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史界
-
2 # 沉墨I方之城
這就是景泰帝朱祁鈺當7年皇帝最大的遺憾,沒有殺掉明英宗朱祁鎮,但是朱祁鈺又沒有更合適的理由殺明英宗朱祁鎮。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後,被瓦剌俘虜,明朝廷立刻推立朱祁鈺為帝,史稱景泰帝。景泰帝在忠臣于謙的輔佐下,不但打敗了進攻的瓦剌大軍,保衛了北京城,更是在國家治理上頗有建樹,按照正常劇本,景泰帝就好好的做他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就好好的在北方草原上喝風,大家其樂融融,互不打擾。
景泰元年八月,明英宗被瓦剌給放回來了。
這就尷尬了,明朝皇位本是哥哥朱祁鎮的,現在是弟弟朱祁鈺上臺了,這哥哥回來了,難不成把皇位還給他?
擱誰都不願意,皇權的魅力實在太大!雖然以前哥倆關係實在太好,那是因為沒有涉及到權力利益。
明英宗朱祁鎮回來了,對他來說無所謂了,一個俘虜皇帝被放回來,首先面子都過不去,那就更別想其他的。
最難受的是景泰帝朱祁鈺,哥哥出征之前令自己監國輔助太子,沒想親征失敗,自己成了俘虜,這回來了,怎麼處理,這是個問題。
把皇位還給他,自己捨不得;殺了他吧,於心不忍。左右都為難,還是先關起,於是安排明英宗朱祁鎮住在皇宮偏南的一所破落宮殿裡,於是朱祁鎮又多了一個名字:南宮。
其實,景泰帝朱祁鈺是冒了很大的政治風險的。
在封建皇權社會里,最讓人覬覦的就是皇位,所有的帝王最根本的行事準則就是如何維護自己的皇權地位不受威脅,無論對方是誰,那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歷史上多了去為皇權手足相殘,父子相逼的事情,明英宗朱祁鎮雖然被軟禁南宮,但他畢竟曾經是正統皇帝,他對景泰帝朱祁鈺的皇位威脅雖然是隱性的,但威脅是最大的,因為他佔有一個天然的優勢——他具有正統的合法性。
造反,有時候不需要理由,但需要一面旗幟!朱祁鎮就是一面最好的旗幟!後來的事實證明,也正因為如此,奪門之變才如此的輕鬆,朱祁鎮才順利復位。
作為一個年輕有為的皇帝,景泰帝朱祁鈺為什麼不殺了明英宗朱祁鎮呢,這是題主的問題。
首先,朱祁鈺對哥哥朱祁鎮有惻隱之心。他們的父親是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的兒子們就他哥倆活到了成年,從小關係就非常好的,哥哥朱祁鎮九歲登基,到了成年後,一直對弟弟朱祁鈺非常的照顧,朱祁鈺的郕王就是哥哥朱祁鎮給封的,朱祁鈺已經成年應該離京就藩,朱祁鎮捨不得讓弟弟離開,一直留他在京城,直到土木堡之變前,還讓弟弟來監國。
其次,朱祁鎮回來後,完全沒有對皇位有絲毫的覬覦之心。明英宗朱祁鎮從瓦剌回來後,自知自己失德,寵信宦官,擾亂朝綱,現在弟弟朱祁鈺登基為帝了,他從內心完全放棄了自己再做皇帝的打算,一心只想著和錢皇后安度晚年。這樣的態度讓朱祁鈺放棄了斬草除根的想法,既然親哥哥完全沒有了東山再起的想法,自己又何必忍心殺了自己最親的人呢。
最後,朝中勢力和輿論不允許。景泰帝朱祁鈺能夠繼明英宗位當皇帝,一是因為時局需要,瓦剌大軍打將過來了,需要一個成熟皇帝穩定局面,二是因為朝中大臣于謙的支援。但是最關鍵的是有孫太后的支援,孫太后的支援是決定性的。
如果景泰帝朱祁鈺殺了已經毫無威脅的明英宗朱祁鎮,那麼他會落下弒殺先帝,手足相殘的名聲,而此時朱祁鎮的兒子,原太子朱見深還在京城,說不定於謙和孫太后會用霍光的手段——廢帝。
景泰帝朱祁鈺是不能冒那個險的,不可能拿自己的皇位來開玩笑,他希望哥倆現在的關係一直就這麼延續下去,一個做皇帝,一個居南宮,誰也不打擾誰。
他們哥倆的想法都是一致的,但萬事莫測,景泰帝病重,朝中徐有貞、石亨等人為了政治投機裹挾了明英宗朱祁鎮,說動了孫太后,發動了奪門之變,朱祁鎮順利復位。景泰帝身後受到了朱祁鎮很不公正的待遇,這是弟弟朱祁鈺身前沒有想到的。 -
3 # 紅黑亂侃
我會從3個方面,向大家解釋,朱祁鈺如果想要把朱祁鎮斬草除根,會遇到哪些障礙。
朱祁鈺雖然是皇帝,但也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他的一舉一動都有很多人在盯著,其中不乏朱祁鎮的支持者。
哪怕朱祁鎮差點把大明王朝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也是歷史的罪人。但是他畢竟當了十幾年的皇帝,古代又十分重視禮法上的正統,還是朱祁鈺的親哥哥。因此,他也不缺乏支持者。
所以,如果朱祁鈺想要除掉朱祁鎮,會遇到很多方面的阻礙。接下來,讓我們一個一個地來看看。
1、太后
朱祁鎮是太后唯一的兒子,太后為了兒子,恐怕什麼都做得出來。
朱祁鎮被瓦剌俘虜之後,嚮明朝索要財物。大臣們都知道沒有用,經不住太后愛子心切,把後宮的金銀珠寶都湊上了,送去了瓦剌的大營。
國難當頭,國賴長君,太后想過立2歲的孫子朱見深做新皇帝,想過召回襄王主持大局,就是不想把權利交給朱祁鈺這個情敵的兒子。
在這種情況下,朱祁鎮從瓦剌歸來之後,太后一定盯著囚禁朱祁鎮的南宮,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都會懷疑到朱祁鈺身上。
而且太后手裡還有先帝的遺詔,上面寫著“軍國大事需先稟告太后再處理”。這樣的遺詔,一般來說是走個過場,正常情況下皇帝和大臣也不會真去聽她一個沒有實權的太后的意見。
但是,太后的特殊身份,加上這份遺詔,也就意味著,太后在理論上有著廢黜皇帝的權力。
朱祁鈺登基的時候,就是太后下旨立他做皇帝的。雖然說他實際上是群臣擁立的,太后就算反對也無效,但是程式還是得走的。
所以,如果朱祁鈺把朱祁鎮給斬草除根了,太后一受刺激,下旨廢黜他這個皇帝,事情還真不好辦,夠朱祁鈺和大臣們拉扯一通的。
就算太后沒想過要廢了朱祁鈺,或者廢帝失敗了,她找來大臣,去太廟,哭著說朱祁鈺對不起先帝,甚至再做出點什麼極端事件,比如當眾自盡,朱祁鈺的名聲就徹底毀了。
古代講究以孝治天下,就算太后不是朱祁鈺的親生母親,朱祁鈺也得把她當做親生母親一樣侍奉。要是把她逼死了,朱祁鈺就是不忠不孝不悌了。
皇帝都很在乎名聲,朱祁鈺是不太敢背上這個罵名的。
2、文官
明朝的很多文官是一根筋。
那句有名的“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意思是,明朝養了我們這些人才150年,是時候輪到我們為了國家的利益付出生命了,就是文官說的。
這句話是不是很燃呢?然而你們知道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說出這句話的麼?朱棣靖難?外敵入侵?國難當頭?
都不是,他們慷慨激昂地發表這句宣言,只是為了阻止嘉靖皇帝叫自己的親生父親做“父皇”,在他們眼裡,嘉靖繼承了皇位,就應該認孝宗皇帝當爹。
為了這件事,起碼有16個文官丟了性命,幾百個官員被下獄、停職、流放。
這些一根筋的文官,認準了一件事,是會豁出命去和皇帝對抗的。
而當時在文官眼裡,朱祁鈺本來不該把朱祁鎮關在南宮的。就算不願意把皇位還給朱祁鎮,也該恭恭敬敬地去給朱祁鎮請安,給朱祁鎮改善生活條件。為了這事,他們可給朱祁鈺添了不少堵。
在這種情況下,朱祁鈺如果殺了朱祁鎮,必然有一部分文官要奮起反抗,來一番“仗節死義,正在今日”,為朱祁鎮討說法的。
到時候,朝政一混亂,有夠朱祁鈺頭疼的。這些執著的文官,可不好處理啊。
3、宗室
朱祁鈺怎麼對待朱祁鎮,不僅太后看著,文官看著,宗室也在看著。
朱祁鈺的五叔,一度作為皇帝候選人的襄王朱瞻墡,就曾上書請求朱祁鈺,要善待朱祁鎮,要經常去給朱祁鎮請安。
而朱祁鈺這個皇帝身份,在古代講究禮法的情況下,終究是有點名不正言不順,要不是國難當頭,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還是個嬰兒,年紀實在太小了,也不會輪到他當皇帝。
當皇位的傳承出現問題的時候,宗室和藩王們,心裡難免會有些想法。比如說:既然你可以,為什麼我就不可以?
朱棣起兵靖難,不就是因為皇位上的是皇太孫朱允炆,而不是皇太子朱標,或者朱元璋的其他兒子麼。在當時人的眼裡,傳位給孫子終究不如傳位給兒子名正言順。
所以,如果朱祁鈺把朱祁鎮殺了,會不會有蠢蠢欲動的藩王打著為先帝報仇的名號起兵,或者乾點別的什麼事,還真不好說。
雖然那時候的宗室和藩王已經沒有了造反的實力,但是一旦有異動,終究會引起動盪,這也是朱祁鈺不願意看到的。
寫在最後
雖然除掉朱祁鎮,會遇到來自多方面的阻礙,但是仔細分析,這些阻礙並不會對朱祁鈺造成什麼實質性的影響,最多也是讓朱祁鈺的名聲過不去,或者引起一些小範圍的動盪。
更何況,如果朱祁鈺除掉朱祁鎮的行為做得隱蔽一點,神不知鬼不覺,那麼,就算全天下都懷疑他,沒有證據,也很難真的去指著皇帝的鼻子痛罵。
所以,我認為,朱祁鈺沒有把朱祁鎮斬草除根的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本身就不想殺人。
他也曾經有過機會。有一次,有人告發,朱祁鎮把一把金刀送給了看守他的太監,他們或許有一些勾結,圖謀奪位。朱祁鈺警惕之下,派人去徹查了這件事。
這個時候,如果他借題發揮,或者使些什麼計謀,也不見得抓不住朱祁鎮的把柄。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息事寧人,只不過再次加強了對南宮的看管。
他要是真想除掉朱祁鎮,甚至想讓朱祁鎮更加地不好過,都有的是機會。但是他還是什麼都沒有做。
這隻能是出於他自己個人的選擇了。或許是顧念兄弟之情,或許是不想濫殺,或許是擔心對不起父親,總之,他沒有下手。
最終,在病重的時候,被朱祁鎮奪位,他自己也被廢身死,連身後的名聲都保不住。
但是歷史是公平的。縱然朱祁鎮復位之後,極力地詆譭朱祁鈺,但是歷史還是記住了,是誰在土木堡之變中、瓦剌兵臨城下的時候,選擇與大明共存亡,最終拯救了明朝。
朱祁鈺的功績是有目共睹的。
-
4 # 樸實橙子d
從這一點上看明代宗比他哥哥仁慈得太多了,想想看英宗如果遇到的是楊廣,李世民,朱棣這些狠人,英宗還能活得到復辟那天嗎!有人說代宗投鼠忌器不敢動手,可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了皇位之爭是血淋淋的你死我活之爭,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心底仁弱的人是做不好皇帝的……
回覆列表
正統十四年,英宗朱祁鎮在御駕親征時被瓦剌所擒,從此開始了他一生中最悲劇的一段經歷。在朱祁鎮被俘虜的那段時間裡,明朝宮廷裡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英宗朱祁鎮那個不諳世事的小弟弟朱祁鈺,在大臣于謙的教唆下,自己登基做了皇帝。對待迎回英宗的問題上他顯得過於小氣,但是最後好歹還是將朱祁鎮迎回來了。
古人云“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對於這點從迎回朱祁鎮後,朱祁鈺對英宗的態度可以看出他是有所防範的,朱祁鈺將朱祁鎮軟禁在南宮,七年裡,不但將南宮大門上鎖灌鉛,甚至加派錦衣衛嚴密看管,連食物都只能透過小洞遞入。有時候,吃穿不足,英宗的原配錢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紅,託人帶出去變賣,以補家用。為免有人聯絡被軟禁的英宗,景泰帝甚至把南宮附近的樹木砍伐殆盡,讓人無法藏匿。
但朱祁鈺最終還是放了朱祁鎮一條生路,以至於自己死不瞑目,死後還給自己的哥哥將墓葬移到西郊。
那麼朱祁鈺有什麼顧慮呢?為什麼不殺了英宗呢?我認為有以下三點:
第一,朱祁鈺和朱祁鎮兩兄弟感情很深,朱祁鎮很疼愛朱祁鈺這個弟弟,在御駕親征時,讓朱祁鈺做監國就可以看出端倪,所以說,朱祁鈺對朱祁鎮的感情應該也是很深的,雖然沒能抵住權勢的誘惑,但是殺死自己的哥哥在情感上是不能接受的;
第二,朱祁鈺大概也是害怕世人的批評議論,殺死自己的哥哥在任何時代都不會被世人所接受,古代的名聲節操重於一切,做皇帝更是在意這一點;
第三,自己還年輕力壯,完全可以多生幾個孩子,好好培養,做自己的接班人成為下一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