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嗯嗯嗯嗯嗯嗯嗯嗯dhh

    我來給你介紹下二耳其文明特點?:你好!遊牧文明的特點在於動。因為變動性大,不利於手寫文字的產生,文化的積累便主要依靠口耳相傳,無法形成如農耕文明那樣發達的社會文化和制度組織,在話語權上始終無法勝過農耕文明,因此留在人們的印象中總是落後和應改造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遊牧文明始終存在著一種活性因素,它遵循著自然規律,熱愛自然、感恩自然,擁有與自然相近的豪爽而開放的性格。蒙古有句諺語“被牲畜採食過的土丘還會綠起來,牲畜的白骨不久被扔到那裡。”就用一種淺顯易懂的語言,表達了牧民對牧草枯榮,牲畜的生死等自然迴圈、生物再生原理的深刻理解,並且認為“凡有生之物皆無常也。”無常,包含變化、運動之意。當《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格言,隨著農耕文明的生根和發展越來越嚴密而消逝時,遊牧文明中這種活性因素卻始終張揚著,並且和尊重自然,感恩自然的性格結合起來,成為保持草原生態環境平衡的重要文化因素。蒙古族的民間詩歌中,有這樣兩句詩:“牧人愛宇宙/宇宙賜給我們幸福,牧人保護宇宙/蒼天交給我們的任務。”而《十三首阿爾泰之歌》中也有“吉祥安康的阿爾泰山啊/所有寶物、資源供牧人享用,遼闊無邊的美麗壯觀/富饒的阿爾泰山啊/牧人永遠保護您安康。”的詩句。如此直白地表述人們有保護大自然的責任的話語,在農耕文明中是絕難找到的。即便對天人關係的認識最傾向於天的道家,也不能如此自覺而清晰地表達出人應當保護自然的觀念。這還是在農耕文明的惰性因素沒有完全強化,原始採集狩獵文明遺留的及與遊牧文明互動影響而存在的活性因素仍舊佔有一席之地的先秦時期。秦漢之後,隨著農耕文明的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人定勝天的觀念和消極企求神靈保佑的世俗觀念逐漸盛行,明確提出要保護自然的聲音,除了宗教的影響外幾乎就不再能夠聽見。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蒙哥於1251年登上蒙古大汗寶座時,在釋出的登基詔書中說:“要讓有羽毛的或四條腿的,水裡遊的或草原上生活的各種禽獸免受獵人的箭和套鎖的威脅,自由自在地飛翔或遨遊;要讓大地不為樁子和馬蹄的敲打所騷擾,流水不為骯髒不潔之物所玷汙。” 這樣的言辭,中原農耕文明中,哪一個帝王能夠說得出來?難怪有學者慨嘆,西方文明的血統來自於遊牧文明,只有遊牧文明的活力,才能發展出對自由的強烈追求。而遊牧文明的習俗同樣表現出相當強的生態保護意識。“極為了解土壤荒蕪結果的蒙古人,為保全牧場付出很多心血。例如怕秋季野火燒燬牧場而警戒,不耕土地或挖坑穴,……結果確實是避免了牧場的荒蕪化。” 不僅如此,喪葬文化中也體現了尊重自然規律的特點,重生輕葬。他們或野葬,將死者裝入白布口袋,或白布、土布纏裹全身,載於牛車,送至荒野,任狐狼、野鳥啄食;或火葬,即以火焚屍。將死者驅車適野,置於空地上,覆以幹樹枝幹草,點火焚之。燒盡後,將白骨碎塊拋撒四方;或土葬,尤其古代蒙古貴族行深葬。《黑韃事略》亦云:“其墓無冢,以馬踐蹂,使如平地。”無論野葬、火葬、土葬,均不修墳冢,“使生從土中來,死亦歸土中去”,完整地實踐著自然迴圈、生物再生的生態學原理的領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人花錢,我心裡很不舒服,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