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冉之酉色
-
2 # 文史課代表
鄭和(1371年? - 1433年? ),回族, 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 (又作“三寶太監” ),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 )人。明朝太監,Nautilus、外交家。
鄭和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後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後鄭和任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說在途中於1433年(宣德八年)卒於古裡國,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鄭和早年經歷不詳,據推測於明平雲南之戰中為明軍所擄。1384年(洪武十七年),傅友德、藍玉班師南京,鄭和應是隨軍至南京,入宮服役。1385年(洪武十八年),傅友德、藍玉又奉調鎮守北平府(今北京),而鄭和再次隨軍前往,並被調入燕王府邸中服役。
1399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在靖難之役中立有功勳,但未言明具體的立功地點。有學者推測,鄭和立功應該是在1399年的鄭村壩之戰中,而鄭和被賜姓“鄭”也與這一立功地點有關;[3]也有觀點認為,“賜姓鄭”與鄭村壩戰役無關,亦無特別含義。
1402年(建文四年),靖難之役以朱棣的勝利告終。是年12月18日(十一月二十四日),鄭和以太監身份,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馮氏。 1403年(永樂元年),鄭和刊印《佛說摩利支天經》,並請姚廣孝撰寫題記。該題記反映出鄭和已為菩薩戒弟子,法名福吉祥,且已被賜鄭。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鄭和本人,也在這一歷史事件中展現出其外交才能、軍事謀略以及精神品質,並贏得世人的尊重和紀念。
-
3 # 歷史爆破手
鄭和最有名的就是“鄭和七次下西洋”了,被人尊稱為三保太監。但是鄭和之所以被朱棣賜姓,還不是因為下西洋的功勞,而是因為鄭和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鄭和原來名叫馬和,字三保或者三寶。那麼鄭和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被朱棣賜姓的呢?
朱棣大力任用太監明太祖朱元璋曾鑄了鐵牌,申明凡是太監干預政事的,就要被殺頭。皇孫朱允炆繼位後,對此更是嚴格執行。因此,在明初的時候,太監的勢力很小,只敢小心翼翼地做事,而不敢絲毫干預政事。但是朱棣在後來靖難的過程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太監在朱棣的軍隊中也開始擔任重要職位。因此,在南京的太監聽說這個訊息後,就積極投靠朱棣,向他透露朝廷的虛實。
朱棣就認為,這些向自己透露訊息的人,是忠於自己的。因此在朱棣得了天下之後,就開始慢慢重用太監。因為有朱元璋的命令在前面,朱棣自然不敢大張旗鼓,只是慢慢地給他們增派差事。監軍、出使外國,並且讓太監可以認字學習。可以說,朱棣偷偷地便把朱元璋的命令給換掉了。這也為後來的明朝中晚期的宦官專權,埋下了隱患。
鄭和在靖難之役中的表現鄭和,原本叫馬和,雲南人,從小便以太監的身份,進入燕王朱棣的府府邸。因為跟隨朱棣起兵靖難,在這個過程中有了功勞,因此被朱棣提拔起來。當年朱棣起兵是非常倉促的,開始的時候,也沒有人看好他。所以朱棣起用太監,也是無奈之舉。那時的朱棣,以一個藩王對抗朝廷,經常需要親自衝鋒陷陣,好幾次都與死神擦肩而過。而在這個過程中,朱棣在“鄭村壩”(現在北京大興縣)與朝廷派來的李景隆對戰,取得了重大勝利!
此時李景隆率領50萬大軍,而朱棣只有8萬大軍。如果僅是從人數對比來說,朱棣怎麼都是沒有勝算的。但是冥冥中老天也在幫助朱棣,對方將領李景隆太過草包,從而給了朱棣可乘之機。朱棣左右夾擊,連續攻破敵營,殺得李景隆先逃德州,後逃濟南,簡直成了喪家之犬。在這次戰役中,朱棣滅掉對方几萬人的軍隊,奪得馬匹2萬多匹。也是在這個過程中,朱棣扭轉了局勢,從一開始的被動挨打,到現在有了一定的主動權。
而鄭和就是在這場戰役中,表現英勇,給朱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於當初鄭和有沒有獻策,史料中沒有記載,我們也不好過多推斷,只能說明鄭和作戰極為勇猛。以致於當朱棣後來登基後,回想起當年決定自己生死的這一仗,首先映入腦海的,便是鄭和英勇的身影。因戰役發生在“鄭村壩”,因此朱棣便潑墨寫下一個斗大的“鄭”字,賜給鄭和。所以從那時起,馬和便改名鄭和了。這對於臣子來說,是極大的榮耀。歷史上比較有名的,還有唐太宗時期,賜徐懋功李姓,改名李績。至於為什麼沒有賜鄭和“國姓”朱,第一是因為鄭和太監的身份,第二是因為鄭和的功勞,還沒達到賜國姓的程度。
綜上所述,朱棣之所以賜鄭和姓,是和他當時缺少人手,重用太監以及鄭和英勇的性格密切相關的。朱棣把太監看作自己的心腹人,派遣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據傳就是秘密查訪建文帝的下落,順帶宣揚國威。如果朱棣不重用太監,從開始便沒有鄭和的事,更不用說後來賜姓了。
回覆列表
鄭和原名馬三寶,回族人,從小就入宮當了太監,因為他在朱棣爭奪帝位的靖難之役表現勇敢,在一個叫鄭村壩的地方立有戰功,所以明成祖就賜他一個漢族姓氏為鄭,稱鄭和。
姓鄭並不是因為鄭姓在當時有什麼榮耀,在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出身的人被皇帝賜漢姓才是最榮耀的,像唐朝末年,沙陀族的李克用(本姓朱邪)就是皇帝所賜之名,主要是因為他鎮壓黃巢起義有功,後來封晉王、振武節度使、河東節度使,其子李存勖滅後梁建立後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