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E.Goldstein在低壓放電實驗中觀察到正電荷粒子,隨後W.Wein發現正電荷粒子束在磁場中發生偏轉,這些觀察結果為質譜的誕生提供了準備。
1912年,英國物理學家約瑟夫·約翰·湯姆遜研製出一臺簡易質譜儀,為後來質譜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17年,電噴霧物理現象被發現(一個偉大的發現,可是並非為了在質譜神器上使用)。
1918年,Dempster 180°磁扇面方向聚焦質譜儀。
1919年,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頓研製出第一臺精密精質譜儀,測定50多種同位素,製作第一張同位素表。
1935年,馬陶赫(Marttauch)和赫佐格(R.Herzog)根據他們的雙聚焦理論,研製出雙聚焦質譜儀。
1940年,尼爾(Nier)設計出單聚焦磁質譜儀,又於1960年設計並製成了一臺小型的雙聚焦質譜儀。
1942年,第一臺商品質譜儀。
1953年,由鮑爾(Paul)和斯坦威德爾(Steinwedel)提出四極濾質器;同年,由威雷(Wiley)和麥克勞倫斯(Mclarens)設計出飛行時間質譜儀原型。
1955年,Wiley &Mclarens 飛行時間質譜儀。
1960"s,開發GC/MS。
1974年,迴旋共振質譜儀。
1979年,傳送帶式LC/MS介面成為商業產品。
1982年,離子束LC/MS接口出現。
1984年,John Fenn發明一種軟電離離子源,即電噴霧電離源(ESI),大力促進了質譜技術在大分子分析領域,特別是生物大分子領域的應用。
1988年,電噴霧質譜儀首次應用於蛋白質分析。
1989年,Hens G. Dohmelt和 W. Paul,因離子阱(Iontrap)的應用獲諾貝爾物理獎。
1990年,Katta and Chait 電噴霧電離質譜觀察蛋白質構象改變。
1993年,商品電噴霧質譜儀。
1995年,付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儀(與ESI和MALDI聯用)。
1998年,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儀(DelayExtract, Reflectron技術)。
2002年,J. B. Penn 和田中耕一因電噴霧電離(electronspray ionization, ESI)質譜和基質輔助鐳射解吸電離(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LDI)質譜獲諾貝爾化學獎。
2014年,Mr.ienore釋出了一種反衝質譜儀的構想。
19世紀末,E.Goldstein在低壓放電實驗中觀察到正電荷粒子,隨後W.Wein發現正電荷粒子束在磁場中發生偏轉,這些觀察結果為質譜的誕生提供了準備。
1912年,英國物理學家約瑟夫·約翰·湯姆遜研製出一臺簡易質譜儀,為後來質譜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17年,電噴霧物理現象被發現(一個偉大的發現,可是並非為了在質譜神器上使用)。
1918年,Dempster 180°磁扇面方向聚焦質譜儀。
1919年,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頓研製出第一臺精密精質譜儀,測定50多種同位素,製作第一張同位素表。
1935年,馬陶赫(Marttauch)和赫佐格(R.Herzog)根據他們的雙聚焦理論,研製出雙聚焦質譜儀。
1940年,尼爾(Nier)設計出單聚焦磁質譜儀,又於1960年設計並製成了一臺小型的雙聚焦質譜儀。
1942年,第一臺商品質譜儀。
1953年,由鮑爾(Paul)和斯坦威德爾(Steinwedel)提出四極濾質器;同年,由威雷(Wiley)和麥克勞倫斯(Mclarens)設計出飛行時間質譜儀原型。
1955年,Wiley &Mclarens 飛行時間質譜儀。
1960"s,開發GC/MS。
1974年,迴旋共振質譜儀。
1979年,傳送帶式LC/MS介面成為商業產品。
1982年,離子束LC/MS接口出現。
1984年,John Fenn發明一種軟電離離子源,即電噴霧電離源(ESI),大力促進了質譜技術在大分子分析領域,特別是生物大分子領域的應用。
1988年,電噴霧質譜儀首次應用於蛋白質分析。
1989年,Hens G. Dohmelt和 W. Paul,因離子阱(Iontrap)的應用獲諾貝爾物理獎。
1990年,Katta and Chait 電噴霧電離質譜觀察蛋白質構象改變。
1993年,商品電噴霧質譜儀。
1995年,付立葉變換離子迴旋共振質譜儀(與ESI和MALDI聯用)。
1998年,高分辨飛行時間質譜儀(DelayExtract, Reflectron技術)。
2002年,J. B. Penn 和田中耕一因電噴霧電離(electronspray ionization, ESI)質譜和基質輔助鐳射解吸電離(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MALDI)質譜獲諾貝爾化學獎。
2014年,Mr.ienore釋出了一種反衝質譜儀的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