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子說:“智者不言,言者不知”,那為何老子還有五千言的《道德經》呢?
10
回覆列表
  • 1 # 菜根漫譚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老子的一句名言。這句話的意思是:有智慧的人,從不誇誇其談;誇誇其談的人,大多沒有智慧。 如果推而廣之,老子提倡“知者不言”還有以下幾層意思:

    一是智者從不亂講話。“知”即“智”,知者即智者。古往今來,有智慧的人從不隨便說話,而信口開河、亂髮議論的人也不是明智之人。

    二是不說話的知者才是真知,是大智若愚;而多說話的不知者卻是無知,是大愚若智。

    三是有些事情只可意會難以言傳。不說,可以給人頭腦想象的空間,思維馳騁的天地;說了,反而直白外露,失去了意蘊內涵。“此時無聲勝有聲”、“於無聲處聽驚雷”,指的就是這種情形。四是很多事情知道了不一定非得說出來,正所謂看破不說破,明白裝糊塗,茶壺裡煮餃子心裡有數。常言道:口舌是把殺人刀。有些事情說了不如不說,不說還好,說了可能會引起不良後果,甚至會造成災難禍殃。

    五是行教重於言教。老子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意思是聖人用無為的方式來處理事情,不用說話,只用行動就可以施行教化啦。

  • 2 # 洛書圖解周易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老子對《周易·同人》的領悟,不追根溯源難以達其真意。

    《道德經》五十六章: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先明悟《天火同人》:

    火為質變分化——為不同的民族教派,故《象》曰:君子以類族辨物。

    天為旋轉攪拌——為君王致中和、求大同。故《彖》曰: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

    同人於野:野是曠野——無邊界、普天下;同人於野就是求同而能存異(利涉大川),獨立而不孤立(利君子貞)。

    同人卦講的是民族與宗教的同化問題:

    再對比理解《道德經》五十六章

    塞其兌:兌是傳播,塞是阻礙;不可放任不管,姑息養奸(不可得而疏)

    閉其門:對應同人九四,乘其墉——王權必須凌駕於教宗之上,不可與虎謀皮(不可得而利)。

    三變是巽風上爻(艮山)轉陰。山為壁壘,為特色,為標誌,轉陰是突破其壁壘,弱化其特色,抹平其標誌;教化他、同化他,不戰而屈人,故曰乘其墉,弗克攻,吉。

    解其紛:調和民族宗教衝突(巽風為沖和),不可養虎為患(不可得而害)

    挫其銳:九五為慣性動量,轉陰為山為挫銳。信仰自由,和平共處,防止一家獨大,凌駕於世俗王權(不可得而貴)

    和其光:和光對應同人遊魂為火水未濟,水是先知智者,神聖仙佛;火是信仰分化,文化交流。聖人已杳(知者弗言),王者和衷共濟。

    同其塵:民族矛盾、宗教紛擾,由來已久,求同存異而已。異心者煽動分裂,妄心者假傳聖經(言者弗知)——王者當執易以牧天下,盡人事聽天命;世人當擦亮眼睛,以慎辨物居方,敬鬼神而遠之。

    解紛挫銳和光同塵——同而化之才是王道,這就是同人卦的意義(是謂玄同);不可背道而馳細分民族、強化信仰!

    不可得而親是引導民眾慎入,不可得而賤是趨利避害取其長化為己用,讓信仰使人向善發揮正面作用。

    君子明瞭了親疏貴賤利害關係,則為能通天下之志,可為王者治國(故為天下貴)。

  • 3 # 潛龍初學者

    這是老子一貫的思想。開篇就講:道可道,非恆道,能說出來的就不是恆道了。我們的言語不管如何去描述一個物體、一件事情,都是不可能將之說完整的,因為萬物有你看的見的部分也有看不見的部分,怎麼能說的全面呢?所以老子又講: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人耳可感受的聲音訊率範圍在16~20000Hz之間,超出這個範圍聽不見。人能看到的光波長範圍大約是:400-700nm,超出這個範圍就是紅外線或者紫外線,都是看不見的。道理一樣。

    同理,為什麼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呢?道理是一樣的。因為人的言語無法說的完整,總是站在某一角度或幾個角度來看問題,無法盡善盡美。所以老子倡導“無言之教”、“無為之法”,意思是讓我們遵循萬物自然的規律法則去做就好,勸導我們不要過於迷戀人為之言。比如孔子問禮於老子,老子教導他說:“子所言者,其人與骨,皆已朽矣,獨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淫志,是皆無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

  • 4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要明白《道德經.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 的意思,首先要知其五十六章的無字標題密碼是:七二十四(隨九九乘法表排的),全章都是以此論述的。

    中華文化、龍、應用數學的七午是龍的組成部分:馬首(道首)代表交換、票決等馬跳躍的意思;二醜是龍的組成部分:牛鼻子,代表對方提不同意見;十四是:龍雞手,代表工作等意思的十,制止用龍兔腿,代表法紀規矩的四。

    按此應用數學說操作原則,即這句話的真意:交換、票決的“七”時,不能用法紀規矩約束其無記名無言地反映不同意願,如馬跳躍跨越時不能用馬絆約束。

    知道此意思者,不靠發言反映,靠投幣、票說話,為智者;靠發言提不同意見的"二"者,不知此理,也是無知的。

    所以要“塞其兌",即不言“說”,去言就是塞"兌"…… 。”

    不信你看一下《道德經》的文藝版《紅樓夢》五十六回:“敏探春興利除宿弊”的“大包乾”責任制,就是說這一不完全的市場交換方式。

    詳見拙著《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包括《道德經》譯文)五十六章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極、形意等內家拳有人說是一體的,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