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58409063025

    什麼是黃羊病:黃羊病其實是一種代謝病,受飼料與環境影響而導致的一種疾病,可分為黃疸病和黃膘病。習慣上把羊屠宰或死亡後胴體區域性或全部變黃的現象統稱黃羊病。為便於區分,把放牧羊出現的變黃現象稱作疾病型黃羊病——黃疸病;舍飼育肥中出現的變黃現象稱作代謝型黃羊病——黃膘病。 疾病型黃羊病中黃疸病的常見原因:實質性黃疸各種病毒、細菌導致羊肝硬化、肝炎,使得肝臟實質性發生病變,引發黃疸;阻塞性黃疸寄生在膽管內的寄生蟲(如肝片吸蟲、絛蟲等)、膽囊炎、十二指腸炎等都會造成膽管阻塞,膽汁外溢,膽汁中的膽紅素、膽黃素排入血液,將全身各組織器官染成黃色,造成黃疸肉; 溶血性黃疸由血液原蟲(如羊錐蟲、焦蟲等)、附紅體、鉤端螺旋體侵入機體或發生中毒和全身感染,引起機體內大量溶血,血紅蛋白遊離在血液中,經肝臟代謝產生黃疸。 代謝性黃羊病的常見原因:因為完全舍飼育肥羊是近幾年才有,時間短,問題多,好多羊病與放牧羊完全不同,大致原因為:飼料中銅含量過高,導致肝臟負擔過重,膽汁分泌增多,脂肪顏色變黃。常見於在育肥羊料中新增豬料的養殖戶中,因高銅有催肥作用,且氧化銅又是黑色染色劑,所以在豬料中新增高銅可以起到長勢快、糞便發黑,有種豬健康消化充分的感覺,養羊戶就在羊料中也新增豬料,以期獲得養豬的效果。臨床上解剖可以看到羊的肝臟無彈性、發硬、質脆;有的顏色泛綠光。膽囊增大。 精料飼餵量過大、小蘇打比例低,導致瘤胃產酸過大,經真胃、腸壁吸收後進入血液,引起酸中毒,肝臟解毒工作加劇,膽汁分泌增多;精飼料或飼草中黃麴黴菌含量高,易引起脂肪淡黃色;腎臟和尿道長期排放弱酸性尿液,刺激引起發炎,尿瀦留,部分尿液串入皮下,都易引起黃羊病;臨床上解剖可見膀胱尿液瀦留,腸油少,羊尿頻、尿少,呼氣有酸臭味,嚴重的出現四肢癱瘓、頭低垂、毛色無光、消瘦,嚴重的酸中毒像羊快疫一樣死亡。 食鹽和小蘇打新增量太高,導致鈉離子過高,鉀、鈉離子不平衡,細胞壁滲透壓產生負壓,高鹽量促使羊喝水多,細胞充盈,羊體外觀虛胖,屠宰後,水分隨血液、皮下流出,胴體重比想象得小。肉質短期內就失去水分,肉質顏色變黃。如果放在冷庫急凍後,顏色恢復正常色。飼料中含胡蘿蔔素多或黃色染色劑的原料,代謝後植物性黃色劑會把脂肪染黃。如飼餵玉米蛋白粉、棉粕、VB12粉等都會引起。尿素等慢性蓄積性中毒,同高銅原因一樣,均為肝、膽功能失調引起黃疸。 育肥時間短,料中能量低也可引起,主要是皮下脂肪沉積少,且多為不飽和脂肪酸構成,羊油稀軟,易氧化變黃。精料組成原料單一, 大量長時間飼餵玉米、米糠粕等高脂肪、易酸敗的原料,使機體內VE 消耗量大增,引起體內VE含量降低、加上其他抗氧化劑不足的共同作用,導致抗酸色素在脂肪組織中沉積,並使脂肪組織形成一種棕色或黃色無定性的非飽和疊合物小體,促使黃膘產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有何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