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從古希臘開始,蘇格拉底就說:“認識你自己。” 西方人從此花了上千年去討論“人是什麼”的問題。然而,直到 19 世紀末期,儘管受益於接踵而至的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社會革命,歐洲人已經前所未有地自信起來,他們遠遠把世界其他地區和國家落在身後,擁有領先的科學技術、充裕的物質生活以及民主的社會理想,但是,仍然有一位法國畫家不免道出了這樣的疑問:“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保羅· 高更
這位畫家就是保羅· 高更 (Paul Gauguin, 1848 年—1903 年),他傳奇的一生如同他給世界提出的問題一樣,充滿神秘,富於啟迪。他做出過兩次關鍵的選擇,都與這個對生命最根本的追問有關。
第一次是關於改行。年輕時的高更曾經是一個成功的證券經紀人,勤懇工作、娶妻生子,過著大多數歐洲人所夢寐以求的中產階級富足生活。直到母親去世後,囑咐他去投靠一位名叫居斯塔夫·阿羅薩的先生,這時,已接近而立之年的高更才開始迷戀藝術,並且走上繪畫之路。為了能夠一心一意從事創作,他在與妻子多次爭吵後還是辭去了銀行的穩定工作,這也意味著切斷了全家的經濟來源,當時,他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第四個孩子也馬上要呱呱墜地。可想而知,這種行為在任何時候都很難被人理解,因為實在太缺乏“道義” 和“責任感”。不過,高更的動機又是什麼呢?他必定是感覺到了現實生活與他內心追求中某種巨大的矛盾,“這種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當他發現繪畫能夠讓他找到真實的自我時,他毅然地放棄了曾經擁有的一切,儘管這樣對家人來說的確有些殘酷,但人類被莫名其妙地拋到這世界上來本身不就已經夠殘酷了麼?
第二次是前往塔希提 (Tahiti)。1891 年,43 歲的高更為了尋找合適的創作題材,來到這座位於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群島中的小島,並在那裡基本杜絕了與文明社會的往來,專心畫畫,悄悄度過了餘生的大部分時間。小島百花芬芳、神奇曼妙,被譽為“海上仙島”,可在當時,去那裡並不是像今天去旅遊勝地度假一樣浪漫的。在作為殖民者的歐洲人眼裡,那裡居住的是尚未開化的“野蠻人”,是尚未有文明涉足的蠻荒之地。高更有勇氣拋開工作、家庭,進而拋開文明社會,來到一個孤立的小島,不會只是為了獵奇或者追求異國情調。由於家庭原因,他比同代人到過更多歐洲大陸以外的世界(儘管出生在法國,但高更兒時曾隨家人在秘魯首都利馬生活過 6 年,青年時期又做過一陣子遠洋船員), 因此也更敏感地意識到其他與歐洲傳統文化異質的文明存在,他被其中原始、質樸、本真的狀態深深吸引,在他看來,這正是表面上高度文明的歐洲社會所極度缺乏的。
自畫像
捫心自問,儘管會被高更的故事打動,可我們究竟有沒有他那樣的決心和勇氣呢?我想是不容易有的,畢竟,為了給生命之謎一個滿意的答案,需要付出的代價也過於沉重了。高更為了畫畫,最終變得家庭破裂、窮困潦倒,當他帶著在塔希提繪製的一批創作回到巴黎舉辦畫展時,讚賞之聲也寥寥無幾,他只好又懷揣失落重返熱帶島嶼,尋求心靈的慰藉。在島上,他患上了多種嚴重的疾病,同時家中的噩耗也一再傳來,他的兒女相繼去世,當得知自己最心愛的小女兒死訊時,高更的精神徹底崩潰了。他帶著一瓶毒藥,來到深山,希望死後能被野獸吃掉,這樣便可以徹底解脫了。可當再次睜開眼,他驚訝地發現自己還活著,儘管腹中劇痛難忍,但他已經不想再死了。
這次自殺未遂的經歷激發了高更空前的創作欲,他意識到,死並沒有意義,必須要用坦誠強烈的方式讓世人理解、接受自己。於是,他開始構思,並夜以繼日地完成我們在圖中看到的這幅作品《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整幅畫面如同一幅歷史的長卷,展現了人生所遇到的不同階段。畫面右邊地上躺著一個誕生不久的嬰兒,中間站立著一個伸手採摘蘋果的青年(作為最顯眼的一個人物,他的行為很容易讓人想到人類的始祖亞當),左邊蹲著一位頭髮蒼白、行將就木的老人,將他們聯絡到一起,其從出生到死亡的寓意十分明顯。同時,穿插在畫中的其他形體也都含有深層的隱喻,比如最右邊的狗象徵高更自己,最左邊的白鵝象徵死後的靈魂,背景中的偶像象徵人類精神的信仰……背景中是塔希提特有的山巒、熱帶雨林和海洋,它們如同來自遠古的血脈,縱橫交錯,貫穿在歷史的長河裡。高更採用的人物形象都來自島嶼上的土著居民,他剛到這裡便對他們印象深刻,他們無論男女全都自然地赤裸身體,從不會感到羞澀或者禁忌,映著熱帶的Sunny,露出橙黃髮亮的膚色。透過女孩子們神秘的眼神,我們或許會和高更一樣,感覺到那久已消逝的往昔。為了讓每一部分的含義明亮、清晰,高更簡化了形體,他採用單純的輪廓和近於平塗的豔麗色塊,營造出神秘、奇異的氛圍。畫家坦然宣佈,在這幅作品最終完成之前,他從未考慮過它的名稱和主題,只是到了最後,他發現用這句話來概括其一生的追求再合適不過了,於是便將它簽到畫面左上角那片金黃色的區域裡。
這算是高更對生命最後的提問,同時又是自己的解答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後人確實因此而記住了這位畫家的名字。從此,人們更加強烈地意識到,繪畫不僅是供人來欣賞其中嫻熟的技藝,而且更是人類探索自身存在的一種本能方式,瞭解畫家、解讀作品,其實也是在認識我們自己。
原文:《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邵大箴
資源出處:《藝術品鑑》2018年3月刊
《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從古希臘開始,蘇格拉底就說:“認識你自己。” 西方人從此花了上千年去討論“人是什麼”的問題。然而,直到 19 世紀末期,儘管受益於接踵而至的科學革命、工業革命和社會革命,歐洲人已經前所未有地自信起來,他們遠遠把世界其他地區和國家落在身後,擁有領先的科學技術、充裕的物質生活以及民主的社會理想,但是,仍然有一位法國畫家不免道出了這樣的疑問:“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保羅· 高更
這位畫家就是保羅· 高更 (Paul Gauguin, 1848 年—1903 年),他傳奇的一生如同他給世界提出的問題一樣,充滿神秘,富於啟迪。他做出過兩次關鍵的選擇,都與這個對生命最根本的追問有關。
第一次是關於改行。年輕時的高更曾經是一個成功的證券經紀人,勤懇工作、娶妻生子,過著大多數歐洲人所夢寐以求的中產階級富足生活。直到母親去世後,囑咐他去投靠一位名叫居斯塔夫·阿羅薩的先生,這時,已接近而立之年的高更才開始迷戀藝術,並且走上繪畫之路。為了能夠一心一意從事創作,他在與妻子多次爭吵後還是辭去了銀行的穩定工作,這也意味著切斷了全家的經濟來源,當時,他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第四個孩子也馬上要呱呱墜地。可想而知,這種行為在任何時候都很難被人理解,因為實在太缺乏“道義” 和“責任感”。不過,高更的動機又是什麼呢?他必定是感覺到了現實生活與他內心追求中某種巨大的矛盾,“這種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當他發現繪畫能夠讓他找到真實的自我時,他毅然地放棄了曾經擁有的一切,儘管這樣對家人來說的確有些殘酷,但人類被莫名其妙地拋到這世界上來本身不就已經夠殘酷了麼?
第二次是前往塔希提 (Tahiti)。1891 年,43 歲的高更為了尋找合適的創作題材,來到這座位於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群島中的小島,並在那裡基本杜絕了與文明社會的往來,專心畫畫,悄悄度過了餘生的大部分時間。小島百花芬芳、神奇曼妙,被譽為“海上仙島”,可在當時,去那裡並不是像今天去旅遊勝地度假一樣浪漫的。在作為殖民者的歐洲人眼裡,那裡居住的是尚未開化的“野蠻人”,是尚未有文明涉足的蠻荒之地。高更有勇氣拋開工作、家庭,進而拋開文明社會,來到一個孤立的小島,不會只是為了獵奇或者追求異國情調。由於家庭原因,他比同代人到過更多歐洲大陸以外的世界(儘管出生在法國,但高更兒時曾隨家人在秘魯首都利馬生活過 6 年,青年時期又做過一陣子遠洋船員), 因此也更敏感地意識到其他與歐洲傳統文化異質的文明存在,他被其中原始、質樸、本真的狀態深深吸引,在他看來,這正是表面上高度文明的歐洲社會所極度缺乏的。
自畫像
捫心自問,儘管會被高更的故事打動,可我們究竟有沒有他那樣的決心和勇氣呢?我想是不容易有的,畢竟,為了給生命之謎一個滿意的答案,需要付出的代價也過於沉重了。高更為了畫畫,最終變得家庭破裂、窮困潦倒,當他帶著在塔希提繪製的一批創作回到巴黎舉辦畫展時,讚賞之聲也寥寥無幾,他只好又懷揣失落重返熱帶島嶼,尋求心靈的慰藉。在島上,他患上了多種嚴重的疾病,同時家中的噩耗也一再傳來,他的兒女相繼去世,當得知自己最心愛的小女兒死訊時,高更的精神徹底崩潰了。他帶著一瓶毒藥,來到深山,希望死後能被野獸吃掉,這樣便可以徹底解脫了。可當再次睜開眼,他驚訝地發現自己還活著,儘管腹中劇痛難忍,但他已經不想再死了。
這次自殺未遂的經歷激發了高更空前的創作欲,他意識到,死並沒有意義,必須要用坦誠強烈的方式讓世人理解、接受自己。於是,他開始構思,並夜以繼日地完成我們在圖中看到的這幅作品《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
整幅畫面如同一幅歷史的長卷,展現了人生所遇到的不同階段。畫面右邊地上躺著一個誕生不久的嬰兒,中間站立著一個伸手採摘蘋果的青年(作為最顯眼的一個人物,他的行為很容易讓人想到人類的始祖亞當),左邊蹲著一位頭髮蒼白、行將就木的老人,將他們聯絡到一起,其從出生到死亡的寓意十分明顯。同時,穿插在畫中的其他形體也都含有深層的隱喻,比如最右邊的狗象徵高更自己,最左邊的白鵝象徵死後的靈魂,背景中的偶像象徵人類精神的信仰……背景中是塔希提特有的山巒、熱帶雨林和海洋,它們如同來自遠古的血脈,縱橫交錯,貫穿在歷史的長河裡。高更採用的人物形象都來自島嶼上的土著居民,他剛到這裡便對他們印象深刻,他們無論男女全都自然地赤裸身體,從不會感到羞澀或者禁忌,映著熱帶的Sunny,露出橙黃髮亮的膚色。透過女孩子們神秘的眼神,我們或許會和高更一樣,感覺到那久已消逝的往昔。為了讓每一部分的含義明亮、清晰,高更簡化了形體,他採用單純的輪廓和近於平塗的豔麗色塊,營造出神秘、奇異的氛圍。畫家坦然宣佈,在這幅作品最終完成之前,他從未考慮過它的名稱和主題,只是到了最後,他發現用這句話來概括其一生的追求再合適不過了,於是便將它簽到畫面左上角那片金黃色的區域裡。
這算是高更對生命最後的提問,同時又是自己的解答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後人確實因此而記住了這位畫家的名字。從此,人們更加強烈地意識到,繪畫不僅是供人來欣賞其中嫻熟的技藝,而且更是人類探索自身存在的一種本能方式,瞭解畫家、解讀作品,其實也是在認識我們自己。
原文:《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邵大箴
資源出處:《藝術品鑑》2018年3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