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48478676147

    異形,真的是科幻片中好看的一個系列,我覺得都比較好看,如果硬要選擇,我覺得如果按順序看,會對異形有一個比較好的直觀,但是第3部感覺沒那麼強烈,雖然第四部換了導演拍,但是我覺得第四部“逆種”是挺好看的,當然異形大戰鐵血戰士,也是非常的不錯,我說的是第一部,第二部完全是個失望!

  • 2 # 視覺聖演

    《異形》電影系列與電視連續劇不同,雖然它的故事相連,主人公也是同一演員飾演,但是不像電視連續劇那樣是一個整體的不同分部,而是先有了一部,發現還有發展的空間,於是又去拍續集,乃至二部三部,(有些電影更甚,還要再發展到前傳系列),所以每部電影總有不銜接或者相矛盾之處。(當然也有電影連續劇,但《異形》不是)。它是由不同導演拍攝的系列電影,所以連續看下來會發現不同,可以進行比較,比如《異形2》要比《異形1》好看,《異形3》其實已經把故事講完,《異形4》又來個畫蛇添足。作為科幻電影,3、4部“科”的含量已經很少。不管怎樣,這部電影還是很有看點的。

      影片中安排了一個敵人,異形,外空間的一種怪物,有著非常令人噁心恐怖的造型。從幾部電影中感覺到,異形是一種卵生的怪物,那個卵頂部上外皮能像花瓣那樣張開,就像海葵的觸角一般,幼蟲成熟後就從這裡出來,異形的幼蟲被設計成巨大的肉色蜘蛛樣子,還有一條長尾巴,能一下纏住人的整個臉。異形的血液是強酸型的,能腐蝕一切,異形透過蛻皮長大,成年後的造型就像恐龍骨架模樣,鐵甲外表,異形張嘴就是粘液,一沱沱一灘灘留在它們經過的地方,讓人噁心。異形的繁殖就像螞蟻和蜜蜂一樣是由女王來完成的,從影片講述看,女王往往是寄生在人體中卵孵化出來的,可以說異形就像害蟲的天敵寄生蜂一樣,只不過它把人類當成了害蟲,成為人類的剋星。而這個剋星竟然還是人類培養的。這些透過科學實驗培植出來的怪胎,初始的目的是用於那些政治或者軍事不可告人的目標的。

      影片中還安排了一個英雄,一個女強人。女主人公在同胞不斷被異形殺死,自己在死裡逃生過程中逐漸發現了其中的秘密,她為了消滅異形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哪怕是生命被克隆,但是遺傳基因把她的決心也克隆了過來,最後還是粉碎了那可怕的陰謀。這位主人公就像女金鋼一樣,長生不老,第一部電影中她就應該是近百歲的人了,但主人公長時間生活在飛船中,如果那時不老的原因可以解釋為在宇宙中漂移,因按愛因斯坦相對論理論,時間旅行是一種可能,即在飛船接近光速時時間就會放緩,而此時地球已經過去幾十年或者上百年。可是在後幾部電影中她幾次登陸還是不會變老。主人公還是個全能戰士,能使用十八般武器,非常強悍,從駕駛宇宙飛船到使用各種高科技裝置無所不能,具備了拯救人類的外在條件。同時她又非常母性,充滿了愛心,為了從異形爪下救出小動物和小女孩,可以不顧自身安危,在只剩下幾分鐘的時間裡取得成功。但是她就像綠色和平組織成員一樣,與那些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的現代化高科技實驗進行鬥爭時,總是那麼寡不敵眾那麼力不從心,救出的人又都死亡,她想透過自殺最終消滅異形,結果連她和異形一起被克隆出來,不過她的精神是屢敗屢戰毫不氣餒,哪怕是克隆體也一樣。(我想系列電影也只能如此安排情節,否則電影就編不下去了)。

      影片儘管展示了不少高科技的遠景發展,但是核心還是揭示了人類自身的邪惡。所以《異形4》最搞笑,因為最後拯救人類的卻是克隆人和機器人。

      可能如果我不是連續看這部系列,不會產生這些感想,在一部電影中可能會有穿幫鏡頭,但是有些漏洞可能不會出現,因為這些電影本身之間都有時間跨度,製片方利用觀眾似曾相識的印象來推動後續系列的票房,觀眾也不可能清晰地記住過去的情節,只能約略記住一些大概,有些可能根本沒看過前一部。對我而言,集中看還是有意思的。

    《異形》作為科幻電影,必定要以科學為背景。那麼這部系列電影除了對科技發展遠景展望外,還告訴我們一些什麼樣的科學觀念和科學活動呢?從電影中我發現科學往往為人的好奇心所驅動,這種好奇心可能給人類帶來好處,為人類謀取福祉,也可能給人類帶來危害,讓人類陷入無盡的深淵。在《異形1》中,就是因為那種好奇才導致後來的慘劇,當然也有那指令的作用,即來自公司的利益,而這個利益也是因為好奇而驅動。所以科學從來無所謂崇高可言,源頭都是來自好奇心。由此,科學也無所謂倫理道德,為了科學的目標,可以讓飛船中的人都死光也不足惜,可以讓海軍陸戰隊的官兵成為犧牲品。從第一部中的公司,到後來的軍方,他們都想透過實驗來控制異形併為他們的目的服務。當我們看到一些正直的科學家們信仰宗教,也就不足為怪,因為作為科學的理性有時非常可怕,那是一種毫無人性的冷漠,是一種乞求結果的任性。科學活動只有放在社會活動中才顯出它的崇高性和其中的倫理道德,因為評價科學的價值不可能是科學本身,而是旁觀者,旁觀者因為親身感受科學在社會中作用才會來評價它的好壞,當他們意識到異形的危害時,哪怕自身能力不足也會團結起來與之進行殊死鬥爭。

      同時,科學活動是一種等待,是一種過程。好奇心在等待中等到滿足,在過程中獲得愉悅。當宇宙飛船在茫茫太空中飛行,當人們要了解一種事物的真相時,只能是等待,而且當一個結論得出的同時往往又是另一個問題產生之際,科技人員一直是在過程之中。科學不會到頂,永遠在路途中。從這個角度看,科學沒有權威,也不承認權威。

      無疑,在異形系列中,《異形2》相對好看一點,從這裡看到《阿凡達》的影子,這是拯救人類在另一個星球殖民地的故事,卡梅隆在這部電影中所作所為為他日後拍攝《阿凡達》打下了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我現在只會喜歡二次元的女孩子,對三次元的女孩子根本不感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