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679041084271

    首先給個圖你看,

    主要涉及四個過程,免、剔、抵、退,即外銷部分銷項稅額-免,外銷部分的進項稅額不能全部分用於抵扣-剔,然後用當期進項稅額抵當期銷項稅額-抵,結果為負數的-退。

    至於為什麼外銷部分的進項稅額不能全部分用於抵扣,也就是為什麼退稅率低於徵稅率,因為外銷本來就是免稅的,按照增值稅的原理,免稅部分的進項是一分都不能抵的,出口的可以抵一部分就是鼓勵出口了。

    具體見下面的公式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稅額)

    (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的稅額)即剔出的金額

    剔出的金額=(外銷額FOB-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徵稅率-退稅率)

    減去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的意思是,當期進項稅額根本不包括免稅購進原材料的進項,因為是免稅的,所以要剔除掉。

    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兩種情形

    第一,當期國內購進的無進項稅額且不計提進項稅額的免稅原材料,直接減就可以

    第二,當期進料加工保稅進口料件 計算方法

    購進法(進口料件)

    當期進料加工保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當期進口料件到岸價格+海關實徵關稅+海關實徵消費稅

    實耗法

    進料加工出口貨物耗用的保稅進口料件金額=進料加工出口貨物人民幣離岸價×進料加工計劃分配率

    計劃分配率=核銷上年進料加工業務時確定的實際分配率

    實際分配率=年度進料加工耗用的保稅進口料件金額÷年度進料加工出口貨物總額

    最後結果為負數,涉及退稅,當期期末留抵稅額不多於免抵退稅額時,退當期期末留抵稅額,多的時候,退當期免抵退稅額,原則就退個少的給你。

    免抵退稅額=(外銷額FOB-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退稅率

    ①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期末留抵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當期應退稅額

    ②當期期末留抵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時

    當期應退稅額=當期免抵退稅額

    當期免抵稅額=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黃瓜猝倒病該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