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垃圾分類把上海人逼瘋之後,全國掀起一股“研究垃圾”的熱潮,一些權威媒體更是給出發達國家的垃圾狀況,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作為科技最發達國家,美國竟然被俄國媒體、英國BBC、英智庫等機構,聯合評為“垃圾之王”,媒體披露出的資料,非常讓人震驚:美華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4%,卻製造出全球12%的垃圾,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最大的垃圾製造國,而他們的垃圾回收率卻只有35%,全面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紐約城市一處垃圾站,每天會收到800噸垃圾,相當於100頭成年大象的總重量,按照35%的回收率,每天就有500噸以上的垃圾無法處理。面對如此大重量、不可回收垃圾,美華人也懶得分類,他們只是將其打包運輸到發展中國家,簡單又粗暴。
作為美國大哥的小迷弟,日本有很多事情都follow美國,但唯獨“垃圾處理”讓大哥特別臊得慌,日本市民都“熱愛”垃圾分類和回收,出門上街都要隨身攜帶垃圾袋,以至於,日本的街道上都沒有垃圾,也沒有垃圾桶,最誇張的地區連塵土都很少,同樣是發達國家,美國和日本處理垃圾卻有著天壤之別,背後牽扯到國家資源、文化和民族性。
物質優渥,美國為什麼會成為垃圾之王?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第一經濟強國,也是其他各種第一強國,相信很多人都記得2008年美國鬧金融危機,搞得全世界都經濟低迷,這是因為他們不消費,全世界的工廠都沒有訂單,另一種表述則是:美華人享受著全球最優渥的物質條件,同時,也製造出全球最多最全的垃圾。相關資料顯示,全球每生產出100件電子產品,就會有17件被送到美國,他們更換手機或者其他電子產品的頻率領先全球,這就是為什麼iPhone最重要的消費市場,始終是美國,而非中國和印度。事實上,美華人擁有電子產品的指標,並非“數量”,而是“重量”,比如NBA球星拜納姆是一位發燒友,擁有80公斤的電子產品,而土鱉杜蘭特只有30公斤,這意味著,美國的電子垃圾會遠超過其他國家。
此外,美國也是最大的汽車消費國家,普通市民僅僅花費2~3月的工資,就能買到一部車子,換車頻率非常高,他們每年要扔掉1000萬輛汽車、1億多輪胎,至於說,每天被扔掉的電冰箱、洗衣機、紙張、易拉罐等小型垃圾,更是無法完全統計,總之兩字:很多、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源”更加不勝列舉,市民到超市買東西,營業員會給一疊塑膠袋,華人用紙,是撕一張擦手,或者直接甩幹,而美華人乾脆繞幾圈來擦手…
平心而論,按照美國的科技實力,他們絕對有能力研發出最先進的垃圾回收系統,但真正的事實是,他們沒有對此投入太多,這是因為過去二十年,美國都在大批次的“出口垃圾”,業內人士稱之為:跨國汙染行業轉移。大概是因製造的垃圾太多,美國不得不大面積移轉“垃圾源”,如電子加工業,會產生包裝紙、施工廢料、製程垃圾等等,所以,他們是絕不會把iPhone的生產基地移回美國的;針對國內已經產生的垃圾,美國想出來的辦法是“出口”發展中國家,而且價格不菲,可以賣到每噸1000元,而發展中國家的非法商人,雖然能從“美國垃圾”中分揀出金屬、塑膠、電子元件等有價值的材料,但剩餘無價值的部分常常被胡亂扔掉,造成大量的環境汙染,危害甚至延續上百年。
好在,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覺醒,中國、菲律賓等國家,都制定出非常嚴苛的海關標準,禁止進口洋垃圾,有些條例之嚴,甚至會搞得連正常維修的電子產品都被拒之國門外。這些政策使得長期怠惰於“處理垃圾”的美國慌了神,憑他們現在的產業鏈體系,處理垃圾的成本是每噸2500元,如果全球都開始抵制“洋垃圾”,美國要麼下狠心升級自己的垃圾處理體系,要麼調整生產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垃圾源”,最起碼,也要認真學習一下自己的好朋友日本,把垃圾處理當成一件特嚴肅的事兒。
日本零垃圾,那些只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相比於美國優渥的物質條件,日本是一個資源非常匱乏的國家,而且華人有著嚴格的自律精神,他們去逛超市都使用環保的布袋,不會暴飲暴食地消耗快餐盒,去過日本的人都知道,除了專業的相撲運動員之外,普通的市民中很少有大胖子,正是基於這些因素,日本的垃圾從來都不是垃圾,而只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都說垃圾分類的政策把上海人逼瘋了,但顯然,日本的垃圾分類更加的嚴苛,瞬間可以讓上海人“腦血栓”。日本垃圾最大的分類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資源類、粗大類,有害類等等,幾個大類下面又有上千的小類,如此精細的分類大大降低了垃圾回收的成本。此外,整個民族都有很強的資源意識,非常配合垃圾的回收,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日本的法律不但要求垃圾要有精細的分類,還會要求市民處理垃圾的時效性,在傾倒時間、傾倒次數、傾倒方法都有著專業而詳細的規定,如規定可燃燒垃圾要在8點30前收集完畢,需要使用市場上統一出售的垃圾分類袋,會要求帶有液體的垃圾,包括啤酒瓶、酸奶盒等等,必須要把裡面的液體空乾淨,才能處理,而一些剃鬚刀片類的垃圾,要包裹起來且要備註“危險”二字,如此詳細的規定使得日本的垃圾場非常乾淨、整潔,相比之下,其他國家的垃圾場,因液體變質、夾雜著各種殘羹冷炙,散發出一陣陣的惡臭。
顯然,筆者不能表達出對日本民族的熱愛,但不得不地說,這個民族之於全世界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那種滲入骨髓的工匠精神,把垃圾分類、垃圾處理等工作變得整潔有藝術性,而他們嚴格而自律的生活態度,又大大降低了垃圾產生的源頭,總之,見賢思齊焉,中國出臺垃圾分類政策,短期內會給市民帶來一些“不方便”,但長期卻是莫大利好。
自從垃圾分類把上海人逼瘋之後,全國掀起一股“研究垃圾”的熱潮,一些權威媒體更是給出發達國家的垃圾狀況,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作為科技最發達國家,美國竟然被俄國媒體、英國BBC、英智庫等機構,聯合評為“垃圾之王”,媒體披露出的資料,非常讓人震驚:美華人口僅佔全球人口的4%,卻製造出全球12%的垃圾,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最大的垃圾製造國,而他們的垃圾回收率卻只有35%,全面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紐約城市一處垃圾站,每天會收到800噸垃圾,相當於100頭成年大象的總重量,按照35%的回收率,每天就有500噸以上的垃圾無法處理。面對如此大重量、不可回收垃圾,美華人也懶得分類,他們只是將其打包運輸到發展中國家,簡單又粗暴。
作為美國大哥的小迷弟,日本有很多事情都follow美國,但唯獨“垃圾處理”讓大哥特別臊得慌,日本市民都“熱愛”垃圾分類和回收,出門上街都要隨身攜帶垃圾袋,以至於,日本的街道上都沒有垃圾,也沒有垃圾桶,最誇張的地區連塵土都很少,同樣是發達國家,美國和日本處理垃圾卻有著天壤之別,背後牽扯到國家資源、文化和民族性。
物質優渥,美國為什麼會成為垃圾之王?
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第一經濟強國,也是其他各種第一強國,相信很多人都記得2008年美國鬧金融危機,搞得全世界都經濟低迷,這是因為他們不消費,全世界的工廠都沒有訂單,另一種表述則是:美華人享受著全球最優渥的物質條件,同時,也製造出全球最多最全的垃圾。相關資料顯示,全球每生產出100件電子產品,就會有17件被送到美國,他們更換手機或者其他電子產品的頻率領先全球,這就是為什麼iPhone最重要的消費市場,始終是美國,而非中國和印度。事實上,美華人擁有電子產品的指標,並非“數量”,而是“重量”,比如NBA球星拜納姆是一位發燒友,擁有80公斤的電子產品,而土鱉杜蘭特只有30公斤,這意味著,美國的電子垃圾會遠超過其他國家。
此外,美國也是最大的汽車消費國家,普通市民僅僅花費2~3月的工資,就能買到一部車子,換車頻率非常高,他們每年要扔掉1000萬輛汽車、1億多輪胎,至於說,每天被扔掉的電冰箱、洗衣機、紙張、易拉罐等小型垃圾,更是無法完全統計,總之兩字:很多、很多…日常生活中的“垃圾源”更加不勝列舉,市民到超市買東西,營業員會給一疊塑膠袋,華人用紙,是撕一張擦手,或者直接甩幹,而美華人乾脆繞幾圈來擦手…
平心而論,按照美國的科技實力,他們絕對有能力研發出最先進的垃圾回收系統,但真正的事實是,他們沒有對此投入太多,這是因為過去二十年,美國都在大批次的“出口垃圾”,業內人士稱之為:跨國汙染行業轉移。大概是因製造的垃圾太多,美國不得不大面積移轉“垃圾源”,如電子加工業,會產生包裝紙、施工廢料、製程垃圾等等,所以,他們是絕不會把iPhone的生產基地移回美國的;針對國內已經產生的垃圾,美國想出來的辦法是“出口”發展中國家,而且價格不菲,可以賣到每噸1000元,而發展中國家的非法商人,雖然能從“美國垃圾”中分揀出金屬、塑膠、電子元件等有價值的材料,但剩餘無價值的部分常常被胡亂扔掉,造成大量的環境汙染,危害甚至延續上百年。
好在,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覺醒,中國、菲律賓等國家,都制定出非常嚴苛的海關標準,禁止進口洋垃圾,有些條例之嚴,甚至會搞得連正常維修的電子產品都被拒之國門外。這些政策使得長期怠惰於“處理垃圾”的美國慌了神,憑他們現在的產業鏈體系,處理垃圾的成本是每噸2500元,如果全球都開始抵制“洋垃圾”,美國要麼下狠心升級自己的垃圾處理體系,要麼調整生產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垃圾源”,最起碼,也要認真學習一下自己的好朋友日本,把垃圾處理當成一件特嚴肅的事兒。
日本零垃圾,那些只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相比於美國優渥的物質條件,日本是一個資源非常匱乏的國家,而且華人有著嚴格的自律精神,他們去逛超市都使用環保的布袋,不會暴飲暴食地消耗快餐盒,去過日本的人都知道,除了專業的相撲運動員之外,普通的市民中很少有大胖子,正是基於這些因素,日本的垃圾從來都不是垃圾,而只是放錯位置的資源。
都說垃圾分類的政策把上海人逼瘋了,但顯然,日本的垃圾分類更加的嚴苛,瞬間可以讓上海人“腦血栓”。日本垃圾最大的分類有可燃物、不可燃物、資源類、粗大類,有害類等等,幾個大類下面又有上千的小類,如此精細的分類大大降低了垃圾回收的成本。此外,整個民族都有很強的資源意識,非常配合垃圾的回收,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日本的法律不但要求垃圾要有精細的分類,還會要求市民處理垃圾的時效性,在傾倒時間、傾倒次數、傾倒方法都有著專業而詳細的規定,如規定可燃燒垃圾要在8點30前收集完畢,需要使用市場上統一出售的垃圾分類袋,會要求帶有液體的垃圾,包括啤酒瓶、酸奶盒等等,必須要把裡面的液體空乾淨,才能處理,而一些剃鬚刀片類的垃圾,要包裹起來且要備註“危險”二字,如此詳細的規定使得日本的垃圾場非常乾淨、整潔,相比之下,其他國家的垃圾場,因液體變質、夾雜著各種殘羹冷炙,散發出一陣陣的惡臭。
顯然,筆者不能表達出對日本民族的熱愛,但不得不地說,這個民族之於全世界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那種滲入骨髓的工匠精神,把垃圾分類、垃圾處理等工作變得整潔有藝術性,而他們嚴格而自律的生活態度,又大大降低了垃圾產生的源頭,總之,見賢思齊焉,中國出臺垃圾分類政策,短期內會給市民帶來一些“不方便”,但長期卻是莫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