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推斷銀河系約有4000億顆恆星,誤差為±50 (即2000億顆~6000億顆之間),宇宙中有1000億~2000億個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取銀河系最低2000億顆計,則宇宙中的恆星數量為2×10^22到4×1022顆,即20萬億億到40萬億億顆。
6
回覆列表
  • 1 # 宇宙探索

    事實上,你問的問題與“夜晚為什麼是黑的?”這個問題是一樣的。夜晚是黑的,這是所有人的共識,相信如果你問別人“夜晚為什麼是黑的?”這樣的問題,別人可能會認為你是神經病,吃飽了撐的!但事實上這個問題關係到宇宙的一個本質特性。如果宇宙是穩恆態的,無限大的,時空也是平直的,其中應該均勻地分本著來自恆星的光線,這樣的話“黑夜”也應該是明亮的。有人可能會說晚上沒有了太Sunny,但是與上千億顆恆星的光線相比,晚上少了太陽這一顆恆星的光線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麼夜晚為什麼是黑的呢?主要因為兩點。

    一是宇宙並不是無限的,它是有限的而且時空也不是平直的,宇宙有一個開端,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宇宙大爆炸,在有限的時空內,光想並沒有來得及把所有時空都照亮,在有限的時間內,遙遠恆星的光線還沒有到達我們的地球,也就是說光線並沒有填滿整個宇宙空間,所以就有了黑夜。第二點也很關鍵,宇宙在加速膨脹,宇宙在不斷地膨脹這個事實是哈勃在上世紀20年代透過觀察遙遠星系的運動後發現的,也是透過“光線紅移”發現的,哈勃發現,距離地球越遠的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也就越大,他的發現讓宇宙穩恆態理論成為了過時的理論。

    宇宙膨脹速度遠超過了光速,而我們也知道光線有“紅移”的現象,遙遠恆星加速遠離我們,讓光線波長變長,產生了“紅移”,等到光線到達我們的地球,波長已經很長成為“微波頻率”,這就是上世紀60年代天文學上四大發現之一“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而微波我們的肉眼是看不到的,所以夜晚的天空是黑的,如果我們能看到微波,晚上和白天一樣亮。所以說,一個看似簡單並且乍聽起來有些無聊的問題本身隱藏著宇宙的一個深刻本質,這個問題的答案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宇宙並非穩恆態的也不是無限的,而是有限的,也有一個開端,這也是對宇宙大爆炸理論強有力的支援。

  • 2 # 九九途鴨科普

    光在物理上是一種叫光子的物質,光的亮度要看光子的數量多少。光在恆星核聚變過程中產生,攜帶能量在宇宙中發散開來,猶如水波一樣,只要恆星核聚變不停止,就會不停地發光。

    我們看到的星星,基本上都是遙遠天邊的恆星,它們的光為什麼到達地球就變小了呢?常識告訴我們距離太遠了,但這只是現象。為什麼距離遠了光就減弱了?

    宇宙空間無極限大,目前可探測的半徑是460億光年,光在傳輸過程中,遭遇各種宇宙天體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光子被吸收、捕獲、反彈、散射等等,不能完全在宇宙中傳播,傳播到地球的光已經很微弱了,要想仔細看,還得藉助天文望遠鏡:

    1)要穿越星雲

    宇宙空間由很多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組成,太空中除了恆星、行星、隕石外,還有大量未成型的星雲物質,比如天鷹座星雲,它們會阻擋吸收光子,減弱光的傳播。

    2)越過大質量物質區域

    包括暗物質、超大質量恆星、中子星、黑洞等,緻密物質區域可能導致光線傳播的方向彎曲,改變原來的路線。

    3)黑洞遭遇

    黑洞質量太大,光子遭遇了黑洞引力的臨界區,光子無法擺脫黑洞引力將被黑洞吸入。

    4)遭遇行星衛星隕石

    光子遇到行星衛星隕石,則可能被吸收或者改變傳播方向。

    這就是為什麼宇宙那麼多的恆星,我們看夜空還是黑的。

  • 3 # 科普大世界

    不知道題主說的宇宙中有40萬億億顆恆星這個資料是從哪來的,其實我們至今連銀河系中有多少恆星都沒有看清楚。不過宇宙中反正恆星很多,我們就不計較這個數值了,就說一下為什麼夜晚這麼黑吧!

    白天是天很明亮,夜晚的時候又很黑,其實這個現象和宇宙中的恆星數量沒什麼關係,都是我們的太陽在決定著,首先在於太陽的質量足夠大,它是一顆黃矮星,能夠發射出相對十分明亮的光,再就是由於太陽距離我們的地球非常近,只有1.5億公里,可能有的人覺得這個距離非常遠,然而其實太陽的直徑就有140萬公里,把它的直徑向外擴張一百倍多一點,就到達了我們的地球,太Sunny子從太陽表面出發,到達地球只需要八分鐘,所以白天太Sunny照耀大地時我們感覺光線非常強烈,光子量極多,光子能量也很強大,於是我們就感覺白天很明亮,很溫暖了。

    到了夜晚的時候,太Sunny無法照射我們所在的地方,基本所有的太Sunny都失去了,我們周圍的物體無法透過足夠的光的反射傳到我們眼中,所以感覺周圍的一切都暗了下來。

    那麼說到這裡,問題才真正的來了,宇宙中有那麼多的恆星,它們都在向外發光呀,為什麼它們就沒有把我們的夜晚照得很亮呢?這個主要是距離的問題了,除了太陽這個恆星之外,其他的恆星都距離我們非常遙遠,最近的也在4.2光年之外,這些恆星的光要傳到地球上,需要長途跋涉幾年之久,遠在一萬光年之外的,那麼就需要跑1萬年,它們的光子到達地球的時候就極其微弱了,所以我們用肉眼只能看到一顆一萬光年之外的恆星,晴朗的夜晚,我們仰望夜空看到的絕大多數星星,實際上都在一千光年之內。

    越遠的距離,光子損失的數量就越多,而且質量超過太陽的恆星並不是非常多,宇宙中,數量最多的恆星是紅矮星,這種星體發出的光相對太陽非常微弱,我們無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任何一顆紅矮星,即便是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只有4.22光年,我們不用望遠鏡也仍然看不到它。

    所以恆星的距離和質量在決定著光的強度,太陽這決定了地球白天和夜晚的光度差。不過在我們的眼中白天和黑夜的區別,也和我們眼睛對光度敏感區域有關係,我們的眼睛選擇了我們白天和晚上看物體的光感度,是讓我們夜晚看東西時覺得非常暗,但是不同的動物在夜晚看物體的明亮度也是不一樣的,而我們如果動用一些光學儀器的話,那就更加不一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坐完月子身體如果沒有這幾種狀況,說明沒落下“月子病”!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