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1點人文會館

    地名是一種社會現象,因而在階級社會里,地名必然帶有階級的烙印和政治色彩。千百年來,歷史條件、居民、語言等都在不斷變動著,特別是民族的興衰和遷徙,政治組織的改組或瓦解,地名不得不隨之而變。政治的變動始終佔主要地位。地名的政治色彩主要表現在地名的音、形、義三要素被強權者強行改變,使之體現強權者的意願,用來歧視、侮辱和強化當地人民、統治人民的工具。隨著朝代的更替,新當權者都要在地名上大做文章,為了鞏固通知地位,管理國家,推行其政治柱狀,總是隨心所欲地更改和命名一批地名,激烈地塗抹上本朝代的色彩,以消除前朝的影響。

    1.無錫

    據史料記載,周秦時代,這個地方錫礦豐富,人們紛紛開採,因為錫礦豐富,就被稱為“有錫”,而後在西漢末年,這裡的錫礦挖掘殆盡,就改名為“無錫”了。

    2.火星村

    新中國成立之初,取毛主席的語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希望農業生產可以呈現星火燎原般的模樣,這就是“火星村”村名的雛形。

    3.摸乳巷

    位於彰化縣鹿港古鎮北 街,是一條200年曆史的窄巷道,只能容許一人透過,如碰巧兩人相遇,只好躋身而過,因此有“摸乳巷”的戲稱。

    4.高潮村

    1958年那個時代,農業生產講究要掀起轟轟烈烈的生產高潮,所以村裡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就被取名為高潮合作社。

    5.鹿回頭

    古代一位英俊的黎族青年獵手,從五指山緊緊追趕著一隻坡鹿來到南海之濱。坡鹿突然停步,站在山崖處回過頭來,目光清澈而美麗,悽豔而動情,忽見火光一閃,煙霧騰空,回過頭的坡鹿變成一位美麗的少女。於是兩人相愛並結為夫妻定居下來,因而那座山被稱為“鹿回頭”。

  • 2 # 一隻不想上班的社畜

    蘊含著文化知識的地名有:

    地名中蘊含著地理文化知識,包含了地理位置以及地理事物的名稱:以中國的省份名稱為例,比如山東、山西(太行山);河南、河北(黃河);湖南、湖北(洞庭湖);廣東(以廣南東路簡稱得名)、廣西(以廣南西路簡稱得名);黑龍江省(黑龍江)等。

    地名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其受傳統文化影響,是傳統文化的見證:根據傳統文化陰陽定位的理論,以《周易》中陰陽學說為藍本的命名方式,即“水北為陽,山北為陰“,如洛陽、漢陽、山陰、江陰等。此外,由於受到孔孟學派主張和平安定的影響,許多地名諸如遼寧、南寧等均表達了上述含義。再有,中國地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歷史上朝代更迭、政權交替的見證,如西安,有過鎬京(西周)、咸陽(秦)、大興(隋朝)、京兆府(後唐)、陝西路(宋)、奉元路(元朝)等不同的別稱。

    地名中蘊含著神話傳說,並因其得名:例如陝西鳳翔縣——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簫的華山隱士簫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

  • 3 # 關山聽風

    中國大地地名繁多,其中的含意各不相同。

    在這裡我例舉兩對毗鄰縣的縣名,而這兩對毗鄰縣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屬湖南省,其古代源頭是一樣的,所居住的人同稱為“蠻”,後皆在北宋時同期得名,現在皆屬不同地級市。我們從這四個縣的名字中可以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從而知道中國地名文化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一、靖州縣與綏寧縣

    靖州縣與綏寧縣毗鄰而居,古代為以苗族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唐以後,宋以前始稱羈縻誠州和羈縻黴州,類似如現在的少數民族自治地區。

    (靖州縣城)

    靖州縣(今屬懷化市)

    春秋戰國屬楚,秦屬黔中郡地,漢為武陵郡鐔城縣,東晉至南朝為舞陽縣地,隋屬龍標縣地,唐貞觀八年(634)年為朗溪縣地。唐中期,居住在這裡的少數民族首領自封為誠州。五代後周末年,"十峒酋長"楊再思據地稱誠州刺史。宋初為羈縻州。宋元豐四年(1081年)正式置誠州。五年析沅州之貫堡砦始渠陽縣。崇寧二年(1103年),楊晟臻納貢歸附遂以安靖之意改誠州為靖州。

    靖州之名即為“安靜之意”,這就是靖州地名的歷史文化內含。

    (綏寧縣城)

    綏寧縣(今屬邵陽市)

    綏寧縣春秋戰國屬楚,秦屬黔中郡地,漢為武陵郡鐔城縣,東晉至南朝為舞陽縣地,隋屬龍標縣地。唐中期,居住在這裡的少數民族首領自封為微州。北宋元豐四年(1081年)改置蒔竹縣,元豐八年(1085)飛山蠻恢復溪峒徽州,蒔竹縣名存實亡。崇寧二年(1103)朝廷派軍隊對飛山蠻實行剿撫並用,恢復蒔竹縣,當年改稱綏寧縣,寓意綏之以寧。

    綏寧縣名即“綏之以寧”之地,“綏”意為安撫,這就是綏寧縣地名的歷史文化內含。

    二、新化縣與安化縣

    新化縣與安化縣毗鄰而居,古皆為長沙蠻之地,後稱為梅山蠻。北宋時開梅山置縣。

    (新化紫鵲界)

    新化縣(今屬婁底市)

    新化縣在周時為荊州之域,春秋時屬戰國楚地,秦時屬長沙郡,漢時屬長沙王國益陽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梅山蠻”歸化後置縣。取“王化之新地”之意。

    新化縣名即“王化之新地”意思,這就是新化縣地名的歷史文化內含。

    (安化雲臺山)

    安化縣(今屬益陽市)

    周時為荊州之域,春秋時屬戰國楚地,秦時屬長沙郡,漢時屬長沙王國益陽縣。北宋熙寧五年(1072),朝廷遣章惇開梅山置縣,六年敕名安化,“取歸安德化之義。”

    安化縣名即“取歸安德化之義”,這就是安化縣地名的歷史文化內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理解《周易》中的“一陰一陽之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