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周說宋

    張藝謀執導的《英雄》,有一組鏡頭,表現秦軍攻打趙國的場面。

    無邊無際的秦國大軍,黑衣如鐵,長槍如林,陣列於趙國城外。

    傳令兵騎著馬,舉旗從陣前穿過。

    第一排弓手出列,取弓,搭箭,單膝跪地。

    第二排弓手出列,蹬弩,上箭,單膝跪地,一排利箭平鋪於強弩之上。

    這時候,戰陣後面的秦軍開始低喊:“風,風,風,風……”聲音低沉,悶雷滾滾。

    傳令兵揮動旗幟,指揮官揚聲高喊:“風——”

    所有的秦軍都抬起了弓箭和強弩,箭頭斜向上,對準了趙國的城池。

    旗幟又動,秦軍喊起:“大風,大風,大風,大風……”聲音從低沉到高昂,節奏從緩慢到急促。萬箭齊發,一排排,密麻麻,穿破空氣,劃過天際,飛過城牆,射向土牆、茅屋、百姓和書生。

    這個場面,是張藝謀拍過的無數個宏大戰爭場面當中的一個,只因為秦軍在射箭時高喊“大風”,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如今留存的文獻和兵書當中,無論是紀傳體的《史記》,還是編年體的《資治通鑑》,無論是秦墓裡的《日書》,還是漢墓裡的秦簡,無論是較早的兵書《鬼谷子》,還是較晚的兵書《紀效新書》,都沒有關於“大風”的記載。

    那張藝謀為啥要讓秦軍高喊大風呢?答案在多年前音樂家譚盾的一篇訪談中可以找到。譚盾轉述了張藝謀的解釋:“他相信古代戰爭中為了增強氣勢,士兵一定會喊點兒什麼,讓他們用陝西話喊出大風兩個字,可以體現蒼涼、古樸、肅殺、殘酷的感覺。”

    有意思的是,寧財神創作的古裝情景喜劇《武林外傳》對張藝謀的這個創意進行了惡搞,見下面影片片段,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點開看一看,老搞笑了。

  • 2 # 勇戰王聊歷史

    我來解釋下《英雄》中士兵喊的“大風”和“風”的意思。

    第一,“風”,在漢朝《說文解字》裡作“凬”,字形意思是性交!(這個字比較“羞澀”,自己百度吧。)

    第二,“風馬牛不相及”,最正規的解釋是,馬喜逆風而奔,牛喜順風而奔。這句話就是形容不相干的兩個事物。但是,“風馬牛”又有另一個解釋,就是“馬牛其風”。意思是,發情的馬和牛是不能交配的。所以,風指向交配的意思。

    第三,“大”字,在陝西關中、陝北、甘肅等地的方言中是父親。

    根據以上三點,《英雄》中的“風”和“大風”,等同於現在的“日”“艹”和“父親日”。更形象一點,就是罵街的意思--“日”你“父親”。當然,大還有伯父,叔父的意思。引申意思就是日你大爺!

    不過,導演肯定不敢這麼解釋。張藝謀好像說,這個字是為了增加氣勢,自己隨意想出來的。不過,真實意思是什麼,這就看大家理解了。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其實沒有什麼意思,這應該來自於張藝謀導演的故意藝術加工,體現出古代秦軍的一種氣勢,豐富其形象塑造的一種手段。

    大風,應該是受了漢高祖劉邦《大風歌》的啟發而設定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在漢代,唱大風歌不能說是今天唱國歌,但劉邦這首好不容易做出的歪詩也算是名垂千古,令人拍案叫絕。尤其是第一句“大風起兮雲飛揚”,結合字裡行間的樸素情懷,以及剛剛沙場大勝而來的情氛,充滿了王霸之氣。

    張藝謀應該也是看上了這一點,所以讓秦軍士兵們唱“大風”。

    這種“大風”與大風歌以及詩經裡面那各種“風”不同,是帶有導演編劇個人想象的東西,歷史上可沒有任何記載秦軍會這麼喊。

    秦軍其實應該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這樣的句子才正常,《秦風.無衣》在那個年代應該屬於膾炙人口的流行樂,且符合戰國的時代特徵。

    不過結合電影本身想要突出的秦軍無堅不摧的箭雨弩陣,設計這一個“大風”細節無疑是很成功的儀式型提升,這在中國電影裡是非常少見的,導演們忽略了這些東西的創造,而西方電影裡,大部分裝逼的儀式化細節正是讓作品顯得逼真又逼格的原因之所在。

    張藝謀導演在對待這種“大風”的問題上有許多自己的風格和理解,比如《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周董造反攻擊發哥的皇宮時,列出的陣勢也採用了唱字的做法,後來那些弓箭手也喊出了“風”。

    我們可以引申著去看待這個“大風”的問題,儘管它可能並不那麼科學也不考古,但絕對是符合電影美學的,這也是我最佩服張藝謀的地方。

    “風”、“風”、“大風”、“大風”,一波接一波的秦腔唱唸隨著沙場上愈發繃緊的那根弦,將劍拔弩張的氣勢抬到頂點,彷彿三通鼓畢,就要一鼓作氣吞食天地。而那各種各樣強大的勁弩是秦國士兵最賴以戰鬥的神兵,在士兵的每一次“大風”中,呼喊出的都是萬眾一心的意志。他們的意志祈禱著大風能夠將利刃送得更遠,飛得更高,就如同呼喊“上天庇佑”。

    那麼我們還是留給更多的空間讓人自己去遐想吧,《英雄》中的這句大風其實沒有什麼別的意思,他是一種寄託,一種情懷,更是逼格。

  • 4 # Q0Y0K

    事實上古代兩軍對陣,最重要的是策略、紀律和氣勢。而在指揮上通常聽鼓聲和鑼聲,佇列行動上看旗號,衝鋒過程中會踩著鼓點節奏前進。

    古代戰陣指揮是和很複雜的學問,個人武勇往往用處不是很大,良好的獎懲機制和嚴明的紀律再加上正確的決策,是克敵制勝的關鍵。推薦你看一下戚繼光寫的《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裡面對於古代行軍打仗的事情記錄很詳細。

    影視表演只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它可能會接近或者是類似於事情的真相,但它並不是事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GPS測量土地面積是什麼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