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無疑高曉松的詞如詩歌一般優美。 但很多人都在說,他的編曲能力就像他導演電影的能力。 真的是那樣嗎? 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戀戀風塵,不看詞,只聽旋律拿到國際舞臺上,是什麼水平? 這種水平在美國'這種大嘎遍地的環境,真的夠資格當音樂製作人嗎? 換句話說,製作人,不需要樂器水平嗎?
5
回覆列表
  • 1 # 喬挺進70954052252

    作為音樂人要有非常豐富的文化理念,而且是有全面發展的隨機應變能力,文化課包含的知識很多,不光是有樂理與朗誦懂得簡普,編導,唱歌就感覺很知足了,如果大中國再高階的導演沒有英語基礎,很難得到外國朋友們的稱讚,只能是國內導演音樂人才,電影公司要加強對影視工作者,精選細節特別重視這些問題,考核升級,考試落誤,原地踏步,繼續深造學習。

  • 2 # 混音師天職TimChan

    題主的問題不止一個,那就一個個回答吧。

    首先,有人說高曉松不是音樂人?會作詞,會作曲,有正式發行的作品,即使不是自己唱,那也算是音樂人了。而且他經手的作品不少。絕對配作為音樂人。如果因為後期作曲少以及沒有深厚的編曲能力就說人不是音樂人,也說不過去啊。

    編曲能力不清楚,但是在音樂影視行業待了這麼久,也組過樂隊,肯定多少都懂。不過如果跟編曲專業的人比,也許有差距,那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咯。能作好詞,作好曲,也不是容易的事。

    過去同桌的你那一大波作品放在國際樂壇,真不好比較什麼水平。對於華人來說那絕對是經典之作。有時代內涵,有背景意義,也有文學水平。但是西方音樂圈子總是對中國的流行音樂頗有成見,所以不好評價。再一個評定什麼水平這個不好定義啊,好的水平?不好的水平?何為好,何為不好?硬要比較,我覺得有點yesterday once more的意味吧。歌曲也不復雜,簡簡單單,但是卻成為經典。

    接著是關於製作人一說。音樂製作人和音樂人是兩個不同概念,我們行內是清楚了,但是外行人都總混淆。音樂製作人,說白了就是要找人做音樂的人,出錢的那位,就是製作人。不一定參與實際的編作過程,不過要給製作方向。現在阿貓阿狗都可以做製作人。啥都不懂可以做製作人,反正你出錢了,說出你想幹嘛了,就是製作人。不需要任何音樂能力和資格,有錢就是資格。

  • 3 # 潘龍江悔恨寫紅塵情歌

    中國有十幾萬曲作者,97%的人寫了一輩子沒有一首歌走紅,沒有一首歌被公眾認可。有一首歌曲能夠紅成為經典就相當厲害了,高曉松就是這樣的一個人。@高曉松

  • 4 # 歌手賈富營

    高曉松非常有才華的音樂人、一首好的作品、能讓人記住能讓人震撼心靈的音樂人就是好的音樂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記憶、個人看法、我很喜歡高曉松、也覺得他是一個有才華的音樂人

  • 5 # 樂感日記

    我們終於老得可以談談未來

    一個時代過去了,只是另一個時代粉墨登場了。所以我們開始用我們並不瞭解的眼光大肆評判那些過去的事物,卻不知我們也終將成為那終將過時的事物,然後在中年期的某個熟悉的場景中淚流滿面。

    不生活在八十年代,本不足以聊八十年代。它只能被那些經歷過的文藝青年解釋。那是顧城和海子的詩,那是《頤和園》、《蘇州河》、《Sunny燦爛的日子》,有光又迷失;那是《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關於青春關於愛情;那是崔健、唐朝、黑豹被當做偶像的年代,那裡存放著那些青年一顆顆躁動不安的心。

    而從中走出來的高曉松應該屬於一個浪漫主義型人格,理想而自由。歌詞曲應該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但卻絕不是他生命的全部,反而像是情感所到之處留下的印記。他的音樂像是這樣,他的電影也是這般。其實想想這樣應該才算得上是藝術上的自由,也很搭那一代備受藝術薰陶的年輕人。

    就如高曉松的父母曾經質問高曉松是否真的準備靠著藝術吃飯時,將他一個人身無分文的丟到天津生存一個星期。最終他在第二天就飢腸轆轆的打電話給了他的父母讓他們接他回家,無形中也讓他很喪的打破了他的藝術夢。

    而在那一段時間為何他的創作欲又如此迸發呢?文中《1990 如喪青春》中提過那段時間他和老狼兩人毅然決然的去海南演出,最後因為堅持搖滾風,不肯唱粵語歌被掃地出門。但當時來的太決絕,單程的路費將他們劫持在這裡,最終掙的錢只夠一個人回去。嗯,高曉松就讓老狼先回去了。自己就飄到了廈門。中途偷偷給自己母親打電話的時候,告訴她自己在廈門,沒錢回去了,而他的老母親告訴他,沒記錯的話,廈門是一個碼頭,而他已經20歲了,應該能讓自己生存下去。

    於是他便在廈大的東邊社開始自己一生中難忘的半年時光。那時的大學是很多文藝青年的聚居地,以致很多文藝的社會人士都往校園跑,他們談音樂,談理想主義。所有人性的自由以及愛,年少時對於生命的深思都在這一群體內閃耀著。 以致高曉松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無悔》《流浪歌手的情人》《白衣飄飄的年代》都創作在這個時期,而在中年歸來之際,寫出《越過山丘》。那是一段交以身體和思想卻再也回不去的年代。但他也寫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所以關於活到75歲,死在25歲這個說法其實並不成立。20歲的你打開了一扇世界的大門,也許在25歲它達到情感的最濃烈點,跟無數的人事道別。但生活將沿著這扇門一直往下走下去,從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而這些並不是輕輕的說再見就能捨棄的。

    有時候我們總覺人生無限漫長,但是回憶起來真的閃閃發光的其實只集中在某個時間段。

  • 6 # XiaoHanFish

    可以被稱為音樂人啊,他會寫詞,他會寫旋律等等。問題的關鍵是,音樂人的定義,什麼是音樂人,沒有人定義音樂人就是很牛逼啊,當然他在其他方面確實很博學,但是音樂造詣上不見得那麼高。隨便抓一個做音樂的你就可以叫他音樂人。反之如果說稱高曉松為作曲家,那肯定不行,他不具備這個稱謂的資格。所以重要的不是他能不能被稱為音樂人,而是音樂人這個詞本身所表達的意思就不是需要多麼高音樂專業能力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想把你的人生拍成一部電視劇嗎?那將是怎樣的一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