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刃行走

    實際上,小米在成立之處,產能不足是小米的一大問題,畢竟它的產品都是代工,而且對於剛成立的品牌,名聲還不大,很多企業不願意給小米代工。小米的產能不足,無法給消費者提供足夠的產品。實際上,飢餓營銷是在這種情況下被迫作出的選擇;

    與其不斷暴露在供應鏈上面的問題,不如直接用搶購的方式來做宣傳,一舉兩得;

    當然,這種飢餓營銷也有其壞處,一旦產品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或者與客戶需求相差較大,那麼客戶會感到被愚弄,反而會對品牌形象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小米公司是一家智慧手機自主研發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產品理念:“為發燒而生”。一開始小米手機的主要購買途徑是小米官網。因為一開始如果投入大量的門店或者走線下渠道,自然會有大量的成本和投資,作為一家手機企業來說,在成立之處,充分利用網際網路企業的優勢,利用網路來銷售手機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銷售成本,這也與小於的低售價策略相匹配;

    從供應鏈角度看,小米公司是一家對供應鏈高度依賴的公司,小米手機的產量、質量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上游供應商。一部智慧手機由600多個元器件的組成,更離不開螢幕、處理器、記憶體、快閃記憶體、攝像頭、指紋識別模組這些核心基礎元器件。如何確保所有元器件供應的穩定性,以最合理的價格為使用者提供最優的產品,就取決於小米公司對供應鏈的把控,對上游供應商關係的處理。

    在一些緊俏的核心部件供應方面,核心供應商的資源有限,他們也會有自己的評估,小米目前在與供應商的交易中並不佔優勢。

    因此,小米的飢餓營銷實際上也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策略,但是在小米成立之處:

    1)利用網際網路快速提高知名度;

    2)降低銷售成本;

    3)有效規避因供貨不足導致的客戶不滿

  • 2 # 帶刀刺蝟

    飢餓營銷這個詞我不知道來源於那裡,但我覺得這個用在小米身上太合適了,小米一直保持不留庫存的方式,有多少買多少,你想買,有可能還沒有貨,這就是華人的一種圍觀心理,你在中國,但凡有點熱鬧的事,一定有人圍得水洩不通,這一點小米成功的用在了網路,反正先搞動靜,總有人來看熱鬧,一看,這個熱鬧還不錯,就參與進來了,後面的人看前面的人都參與了,就一起參與了,參與的人多了,為了讓人一直圍觀就不能讓這話題冷落,於是就有空飢餓營銷。

  • 3 # jhuf1

    說這話的人大概是瞭解了小米的飢餓營銷

    這裡我直接懟任何一個說產能不足的人。說產能不足的有兩類人,第一,小米僱傭的水軍自媒體。第二,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畢竟群眾知識水平很低,要不然中國也不會有這麼多噶韭菜的人了)。

    不過話說回來,小米也存在過產能不足,但是現階段生產線已經鋪設完畢,小米旗艦發行量不足的情況下,產能不足是很困難的。

    為什麼說飢餓營銷成就了小米,這裡可以先吧飢餓營銷換成另外一個詞,價效比。強調價效比是本世紀最安全的營銷案例,幾乎不會失策。很多人都喜歡價廉物美的東西,對比蘋果三星高價,低價能買到“同配置”的手機是很划算的。每次小米的釋出會都把小米手機的配置說一通,看上去已經達到了世界最高梯次,就算配置不是最好(包括除了soc以外的其他元件),這價格也已經很實惠了。

    問題就來了,這麼高的配置,真的不虧錢?

    是的,不僅不虧,小米公司利潤率很高。小米6x釋出會我看了,當時百分之5硬體淨利潤率的時候。滿屏的彈幕,小米良心。我當時的感受是,天哪,小米這麼賺錢!我本以為小米旗艦基本不賺錢,現在能來錯了。小米的硬體淨利潤在中國已經是一個很高的標準。大部分低端製造業淨利潤基本為百分之1左右,甚至很多產業已經幾乎不賺錢(華西村是一個典範)。大部分電器廠商淨利潤率在百分之4+左右,小米依然在第一行列。

    如此高的利潤率和如此高的價效比怎麼實現?

    資訊不對稱營銷+“黃牛”。先說資訊不對成,小米一直是高配置,但這個配置也僅僅侷限於soc和極少部分元件。其他的都可以替換為次一等(畢竟體驗上差不了多少)。生產環節的工藝標準,也可以低一些,省下的錢不比材料費少。這些省下的錢更多的用來維持價效比上,比如更多的人開發系統,最佳化系統,提高性價比,讓別人覺得更加值得。

    剩下的一個省錢大頭就是“黃牛”其實是經銷商。小米的線上搶購,實際並沒有多少手機在線上賣,大量的直接供貨給經銷商了。畢竟小米的線下渠道一直很少,這2017下半年到2018上半年小米大力鋪設線下。經銷商難道不要賺錢?免費給你小米賣手機?不會吧,這麼忠實的粉絲?ov賣一臺手機,營業員甚至能拿到300元,這300元哪裡來?大風颳過來?很簡單,官方釋出的時候價格定高一點就好了,然後3000元的手機2600賣給經銷商,領導賺100,營業員賺300。這樣就可以了。但小米沒有這樣做,小米給經銷商的價格不比釋出價少多少。所以,沒有經銷商就無法拓寬渠道,網路畢竟有限,什麼東西都網購的人更少。有了經銷商,成本又下不來,這就是原因。先搶購,大家去線下買,維持和經銷商的關係,線上再賣一波賺點錢。掌握一個平衡就可以了。

    飢餓營銷如果只是為了造聲勢,一次就夠了沒必要每次飢餓營銷,高性價比是一個偽命題。又要馬不吃草,又要馬跑的又快又好,就像京東的多快好省。扯淡!憑什麼只有你小米能控制成本?其他公司八年都不學習?憑什麼小米能半價買三星的材料,三星自己都得原價買自己的貨?(吐槽有人寫文章說小米手機是三星一半價格,但宣傳上都是同配置機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用車,想買mpv,gl8 25s和GM8高配、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