有隱私的地方,食物放哪裡?私有制思想判斷私有財產產生之前的分配製度,不可笑嗎?

    當時,男性青壯年負責圍獵,女性負責採集種子、果實,生火做飯,老人照看孩子,這是當時的生產、生活結構,不像野獸沒有統一的生產生活結構,沒有分工,吃完、喝完、用完。

    獵物相對豐富,天氣溫暖時期,一切按部就班進行,到了冬季,或洪水氾濫時期,才能顯示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平時照顧的是勞動力的生理需要,吃飽喝足,可以完成最大索取,艱難時期,生產停止,就要照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老人的生活,這是系統的整體性調劑,是生產、生活,延續後代的必須,而不是用私有制社會的一個冷冰冰的平均分配,達到個體的要求,而忽視了原始人群的整體,這矛盾重重的判斷,為啥長期以來無人反思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網易163郵箱,126,163net郵箱區別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