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生活在魯西地區,魯豫交界的地方,後來入伍以後一直生活在遼寧,就過年的風俗習慣還真有很多不同。
我們小時候過年,只要過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除塵、沐浴、理髮、烀肉、寫春聯、購制年貨等一系列事情。臘月二十五、六村裡天天有賣各種過年吃的、用的等物品。小時候條件好點的就比賽誰家買的肉多,誰買的肉肥,當然現在不用買那麼多肉,也不再比誰家的肉肥了。臘月二十五六各家都蒸好多白饃、素菜包和花糕以備春節期間到正月十六之前吃用。二十七開始過油炸制雞塊、排骨、肉丸子、素面丸子。二十八、二十九烀肉,用大鍋燒柴火烀上大方塊肉、大骨頭、下水滿滿一鍋,等開鍋以後,香飄四溢。我們都坐在灶窩裡等著啃一塊噴噴香的骨頭,餘味永不能忘,現在怎麼也吃不出來這種味道了。三十下午全家會包餃子的基本全動手開始包餃子,人多的包上幾大拍子,以備初一早晨、初二早晨再吃。下午三四點鐘包完即開始放鞭炮煮餃子,吃完後換上新衣去村裡和老少爺們嘮家常、小孩聚堆玩遊戲。天稍黑男同志多的家庭開始備置酒菜,沒男丁的家庭不做,女人也不上桌,女人們看春晚,然後男人們開始喝酒聊天開始熬夜等年。差不多到十二點左右逐漸開始放鞭炮迎新年,大約三四點鐘就開始全村成群結隊拜年磕頭直到天亮。然後帶點心禮品去姥姥家拜年,也有初一那也不去在家團圓的。初二回孃家、初三去姑姑家開始拜年磕頭,只要不超過正月十五那天都可以走親戚。至今為止我老家春節走親戚磕頭是必須的,老式點心是必帶的。
我在遼寧這麼多年,春節相應的比較簡單,但是也很熱鬧。比如小年聚餐、吃灶糖之後開始置辦年貨,三十下午開始吃年夜飯,有的在家做,有的訂飯店。年夜飯後開始包餃子看春晚,十二點準時接神吃餃子,然後休息。早上不用起太早,起來後開始串門拜年,不用磕頭,只鞠躬就行。除非初二去丈母孃家,其他的基本上沒什麼說道。總之,一方水土養方人,各地的春節習俗雖然不太一樣,但是都是在用樂觀的態度、喜愉的心情來對待和渡過我們每個人心中永遠難忘的佳節!
我從小生活在魯西地區,魯豫交界的地方,後來入伍以後一直生活在遼寧,就過年的風俗習慣還真有很多不同。
我們小時候過年,只要過了臘月二十三“小年”,基本上是家家戶戶除塵、沐浴、理髮、烀肉、寫春聯、購制年貨等一系列事情。臘月二十五、六村裡天天有賣各種過年吃的、用的等物品。小時候條件好點的就比賽誰家買的肉多,誰買的肉肥,當然現在不用買那麼多肉,也不再比誰家的肉肥了。臘月二十五六各家都蒸好多白饃、素菜包和花糕以備春節期間到正月十六之前吃用。二十七開始過油炸制雞塊、排骨、肉丸子、素面丸子。二十八、二十九烀肉,用大鍋燒柴火烀上大方塊肉、大骨頭、下水滿滿一鍋,等開鍋以後,香飄四溢。我們都坐在灶窩裡等著啃一塊噴噴香的骨頭,餘味永不能忘,現在怎麼也吃不出來這種味道了。三十下午全家會包餃子的基本全動手開始包餃子,人多的包上幾大拍子,以備初一早晨、初二早晨再吃。下午三四點鐘包完即開始放鞭炮煮餃子,吃完後換上新衣去村裡和老少爺們嘮家常、小孩聚堆玩遊戲。天稍黑男同志多的家庭開始備置酒菜,沒男丁的家庭不做,女人也不上桌,女人們看春晚,然後男人們開始喝酒聊天開始熬夜等年。差不多到十二點左右逐漸開始放鞭炮迎新年,大約三四點鐘就開始全村成群結隊拜年磕頭直到天亮。然後帶點心禮品去姥姥家拜年,也有初一那也不去在家團圓的。初二回孃家、初三去姑姑家開始拜年磕頭,只要不超過正月十五那天都可以走親戚。至今為止我老家春節走親戚磕頭是必須的,老式點心是必帶的。
我在遼寧這麼多年,春節相應的比較簡單,但是也很熱鬧。比如小年聚餐、吃灶糖之後開始置辦年貨,三十下午開始吃年夜飯,有的在家做,有的訂飯店。年夜飯後開始包餃子看春晚,十二點準時接神吃餃子,然後休息。早上不用起太早,起來後開始串門拜年,不用磕頭,只鞠躬就行。除非初二去丈母孃家,其他的基本上沒什麼說道。總之,一方水土養方人,各地的春節習俗雖然不太一樣,但是都是在用樂觀的態度、喜愉的心情來對待和渡過我們每個人心中永遠難忘的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