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上饒微生活自媒體
-
2 # 愜意的看雲看雨
公元1604年(明萬曆32年),被革職回家的顧憲成等人在家鄉無錫修復宋代楊時講學的東林書院,會同顧允成、高攀龍、安希範、劉元珍、錢一本、薛敷教、葉茂才(時稱東林八君子)等人講學其中。他們在講學中經常觸及社會現實問題,議論如何改變政治腐敗、民不聊生的狀況,宣揚自己的政治主張。他們把讀書、講學同關心國家大事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東林講學之際,正值明末社會矛盾日趨激化之時。東林人士,他們提出了廉潔奉公,振興吏治,開放言路,革除朝野積弊等進步口號。逐漸形成一個學術團體,後來形成一個強大的政治集團“東林黨”。東林黨人在當時遭到宦官魏忠賢及其依附勢力的激烈反對。兩者之間因政見分歧發展演變形成明末激烈的黨爭局面。反對派將東林書院講學及與之有關係或支援同情講學的朝野人士籠統稱之為“東林黨”。(有時他們自己也會稱為東林黨人,但這個“黨”表示“同志”“戰友”。而在反對派口中是貶義的“結黨營私”)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東林黨發生了嚴重變異。尤其是明朝亡國之際,一些東林黨人士,逐漸為大地主,大商人利益集團代言,對明末饑荒災民的悲慘現實當做沒看見,還極力阻撓對款賑災。當時黨事紛亂、政治腐敗,士大夫演變為兩派,互相爭鬥,其中宦官魏忠賢又與反派勾結,一起迫害正直大臣。所以又有東林黨誤國之說。
-
3 # 江南土哥
東林書院,位於江蘇省無錫市解放東路867號,亦名龜山書院,是中國古代著名書院之一。東林書院創建於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當時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無錫官員李夔陪同著名學者楊時到無錫南門保安寺遊覽。楊時見這裡臨伯瀆港,前臨清流,周圍古木森天與鬱鬱蔥蔥的廬山東林寺頗為相似,是一個研究和傳授學問的理想場所,便有意長期在此講學。李夔知道楊時的意思後,全力贊同,於是定此學社為"東林",前後長達18年之久(1111年—1129年)。楊時去世後,楊時的學生在無錫縣城的東林書院所在地為他建了一祠堂——道南祠,取楊時學成南歸時老師程頤對他說過一句讚美的話:“吾道南矣!”。後來書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廢。楊時離開後,東林書院逐漸荒廢。 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有僧人秋潭在原址上建東林庵,學舍被闢為東林庵。百年後的明代,無錫人邵寶(1460-1527,號“二泉先生”)因幼年時曾在此讀書,出仕後曾力圖在原址修復東林書院,但種種原因沒有實現,仍為學舍。 明朝萬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復並在此聚眾講學,他們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引起全國學者普遍響應,一時聲名大著。顧憲成撰寫的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更是家喻戶曉,曾激勵過多少知識分子,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發展促進極大。有“天下言書院者,首東林”之讚譽。東林書院成為江南地區人文薈萃之區和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 東林書院是明代最著名的書院,不僅在學術方面,在政治上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影響十分的廣泛,東林書院能夠佔據一席之地,也從側面反映了政治勢力的消長。東林書院在明朝的中後期達到鼎盛,當時社會上比較流行書院講會,就是聽講座。由於書院的主講顧憲成在各個地方都講過課,名聲擴充套件得很快,東林書院第一次的大會就形成了書院講學的高潮,到了八年之後這項活動依然十分的頻繁,並且慢慢的不僅是東林書院,鄰近的書院也都受到了這種氣氛的感染,形成相當大的一個書院網,一環連線一環。也是因為講學的興起和日益擴大的原因,讓東林書院有了一定的社會基礎,這也是它在朝堂上能夠有一席之地的主要原因。 東林學院的人是自稱自己是儒家正統,並且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就以顧憲成來說吧,他很熱衷參與政治上的談論,他為東林學院寫的對聯也體現了他對於國家的關心。當然他也不單單只是參與政事,既然是講課一定也有學術上的研究,學術上標榜的是“反王學”,就是針對“王學末流”,也就是向程朱理學回歸。在政治上呢它以“反閹黨”自居,這個從字面意思上就很好理解了,就是反對太監,但是這也直接導致了它悲慘的結局,因為當時掌控朝廷中權力的是魏忠賢,這種舉措直接引起了魏忠賢的不滿,於是魏忠賢使用手段先奪了東林黨四位主要人物的官職,然後又拆除了全國的書院,不僅如此,他還發布通緝令,在全國通緝三百多名“東林黨”的人士。 選入高中教材的《五人墓碑記》就記載了天啟年間,宦官魏忠賢專權,網羅遍天下,以殘暴手段鎮壓東林黨人之事。天啟六年(1626),魏忠賢派人到蘇州逮捕曾任吏部主事、文選員外郎的周順昌,激起蘇州市民的義憤,爆發了反抗宦官統治的鬥爭。《五人墓碑記》是為這次鬥爭中被閹黨殺害的五位義士而寫的碑文。
回覆列表
東林書院創建於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當時北宋理學家程顥、程頤嫡傳高弟、知名學者楊時長期講學的地方。明朝萬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興修復並在此聚眾講學,他們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引起全國學者普遍響應,一時聲名大著。
東林書院成為江南地區人文薈萃之區和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明朝萬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重新修復並在此聚眾講學,他們倡導"讀書、講學、愛國"的精神,提倡"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引起全國學子熱烈反響,甚而家喻戶曉,曾激勵過多少知識分子,對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發展促進極大。
近年來,無錫市對東林學院又進行了不斷的修復,成了家土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基地。
其“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也符合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