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習茶人73032931
-
2 # 家居小紙條
一般來說,喝普洱的茶友會對茶湯有濃淡、厚薄的描述,也算是行業內的專業術語,薄或稱水味兒,意味茶葉的香醇味弱,厚則是茶湯的質感,有回甘,能生津。
-
3 # 夏有喬木121
先來看兩個詞:“淡而不薄”、“濃而欠厚”。
在日常的品飲中,這是時而能聽到的對茶湯的評價。那麼,當我們在品飲一款茶的時候,又如何去辨別滋味的濃淡、厚薄與茶氣呢?
茶葉滋味的主要成分構成
茶樹品種、生長環境、製作工藝這三個因素,決定了以上物質的多少及比例的不同,因此,才有了六大茶類不同的風格和滋味。
比如,綠茶類如西湖龍井,酚氨比(多酚類物質和氨基酸的比值)低,茶湯就鮮;雲南的古樹茶水溶果膠含量多,茶湯就稠;紅茶或經過渥堆發酵的黑茶,茶多酚大大減少,茶湯澀感就低。
茶湯的濃淡和厚薄是兩個概念
我們來看這樣一句描述“哪怕是到了尾水,感覺淡了,也是淡而不薄,飲之有味”。
茶的滋味識別可以分兩個維度:濃和淡、單薄和厚實。濃和淡是由泡茶時的投茶量及出湯時間決定的,茶葉中的茶多酚和咖啡鹼,構成了茶湯的苦澀感,外在表現即是口腔感受到的所謂濃淡度。茶葉放多了或者浸泡時間久了,苦和澀重一些,味道就濃一些,反之亦然。
滋味厚實的茶,無論泡濃或泡淡,都可以讓你從茶湯中感受到湯水裡有“味”,有“內容”;而滋味單薄的茶,即使滋味濃苦,喝起來濃,但若茶湯含在嘴裡仔細感受,會發現其實有些“寡”的感覺,有的甚至會口腔發緊,如同一層膜粘著你的口腔。
有人做過這樣一個比喻,說滋味厚實的茶,就像家裡自己熬的老湯,滋味豐富,口感飽滿。而滋味單薄的茶,就像街邊快餐店的涮鍋水湯,就算味精雞精加再多也只是味道濃而已。
首先要明確,“茶氣”這個詞,是在任何一本茶學專業書籍上面都找不到的,它更多的是一種感覺的描述,對於它的定義,茶友們的理解也是相當寬泛。
有把人的身體會打嗝、出汗、排氣等定義為茶氣的;有把腦勺發熱,心跳加速,手腳發軟定義為茶氣的;在這個定義下,茶氣足,一般說的是既濃也厚的茶,就是茶多酚、咖啡鹼多;可溶性糖、果膠、氨基酸也不少,各種物質配比合適,口感濃強,滋味豐富,湯感飽滿的茶葉。高酚、高鹼、高溫是具有茶氣的茶的特徵。
通常,我們生活中所說的氣味是用鼻子可以聞到的味道和用舌頭可以嚐到的滋味,在喝茶的體驗中,這是比較容易感知的部分,多數人對茶氣的理解更多也還是圍繞著滋味的濃強以及這些物質對身體的作用來談。
所以一味只以"氣足"為茶好的評價標準不免過於片面。茶湯的濃淡,是很容易辨識出來的,但茶湯的厚薄,則需要靠經驗的積累,長期品飲形成的感官記憶和舌頭的敏感度。
-
4 # 圓圓甜食記
不少剛接觸茶葉的朋友對茶湯的“厚薄”與“濃淡”還不是很瞭解,而且較容易混淆,清楚地分辨這些概念,有利於正確認識茶哦!
茶,厚是指滋味豐富,多種不同的味道和諧配合在一起,給人飽滿厚實的感受;濃是指某種味的強度。茶如不夠濃,可增加投茶量,增加水溫,增加浸泡時間,就可以達到了,但它只是原有的味疊加,即增加其濃度,而不可能增添其他味道。
茶厚,是天賦的,即它原有內含物質豐富,析出豐厚的滋味。有時我們說,這個茶淡,其實是說,這個茶不夠滋味,不夠厚。有誤解者,或有意誤導誤解者,把不厚的茶,沖泡得更濃了。
茶友如果理不清厚與濃的區別,就容易走進誤區。茶湯的“濃淡”和“厚薄”,是有明顯區分的,濃淡不代表茶葉的品質,但是厚薄則直接跟品質掛鉤了。那麼,影響茶湯厚度的因素有哪些呢?一般而言,樹齡越大,生態環境越好,採摘次數越少,茶葉的水溶性果膠含量越高,茶湯濃度就越高。
用玻璃茶器盛茶,輕輕晃動茶湯,便可觀察茶湯的厚薄。醇厚的茶湯觀之品之能感到濃稠的膠質感,飽滿醇香。
茶皂素屬茶葉內含物質,出湯後,湯麵上漂浮的泡沫即為茶皂素,泡沫越細越豐富就說明茶葉的內含物質越豐富。
醇厚的茶湯在滴落時湯感較好,如油一般濃稠。
厚度是最容易和軟度以及苦澀味混雜在一起的,我們常常聽一個人描述他喝到了很厚的茶湯,其實說的是茶喝下去後在口腔中以及舌面上留下的長期不化的澀感。
茶湯的厚度指的是一種結實,飽滿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容易在茶湯流動的時候得到體驗,所以令茶湯在口腔中上下左右的流動會令這種感覺更加清晰。
對於湯感來說,型別的評判很容易,但是程度的評估和記憶則較難,專注而反覆的實踐才會令人最終得到一種客觀的辨識能力。
再說個生活的體驗吧!茶湯厚的茶,喝起來很接近喝米湯的感覺,口腔有粘稠感;茶湯薄的茶,就接近喝開水的感受了,覺得沒什麼東西停留在口腔之中。
不懂新茶何來談老茶,收藏最好從新茶開始,在製程和倉儲都合格的前提下,“厚度”和“耐泡度”標誌著內含物質的豐富程度,這也是陳化和收藏價值的基礎,此特點無法造假但常被忽略。記住,六堡茶看其潛力最重要就是“厚度”和“耐泡度”。
回覆列表
茶的濃,可增加投茶量,增加水溫,增加浸泡時間,即可增加其濃度,是原味的疊加,而茶厚,是指滋味豐富,多種不同的味道和諧配合在一起,給人飽滿厚實的感受;濃是指某種味的強度。
厚與薄、濃與淡是相對的,理解厚與濃,就不難理解薄與淡了。薄,指單薄,寡,單一;淡,指不濃,清淡。薄與淡在實際上不易分清,尤其是對茶認識不很深的人,容易混淆。
如何感知?有工藝對的普洱茶,適當的沖泡,喝一段時間後口感會不知不覺中提升,口感提升到一定程度,然後有人加以引導,可謂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