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長河泱泱訪古今

    《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本回目內容簡介:

    徐晃率軍渡漢水,大將王平諫未果;黃忠趙雲出奇兵,兩軍夾擊破曹軍;徐晃逼得王平反,曹操盛怒親統軍;孔明妙計授四將,黃忠趙雲和魏張;曹操大敗退陽平,諸葛疑兵再破操;曹操屯兵於斜谷,進退兩難心難決;主簿楊修耍聰明,惹惱曹操丟性命。

    本回目的可以分成兩個小章節:漢中戰役和楊修之死。

    漢中戰役:

    漢中戰役是劉備集團對曹操集團發動的大規模戰役,也是一場奠定劉備集團地位至關重要的一戰。

    劉備在佔取益州之後,實力不可同日而語,已經有能力正剛曹操了,而漢中對益州之重要性不言而喻,於是在建安23年,劉備親率大軍進攻漢中,由此漢中戰役打響。

    曹操生性多疑,諸葛亮就用疑兵之計來對付曹操,其實不是諸葛亮把曹操騙了,應該說是曹操自欺欺人,然若非孔明用計,曹操也不會上當。

    諸葛亮自一出世對上曹操的戰績可以說是超神表現,火燒博望坡、二燒新野、三燒赤壁、兵困華容道,這一系列戰績讓曹操畏懼久矣。曹操見是孔明用計不敢不防,諸葛亮正是吃準了曹操的這種心理。可見善用疑兵者,必先看敵對之人多疑否,再斟酌疑兵可用否。正所謂兵者詭道!

    本回合精彩之處還在於蜀漢五虎上將的表現,五虎上將除關羽駐守荊州外,張飛、趙雲、黃忠、馬超一一出場,各顯其能,令人大呼過癮。其中表現最佳者當為老將黃忠,漢中戰役中計斬夏侯立首功,之後劉備任其為後將軍,佔五虎上將之列。

    楊修之死

    楊修之所以招來殺身之禍演義中已交代明瞭,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愚見。

    工作中免不了與領導相處,之間的關係可是微妙異常。總體大家做下屬的要多些,我覺得應該注意的幾個情況:

    1、當下屬能力超過領導時,鋒芒畢露,要麼打包回家,要麼自立門戶,要不然很容易招領導記恨打壓,那樣就頗為棘手了。

    2、當下屬的能力可以讓領導平添助力,一心輔助,那麼就可以放開手腳,全力釋放自己的技能,事業可期。

    3、當下屬能力在領導之下,這種應該最為常見,當上級領導換屆時候就要注意了,需要重新評估一下新任領導的能力,與自己的關係又是如何。

    4、當下屬的意見與領導相左,或順從領導,或一走了之,若是不走而又不從,那就可能被打入冷宮了。

    5、當下屬能知曉領導的心思,一定不要隨意說出,尤其是同事之間,切記悶聲發財才是王道。

    6、當下屬不明領導心意,那就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儘量少出錯,切不可胡亂猜疑。

    以上是《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內容簡介及自己的一些拙見,喜與不喜,勿噴!

    泱泱文脈承古今,不復繁華五千年!

  • 2 # 文化百說

    三國演義第72回,文章題曰:《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孟德兵退斜谷》,我們先來說說三國著名的漢中之戰,這是一場至關重要的戰役,此戰之後奠定了三國的基本形勢,三國之中原屬曹操兵力最強,當年揮兵百萬南下,欲以鐵騎平復南方,然赤壁之戰,折戟沉沙,精銳盡損,再無力吞併孫吳。水戰不行,曹操只能發揮自己優勢,先攻取漢中,漢中乃蜀地的門戶,劉備自然不能接受臥榻之側有人虎視眈眈,於是雙方開始兵戎相見。

    漢中本是張魯的地盤,劉備入主蜀地後,他自知不能守住,便投了曹操。前期劉備進攻漢中屢次失敗,還折損了幾員將領和一些兵馬,但是劉備並未放棄漢中這塊肥肉,因為蜀漢相連,劉備軍隊後方可以不斷獲取到豐富的物資,而曹操兵糧遠在許昌那帶,物資供給相當麻煩,所以劉備打算以逸待勞,想和曹操打持久戰。果然,在劉備不斷地騷擾下,曹操的大將夏侯淵因為大意,被黃忠一刀斬於馬下。此時漢中暫由徐晃把守,曹操親自帶兵趕來,且說那徐晃自恃勇猛,不聽王平勸告,出兵攻打蜀軍,而蜀將黃忠、趙雲堅守以逸待勞的戰略方針,先避其鋒芒,等其疲憊後,出其不意各自帶兵從兩翼夾擊,徐晃果然大敗而歸,之後徐晃又責怪王平不出兵救他,欲要斬之,眾將求情方免,王平憤而放火燒營,夜投劉備。

    徐晃狼狽逃回與曹操會軍,一起徑往漢水而來,與蜀軍隔江相拒。諸葛亮細心察看地形後,心中已有破敵之計,他先是遣趙雲在山中夜晚擂鼓,卻又不戰,弄得曹軍人心惶惶,夜不能寐。然後又獻計劉備背水紮寨,曹軍來攻時佯裝敗走,丟盔棄甲,曹軍則開始搶奪物資一片混亂。諸葛亮看準時機,兵分三路包抄曹軍,曹軍潰敗而逃。倉惶逃往南鄭,途中又遭到魏延和張飛帶兵截殺,曹操心驚膽戰,又朝陽平關奔去。在諸葛亮的疑兵之計下,曹操接連失利,退守陽平關後,因糧草緊缺,派許褚去接糧,而許褚卻醉酒大意,糧食又被張飛給劫了,此時的曹操只能進行決戰,可惜此時的曹軍已是驚弓之鳥,全無戰意,自然敗陣後退,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幸虧,曹操次子曹彰趕來相救,收兵到斜谷界口扎住,後面就是我們熟知的,楊修解讀曹操雞肋口令,擅自動搖軍心,被曹操斬首,當了背鍋俠。

    大概的情節就是這樣,小說寫得很精彩,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的運籌帷幄,劉備的堅持不懈,蜀軍各將士的齊心協力,讀起來熱血澎湃,蕩氣迴腸。而曹軍方面,就值得我們去深思,自我反省。徐晃、許褚自恃勇武,不聽勸誡,結果兵敗無功,還有曹操的疑心太重,影響到戰況的判斷,以及楊修的自作聰明等等,這些都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回顧,我相信我們會有更多的收穫。

  • 3 # 痴騎朽翁

    七十二回主要敘述的是,

    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

    勝敗乃兵家常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父養母恩情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