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佩翼溪

    康熙晚年,太子在皇四子追繳國庫久銀過程中遇事推諉、賣官封爵,掌管刑部時製造冤獄,和康熙的妃子鄭春華私通,被康熙發現,康熙對太子徹底失望。此時皇十四子為徹底扳倒太子,偽造太子的手諭進行叛亂,康熙藉機廢掉太子,罷為庶人,永遠圈禁。但精明的康熙在發現真相後對皇十四子的為人也畫了問號。同時皇十三子胤祥做事容易意氣用事,也被康熙圈禁,留作後用。太子之位已成空缺,儲君成為朝野關注熱點。號稱“八賢王”的皇八子胤祀派人到處拉選票卻弄巧成拙,這時選擇皇四子作為儲君的想法已經在康熙的心中萌芽,但他認為還須繼續觀察,人未看準,時機未到,過早揭鍋可能會激起內亂,康熙不怕銀子要不回來,最怕的是各皇子爭皇位自相殘殺!

  • 2 # 躲進小樓成壹統

    1.君臣相軋;

    2.皇室戰爭;

    3.部分人煽動百姓起義,統治根基被撼動;

    4.錢收不回來,自個兒被氣死。

  • 3 # 懶的漢

    最擔心的是有這麼幾點。

    一,擔心官員人心惶惶,不專心辦公務。

    二,擔心追的太急,眾官員對皇家心生怨恨。

    三,擔心辦事的皇子辦事不利,引發眾怒,那樣不如不辦。

    四,最擔心的還是官銀追繳不利,無法應付當前緊張的局面。

  • 4 # 不啟不發

    康熙皇帝最擔心的,一是國家財政破產。二是在追繳過程中,出現強行攤派等於民有害之事。三是擔心追繳時間過長。

    第一、國庫裡不能沒有錢。作為一個皇帝,國庫裡面沒有錢,是什麼心情呢?按理說,天下大定,臺灣、沙俄都已經安定了,噶爾丹汗被打敗後自殺了,但是西北其實還有幾隻比較大的勢力如準噶爾和和碩特部。所以國家在西北方向,隨時可能用兵。所以這時候,沒有錢,軍隊就難以維持進攻態勢,大清朝就有危險。

    第二、大清國官員腐敗,草菅人命。官員借國庫的錢,按鄔思道先生的話說,分成三種情況。第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這些人的薪俸不高,為了維持朝廷大員的體面,不得已向國庫借錢。第二種,名為借錢,實際上卻打著侵吞國庫銀子的主意,這一類人雖然不多,但借款金額巨大,基本上都在幾十萬兩以上,而且這一類人都是對朝廷有功勞的,特別難纏。第三種,就是跟風借錢的,他們不是沒錢,只是看到別人都借錢,他們不想受到眾人的排擠,所以他們也借,看到別人不還錢,他們也索性不還。

    除了第一種人,像魏東亭那樣的圓熟之官,他們借錢,純粹就是沒把這當回事。覺得這錢都用在朝廷和皇上身上了,還什麼還。第二種人和第三種人,都是沒把別人當回事的人。所以皇上不催,他們是絕對不會還的。天下大事,與本官何干?所以皇上催他們,他們就要從老百姓身上打主意。做官難能一個“清”字,因為每個人都要經受誘惑。反過來,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途。在康熙平定天下後,發展經濟需要的是能員幹吏,他們每天打交道的就是銀子。就比如說發展商業,既然要把地方商業發展起來,就不可能不涉及到土地和資源。而這都掌控在官員的手中,於是就有了許多利益上的往來。所以官員難免會貪。

    另一方面,發展經濟需要役使百姓。不管是興水利、架橋樑,還是改變土地用途,都需要牽扯大量的人力。如今突然要還清欠款,那當然要找個由頭來役使百姓,這樣才能從中渾水摸魚,從中漁利。一旦官員為了還錢,開始考慮如何盤剝百姓,就會動搖朝廷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讓他們覺得世道不公。這樣好不好呢?孔子孟子是否定的,本片的主角———雍正皇帝也不會同意。但中國從孔子孟子之後,迄於康熙皇帝止,兩千年來,鮮少有人說不好。畢竟老百姓受壓榨是應該的,官員撈點油水也是應該的。但是近代以來,國外思想家提出,這個剝削人的法子不好。正如孟德斯鳩說:“為了保障權利,維護自由,應該對權力進行必要的限制和制衡。”所以,對百姓的盤剝,是對法律的侵犯,對自由的干涉。正如哈耶克談到:“亞當·斯密的決定性貢獻,是對一個自發生成的秩序做出了說明:如果個人只受恰當的法律規則的約束,這一秩序便會自發的產生。”當政府權力和官員權力擴大後,個人就不僅僅受法律規則的約束了,他們的頭上還要懸掛著官員的意志。這樣一來,自由進行就業、生活、投資的秩序被打破,經濟發展就會受到衝擊,康熙盛世就受到了影響,就難以成為後代的標杆了。

    第三、追繳時間很重要。因為這關係到朝廷的信譽。原因在於,國家平時需要按時支出一些款項,如修堤壩、固邊防、賑饑荒、濟孤寡等等。如果時間拖長了,國家正常的開支受到了影響,就難以取信於民了。但是這一點,相對來說難以理解一些。因為資金週轉這個概念,不是層次比較高的人,往往接觸不到。所以許多官員哭哭涕涕,一起去暢春園向皇上請願,他們心裡想的,是我又不是把錢給貪沒了,其實說白了,還不都用在公家身上了。就像紅樓夢裡面,說到賈府為了元春省親,耗費許多銀兩乃至入不敷出、府敝人休一樣。所以他們覺得,催自己還債,是在要自己的老命,打自己的老臉。而皇上看到自己的親朋故舊都出來反對了,也就知道這個政策是推行不下去了。並不是說盡快還錢不對,而是這些老部下的思想太陳舊,已經沒法做通工作了。大凡國家政事,內閣和翰林院出了詔書,主要的推行就要靠各部、各省督撫的執行能力了。如果思想做不通,所有政策只是徒有其表,難以成功。由此可以看出追繳欠款這件事情的難度。正如俗話說的好,你向我借錢的時候我二話沒說,我讓你還錢的時候你卻有千言萬語。

    參考引用:[1]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著,馮克利譯:哈耶克思想精粹《什麼是自由主義》

    [2]小雨論古今:《雍正王朝》四爺追繳國庫欠款失敗 康熙說了11個字 這才是用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媒體應該是正義與真理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