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牛726

    怎麼看?業績好,不分紅。從理論上來說不可取。

    首先傷害了廣大股民的熱情。不管多少,要讓股民能感覺到公司管理層呵護大家的信心。

    深層次看,這是銀行對整體經濟下行的擔憂和防範於未然。手上留有足夠的現金對於銀行抗風險能力會大大增強是不言而喻的。畢竟銀行出現風險是系統性風險,管理層當然不希望在自己的任期內出現這樣的汙點。

    只是希望當經濟走出低谷,銀行能給始終不離不棄的中小股民一個滿意的回報。畢竟資本市場是以逐利為目的的。

    我就這個表情看…

  • 2 # 康愉子

    年報中的說明是:本行正在積極推進公開發行A 股可轉換公司債券工作,因此暫未研究2018年度利潤分配方案。

    銀行股陸續公佈了2018年年報,普遍利潤表現不錯,分紅也不錯,尤其是工行,僅是年度分紅,股息率就已經超過4%,比普通的理財產品都要好。

    交通銀行歷史分紅也不錯,2016年和2017年,都是利潤的30%左右進行分紅,折算下來股息率並不低。

    我的理解是,交通並不是不分紅,只是分紅方案待定。很可能在可轉債方案確定後,會有分紅計劃出來,或者延遲到2019年半年報再公佈分紅計劃,可以再等等。

    評估銀行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是資本充足率,從年報看,交行資料並不錯,並沒有明顯的流動性或壞賬的風險。新發行600億可轉債後,對資金是有利的補充。而且,可轉債和普通債權還有區別,最後很可能是被原股東定向認購,直接轉股,從債務變權益。

    中國的銀行算是屬於典型的公用事業,可能不會有很大的增幅,但利潤一直客觀。彼得.林奇在《戰勝華爾街》裡就提到:公用事業股很不錯,因為分紅相當豐厚,但是成長股能讓你賺大錢。

    整體來說,即便暫時不分紅,應該問題也不大。

  • 3 # 西格瑪的化學

    ),其中就講到了交通銀行存款與貸款的質量相對於其他六家銀行有很大差距,交通銀行與中國銀行是墊底的。但是分紅還是有錢的。

    交通銀行2018年的年報對分紅的解釋是,正在研究可轉債發行,因此暫時沒有研究年度分紅方案。

    交通銀行的《公司章程》明確規定了,本行在當年盈利且累積未分配利潤為正的情況下,應主要採取現金方式分配股利,每一年度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於該會計年度集團口徑下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的10%,根據交通銀行的年報資料看,2018年歸屬於股東的每股淨利潤0.96元,那麼按照公司章程,2018年度的分紅每股最少要達到0.096元才符合要求。

    但是重點不是在於分紅,而是在於可轉債。交通銀行發行可轉債,目的是為了降低整體的資金成本,提高流動性,交通銀行的資金成本大銀行中是很高的,2018年負債成本2.6%,而工商銀行的負債成本只有1.65%,交通銀行的負債結構情況不妙,資金成本低的客戶存款只佔68.11%,而資金成本特別高的同業存款及借款與債券佔比達到31.89%,再加上交通銀行的定期存款多,活期存款少,因此流動性偏緊,而可轉債的利息極低,與活期存款相當,因此交通銀行考慮以可轉債來補充流動性。交通銀行這個做法還是偏向於懶人做法,不去找活期存款,怕累,直接發行可轉債,輕鬆.一如既往的經營風格:成本加高一些,做業務舒服一些。

  • 4 # 新興村楊細源

    從社保基金減持交行來看,我理解,年初我想買點銀行股投資,預計十年翻一倍,首先考慮交行,其次是建行。但交行競然五六次打電話給我要我協助去追討我村的幾個人的逾期信用卡,我懷疑交行,如果交行信用卡不良記錄多,那麼其他行,主要是民營銀行的信用卡也會很多。

  • 5 # 卞千萬

    現在“可轉債”發行很瘋狂,其實就是變相擴股,這對公司老股民就是一個坑!A股整體上的擴容透過各種眼花繚亂的操作而實現,但透過現象看本質,這就是股市擴容!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A股一直有新增資金,不過可惜的是,這些新增資金都被擴容節奏給消耗掉了,長期持股的老股民非但沒有得利,還虧損了!

    A股為什麼牛短熊長,要牛就瘋牛幾個月,之後熊它個幾年,常規判斷都怪股民不懂價值投資,都是投機!這種說法極其無恥!買價效比高的東西幾乎是人之天性,怎麼可能股民都喜歡投機?A股幾乎不能做空,大部分股民盈利模式幾乎只有一種,就是低買高賣,股民怎麼可能砸盤?更何況股民總體知識層次還是要高於普通百姓的,他們在股市投機多半是迫於無奈!不投機你賺不到錢啊!砸盤的都是機構莊家!機構莊家為什呢要砸盤,他們比股民更精明,早就看明白擴容股市的背後意圖,套用股民資金,無本經營,刺激經濟,對國家有百利而無一害!那就順勢操作,不要久拿股票,撈一票就退出唄!所以,牛就瘋牛,快速拉漲,節省時間成本,瘋完就快撤,落袋為安!如果長期持股,那你的錢、股本應該有的漲幅可能就被股市擴容給吃掉了!或者漲幅極小,形同銀行存活期,何必擔大風險贏小利益?

    這種意識一旦在股市形成風氣,那就是浪,那就是趨勢,誰也改變不了!

    新板,IPO,增發,送轉,重組,拆分,……,可轉債,只是其中一種,看看股市擴容的模式和手段,堪稱瘋狂!股市投機,那只是參與者無奈的選擇!誰不喜歡價值投資?問題是:真的有價值嗎?

    一句話:可轉債就是坑老股民!

    二句話:股市擴容節消耗股市新增資金,還是坑老股民!

    三句話:這還咋長期持股?沒有長期持股哪來的價值投資?貴州茅臺、中國平安、這種?這也已經這麼高了呀,價值即使有,也已經被人啃剩下幾根骨頭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人類不自私了,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