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疆同心聊歷史
-
2 # 夜已紅樓
一件事的發生,無非有動機,條件,實施難易程度等方面組成,那我們就從這幾點說道說道:
首先是動機:春秋打戰有個有意思的點,就是滅國戰並不多,他們更喜歡威懾,彰顯實力,威懾最好的方式是什麼,當然就是把你都城圍起來,告訴你我隨時可以滅了你。所以看歷史上的齊桓公,晉文公都沒少幹這事,這就是所謂的動機。
其次是條件:春秋時期的中國開發並不像現在,還有很多地方是政府無法統治的,當時的主要地盤在今山東、河南、山西以及河北、陝西的一部分,後來慢慢延伸到安徽、湖北、江蘇等地,而且週一開始分封了130(可考)多個封國,在加上週王室本身的京畿之地,所以說有的小諸侯的土地就少的可憐,壓根就沒幾個城市,那些大諸侯很容易就能去到那些小國的都城。
最後是實施難易程度:圍城圍城,顧名思義要把城圍起來,據中國史綱一書寫到,卿大夫首邑的城照比國都小,有小的至五百丈到一百丈左右見方。與其說是首都,不如說是堡寨,所以圍起來也就不困難了,不然要是像現在城市這種規模,得花多少人才能圍起來。
-
3 # 九龍王龍九
首先春秋時代,中國已經誕生了一批最早的城市通稱為邑,但是當時城市的建設是受到嚴格規定和束縛的,城市(邑)共分為三級,①等是周天子的王都也稱京,如鎬京。②等是諸候的國都,③等是諸候和大夫(貴族)的封地內的小城鎮,被稱為邑。在《左傳》中有記載: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此又在一國中分析言之。就是說有一國宗廟之所在和國君居住的城市稱為都(即王都和國都),其它的小城稱為邑。
同時都與邑的規模是明確有規定的,《禮記·坊記》:“都城不過百雉。” 鄭玄 注:“雉,度名也,高一丈,長三丈。”即諸候的國都的城牆周長最長只有三百丈,城牆高度最高不得超過一丈(一說是城牆高度不得超過18尺)。這就從客觀上限制諸候們國都的城市發展。而諸候國內的諸邑更不許超過這個標準。見《史記·孔子世家》:“臣無藏甲,大夫毋百雉之城。”即大夫們的邑的規模不得超過和與國都齊平。
而一般的邑有多大呢?《左傳》隱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正文》也雲:“天子之城方九里,諸侯禮當降殺,則知公七里,侯伯五里,子男三里”。《逸周書·作雒》也記有:“大縣之城方王城三之一,小縣之城方王城九之一”。即王都面積是方圓九里合今天的10平方公里,諸侯國都是王都面積的三分之一。約3.2——3.3平方公里,大夫的邑面積是王都的九分之一約為1平方公里。一般情況下,大夫的邑城中人口大的只有幾百人,而國都中的人口也就幾千或萬餘人。這種情況下,春秋早期一國之中真正有點規模的城市就只有諸候們的都城。通常是一國的政治,軍事,乃至文化和經濟中心,是戰爭中的最有價值的目標。
在春秋早期和中期,並不是滅國戰為主,而是以降服之戰為主,即強迫敵對國成為霸主們的附庸和同盟,所以軍隊一般不會進攻大夫的邑城,而大夫的邑城也就是有點圍牆的小鎮,通常情況下既不具有軍事價值,也不能阻擋敵方大軍的進攻,所以進攻方的軍隊會直接進攻國都。
不過隨著兼併戰爭的興起,生產力的發展以及人口的增長等多種因素,大量農村人口和流民擁入城市。加上禮崩樂壞,春秋後期及戰國城市的發展都打破了周禮的束縛。著名的孔子“墮三都”事件即墮毀三桓(魯國三大貴族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的私邑事件。三桓的邑城的規模和城牆高度(城牆高超過了18尺)都超出的周禮的規定範圍。而戰國後期的齊國都城臨淄周長到了17公里,面積達60平方公里(早就超過規定了),人口有七萬戶,居民人數超過了30萬。是當時最大最繁華的城市,而因為戰事頻繁,連一般的城邑也築起高牆:如趙國起家的根據地晉陽,趙簡子家臣董安修築晉陽城,周長六里。城牆牆基厚丈餘,高4丈。春秋時期的敵軍直撲國都的情況不再常見,反而出現了許多慘烈的城市攻防戰。
-
4 # 隱龍說史
春秋時代的邦國與軍隊規模,都不足以支撐類似後世的縱深防禦戰術。春秋延續西周的封國形態,雖說是一個國,但其規模有時甚至比後世郡縣帝國的一個縣還要小,以秦朝的角度來看,說是一個邑還比較合理。一些在春秋後期比較大的邦國,比如齊、晉,先期時代也是透過不斷吞併小邦諸侯才形成的。而春秋中前期離西周年代不遠,周室統領下的關東封國體系,各邦諸侯也須嚴格遵守各自等級授予的都城與武裝規模,否則將遭到周室出動大軍的圍剿。
其次,春秋邦國的軍隊徵召方式,再配合嚴格的各自等級的武裝規模,也沒有足夠的財務長期支撐起一支駐守險隘的常備軍。春秋諸侯的武裝力量是分散在其下各個卿大夫的邑中,遇到戰事需要重新徵召組織,然後與敵方約定戰場。若戰事結束則各封君的武裝則需散還各邑,都不會常年集中在一起空耗軍餉。在戰國諸雄建立起強大的財稅汲取體制之前,春秋諸邦的軍隊仍然保持在小規模狀態,所謂千乘萬乘之國,其兵力規模放到戰國時代,都不足以號稱大軍,何況戰役結束後還需要分散到各邑。
強如秦朝,為了供養駐守北疆的常備軍,軍餉花費已經拖垮了財政,反觀春秋諸邦,其沒有能力駐軍鎮守邦國都城以外的地區,也不難理解。
回覆列表
試回答本題:春秋爭霸之戰中,大國的確能夠包圍別國都城,但是卻並不一定都很輕易!之所以會給人留下一國首都會被人輕易包圍的印象,那是因為——凡是能夠包圍別國都城的,都是大國和強國,而被包圍的卻都是小國和弱國。
舉一個例子就可以說明這一點:當晉國強大以後,試圖開疆闢土。於是便盯上了自已周邊的各個小國與弱國。
虞國與虢國是晉國周邊的兩個小國,他們之間訂有攻守同盟,因此晉國一時無法下手吞併他們!
晉獻公來納謀臣之計,離間了虞國和虢國的關係,並在得到了虞國的幫助後,才向虢國發動了攻擊!而當時,虢國的主力部隊正在和犬戎對抗,國內是空虛的!
可即便這樣,強大的晉國也是在先攻克了虢國首都的門戶——下陽以後,才得以進兵包圍首都上陽的。最終還是由於虢國勢力窮盡,無力支援,才會被晉國滅亡的!
這個故事有三個意思:第一,大國要包圍小國的首都,也並不輕易。原因就在於許多小國都依附於其身邊的大國,來保證自已的安全。他們彼此之間是有利益捆綁的,其他大國是不可以輕易觸及的。
第二,大國要吞併自己周邊的小國,也並非易事。就如以晉國之強想要滅掉虞、虢兩國,也得頗費一番心思。
第三,由於小國國力弱小,因此其國家的整體實力之精華,大多都集聚於國都!這樣就形成了國都堅固,而四方薄弱的局面。所以才會出現被大國長驅直入幷包圍的情形。
但是包圍卻並不都等於滅亡——在春秋時代裡:迫使不服從於己的對手,臣服於自己。可是比滅亡或是吞併他們,更容易獲取道德至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