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鬼滅》從連載之初開始到動畫化前期,國內網友對於原作的評價就基本都是“前期劇情相對溫吞,後期發力,相對慢熱”這樣的一個定位,並沒有太過吹捧的現象。也因此這部作品剛開播時,只要稍微對這部作品的原作風評有所瞭解的人,都不會對作品的前期劇情抱有太高的期待。
期待值與實際水準之間的落差也是影響口碑的一大因素。很多製作班底豪華的原創動畫最後口碑滑鐵盧,並非完全是因為作品後期跳水式崩盤,前期造勢過猛導致觀眾預期過高、後期心理落差太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是看到動畫尤其是後期人氣的火爆以及對原作強勢的帶動效應再抱著與之相對的高期待去看的話,會覺得有落差也是正常的。因為這時候作品的口碑熱度已經完全不是與作品本身的質量成簡單的線性關係,即有多熱門就說明有多好看的關係了。
2 、《鬼滅》的動畫每集差不多都是以當集的高潮部分收尾,可說情緒帶動效果很好。
戰鬥回就不必說了,就算是著重修行的作品前期,打鬥比重不多,但劇情推進並不慢:比如修行,男主一集開始修行,一集就專注練習劈石頭並在當集就直接劈開石頭了;考試也是兩集就結束,基本早期大部分可能都算不上單元回的小任務,都是一集的任務在當集或下集就結束的。後面戰鬥的篇章會稍微拉長一點。
總體而言,在追番的過程中,就算是以修行為主的前期,《鬼滅》動畫仍然能夠持續地給予觀眾階段性的滿足感。這一點對於吸引觀眾持續追更,非常重要。
3 、精良的製作尤其是打鬥部分上乘且穩定的水準,使得作品從男主進入鬼殺隊執行任務開始,《鬼滅》動畫的人氣一路穩定走高。
男主透過考試入隊之後,作品的重心就以戰鬥為主了,關於這部分題主已經提到,《鬼滅之刃》的製作很好,而這個優勢更是在作為戰鬥類少年漫畫題材的《鬼滅之刃》的重頭戲——戰鬥部分得以凸顯出來。《鬼滅》的戰鬥戲單獨拉出來看,並非業界頂尖水準,要拉出來跟那些經典的作畫回比可能不太夠格。不過作為一部戰鬥題材的作品,頻率較高且質量穩定上乘的戰鬥戲對於目標受眾而言就是一個精準的加分點。
雖然由於製作組似乎儘可能想以兩話漫畫改一話動畫的比例去細細講述這個故事,因此很多集數在講完了當集高潮劇情之後的部分有一點拖沓,但是總體而言並不影響觀看時以戰鬥高潮戲為主的爽快感。
4 、細膩到位的感情描寫,與作品優秀的製作相輔相成、為作品錦上添花,比起單純地做打鬥更加觸動人心。
動畫第19集封神,說實在的我自己看之前也不太理解。因為《鬼滅》動畫的動作戲一向都優秀給力,我尋思著再好能好到哪裡去呢?大家未免過於激動了吧。
後來自己看的時候發現第19集的戰鬥戲配合第一次出場的全新vocal bgm(有歌詞的背景配樂),外加主角思念著家人們然後重拾動力爬起來奮戰的感情描寫加成,很好地將觀眾的激昂情緒煽動到了巔峰。
雖然第19話的高潮部分光論戰鬥畫面本身,並沒有比此前別的戰鬥戲高出那麼多,但是結合其他因素一起,19話一舉封神,名副其實。
此外《鬼滅》細膩動人的感情描寫加成並不是僅在這一集裡曇花一現,而是從始至終貫穿全作(雖然我只是個動畫黨):從男主一開始揹著剛變成鬼的妹妹遇到富岡時一次次爬起來戰鬥、修行時師兄師姐的靈魂為他助力並在考試時與他同在、很多與男主交手的鬼過往的記憶和糾結、男主對鬼的憐憫對親人的思念以及說自己努力想要找到讓妹妹變回人類的方法是不希望她以後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活著,其實都是很俗套、甚至有些是看個頭就知道作者要說什麼的橋段,但是又總是不可避免地被這些見縫插針無孔不入的點點滴滴所觸動到。這正是《鬼滅》相較於傳統戰鬥類少年漫畫的細膩之處吧。
5 、總體而言我覺得《鬼滅之刃》動畫,是一部製作精良、劇情雖然慢熱但也有著自己的優秀之處、能感覺到作者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且未來可期的作品。如果對傳統少年漫這個分類本身就很有興趣且不算太挑剔,那麼確實值得一看。但是你要拿到整個少年漫(改動畫)史上,甚至整個動畫史上來看來期待,至少從第一季的這部分劇情而言,那也真的不是說好到那種程度、非得看不可的一部作品。
此外題主提到覺得《鬼滅之刃》每個方面都沒有比自己看過的任何一部少年漫畫好,但是反過來說,《鬼滅之刃》的動畫在戰鬥、劇情、人設方面,從頭到尾大體上也維持住了一個較高的水準。《鬼滅》可以說是一個雖然並沒有做到頂尖那麼突出,但各項成績都有中上水準、基本不偏科的認真穩定的學生。雖然給人感覺並不那麼聰明,但腳踏實地、穩紮穩打、各項均衡、厚積薄發,總分未必就不如那些有科目特別優秀突出的學生。《鬼滅》動畫正是這樣一點點積累人氣和口碑,最後再加上一些劇情演出上的爆點,最終引爆了驚人的關注度和口碑。
最後要說的是,其實現在很多方面、很多作品經常這樣,有些有一定可取之處的優秀作品一旦得到了一定的曝光度,就不能以單純的線性正相關來衡量其指數級爆炸的人氣與作品本身質量之間的關係了。比如某部年冠電影能拿到同年另一部同類電影幾十倍的票房,並不說明這部電影就比另一部電影好看幾十倍。只能說人氣口碑這個東西就像雪球,一旦滾起來就會越滾越大,形成現象級效應,但不一定說明這部作品就真的按線性比例比別的同類作品好看那麼多。
如果能夠抱著比較平和、客觀的預期和視角去看待這部作品,那麼我覺得觀感會好上很多。當然最後我還是要說一句:灶門炭治郎是天賜的寶物!我永遠喜歡灶門炭治郎。
1 、《鬼滅》從連載之初開始到動畫化前期,國內網友對於原作的評價就基本都是“前期劇情相對溫吞,後期發力,相對慢熱”這樣的一個定位,並沒有太過吹捧的現象。也因此這部作品剛開播時,只要稍微對這部作品的原作風評有所瞭解的人,都不會對作品的前期劇情抱有太高的期待。
期待值與實際水準之間的落差也是影響口碑的一大因素。很多製作班底豪華的原創動畫最後口碑滑鐵盧,並非完全是因為作品後期跳水式崩盤,前期造勢過猛導致觀眾預期過高、後期心理落差太大,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是看到動畫尤其是後期人氣的火爆以及對原作強勢的帶動效應再抱著與之相對的高期待去看的話,會覺得有落差也是正常的。因為這時候作品的口碑熱度已經完全不是與作品本身的質量成簡單的線性關係,即有多熱門就說明有多好看的關係了。
2 、《鬼滅》的動畫每集差不多都是以當集的高潮部分收尾,可說情緒帶動效果很好。
戰鬥回就不必說了,就算是著重修行的作品前期,打鬥比重不多,但劇情推進並不慢:比如修行,男主一集開始修行,一集就專注練習劈石頭並在當集就直接劈開石頭了;考試也是兩集就結束,基本早期大部分可能都算不上單元回的小任務,都是一集的任務在當集或下集就結束的。後面戰鬥的篇章會稍微拉長一點。
總體而言,在追番的過程中,就算是以修行為主的前期,《鬼滅》動畫仍然能夠持續地給予觀眾階段性的滿足感。這一點對於吸引觀眾持續追更,非常重要。
3 、精良的製作尤其是打鬥部分上乘且穩定的水準,使得作品從男主進入鬼殺隊執行任務開始,《鬼滅》動畫的人氣一路穩定走高。
男主透過考試入隊之後,作品的重心就以戰鬥為主了,關於這部分題主已經提到,《鬼滅之刃》的製作很好,而這個優勢更是在作為戰鬥類少年漫畫題材的《鬼滅之刃》的重頭戲——戰鬥部分得以凸顯出來。《鬼滅》的戰鬥戲單獨拉出來看,並非業界頂尖水準,要拉出來跟那些經典的作畫回比可能不太夠格。不過作為一部戰鬥題材的作品,頻率較高且質量穩定上乘的戰鬥戲對於目標受眾而言就是一個精準的加分點。
雖然由於製作組似乎儘可能想以兩話漫畫改一話動畫的比例去細細講述這個故事,因此很多集數在講完了當集高潮劇情之後的部分有一點拖沓,但是總體而言並不影響觀看時以戰鬥高潮戲為主的爽快感。
4 、細膩到位的感情描寫,與作品優秀的製作相輔相成、為作品錦上添花,比起單純地做打鬥更加觸動人心。
動畫第19集封神,說實在的我自己看之前也不太理解。因為《鬼滅》動畫的動作戲一向都優秀給力,我尋思著再好能好到哪裡去呢?大家未免過於激動了吧。
後來自己看的時候發現第19集的戰鬥戲配合第一次出場的全新vocal bgm(有歌詞的背景配樂),外加主角思念著家人們然後重拾動力爬起來奮戰的感情描寫加成,很好地將觀眾的激昂情緒煽動到了巔峰。
雖然第19話的高潮部分光論戰鬥畫面本身,並沒有比此前別的戰鬥戲高出那麼多,但是結合其他因素一起,19話一舉封神,名副其實。
此外《鬼滅》細膩動人的感情描寫加成並不是僅在這一集裡曇花一現,而是從始至終貫穿全作(雖然我只是個動畫黨):從男主一開始揹著剛變成鬼的妹妹遇到富岡時一次次爬起來戰鬥、修行時師兄師姐的靈魂為他助力並在考試時與他同在、很多與男主交手的鬼過往的記憶和糾結、男主對鬼的憐憫對親人的思念以及說自己努力想要找到讓妹妹變回人類的方法是不希望她以後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地活著,其實都是很俗套、甚至有些是看個頭就知道作者要說什麼的橋段,但是又總是不可避免地被這些見縫插針無孔不入的點點滴滴所觸動到。這正是《鬼滅》相較於傳統戰鬥類少年漫畫的細膩之處吧。
5 、總體而言我覺得《鬼滅之刃》動畫,是一部製作精良、劇情雖然慢熱但也有著自己的優秀之處、能感覺到作者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且未來可期的作品。如果對傳統少年漫這個分類本身就很有興趣且不算太挑剔,那麼確實值得一看。但是你要拿到整個少年漫(改動畫)史上,甚至整個動畫史上來看來期待,至少從第一季的這部分劇情而言,那也真的不是說好到那種程度、非得看不可的一部作品。
此外題主提到覺得《鬼滅之刃》每個方面都沒有比自己看過的任何一部少年漫畫好,但是反過來說,《鬼滅之刃》的動畫在戰鬥、劇情、人設方面,從頭到尾大體上也維持住了一個較高的水準。《鬼滅》可以說是一個雖然並沒有做到頂尖那麼突出,但各項成績都有中上水準、基本不偏科的認真穩定的學生。雖然給人感覺並不那麼聰明,但腳踏實地、穩紮穩打、各項均衡、厚積薄發,總分未必就不如那些有科目特別優秀突出的學生。《鬼滅》動畫正是這樣一點點積累人氣和口碑,最後再加上一些劇情演出上的爆點,最終引爆了驚人的關注度和口碑。
最後要說的是,其實現在很多方面、很多作品經常這樣,有些有一定可取之處的優秀作品一旦得到了一定的曝光度,就不能以單純的線性正相關來衡量其指數級爆炸的人氣與作品本身質量之間的關係了。比如某部年冠電影能拿到同年另一部同類電影幾十倍的票房,並不說明這部電影就比另一部電影好看幾十倍。只能說人氣口碑這個東西就像雪球,一旦滾起來就會越滾越大,形成現象級效應,但不一定說明這部作品就真的按線性比例比別的同類作品好看那麼多。
如果能夠抱著比較平和、客觀的預期和視角去看待這部作品,那麼我覺得觀感會好上很多。當然最後我還是要說一句:灶門炭治郎是天賜的寶物!我永遠喜歡灶門炭治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