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鵬翔九霄
-
2 # 關河南望
首先要說的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清朝和元朝確實都是中國,他們所代表的也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一部分,但確實,無論是從史書典籍上來說,還是從現在的媒體電視上來說,人們確實是熟知清朝,漠視元朝。
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來深入剖析一下。
首先這兩個時代都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政權,但在歷史上來說,其採取的民族政策是一致又不一致的。
先看元朝,在元朝一統天下後,定都大都,也算是繼承了中原的財產,成了標準的華人,但是其對中國的民族政策卻是其滅亡乃至被人們忘記的根源。
元朝將轄區內的人民分為四等,佔了人口大多數的漢族人被列為第四等人,其身份地位還不如一頭驢。
元朝無論是從初期和是到後期,對中原民族採取的都是屠殺和鎮壓政策,儘管由於其統治的需要,他們不得不任用漢人官吏來治理國家,但其統治的基本思想還是蒙古牧馬天下的那一套,所以他們沒有得到漢族人乃至其他各族人民的尊重,最終立國不足百年就被趕回了蒙古高原。
說到民族英雄,那是在反抗侵略,反抗外敵的戰爭中,對國家和民族做出卓越貢獻的英雄,而顯然,蒙古西征也好,四大汗國也好,和我們的距離有限,也沒有這樣的民族英雄。
而清朝,在入關時期,和元朝一樣,對中華民族各族進行了相當規模的大屠殺和文化滅絕,但其在政治穩定後對中原的態度是元朝不能比的,儘管有著文字獄和思想的禁錮,但清朝的皇帝們採取了一種更為隱蔽的平和剝削政策,甚至還減免了農稅,又接受儒家思想,推行儒家文化,收攏了天下士人之心,同時一代代的文字獄和文化修改走下來加上剃髮易服政策的成功推行,漢人們甚至都認為前朝是一個必須滅亡的黑暗時代了,也就能歌頌愛著我大清了。
其次,清朝雖然黑暗落後,但其在那個時期代表著中國是一定的,在面對當時的西方列強和東鄰日本的入侵中,雖然屢戰屢敗,使中國蒙受了無盡的屈辱和割地賠款,但是這些戰爭都是為了包含滿蒙同胞在內的國家和民族而戰,所以為此奮戰甚至獻出生命的英雄們,那是值得作為民族英雄被後代歌頌的。
當然也有現今時代辮子戲流行的原因,大家最瞭解的,看的最多的,就是清朝,天天你不想看也不行啊,到處是辮子戲,到處是奴才主子的,到處是穿越過去蒙受阿哥貝勒們寵愛的,自然而然的人們就對清朝瞭解了,可惜了是蒙古同胞沒有中宣和廣電的關係,也沒什麼昔日的榮光可恢復,自然我們就看不到元朝和它的歷史了。
回覆列表
首先要說明的是:無論是元朝還是清朝都是中華民族發展程序的重要環節,他們都有各自的發展特點和治國政策。雖然這兩個朝代都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們興衰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回味的地方,特別是他們的民族政策是現代人對他們“喜好”的主要原因。
其實就國家治國和君主表現來說,清朝是相對不錯的,但恰恰是因為清與元都不同程度的對本族人偏心,而對漢族及其他民族不放心,導致現在很多人不太喜歡這兩個朝代,尤其現在很多漢族人不喜歡元朝。其實這也完全沒有必要,畢竟曾經的民族矛盾已經成為了歷史,現在的中華民族大家庭早已其樂融融。
不過,那為什麼同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現代人更認可清朝的民族英雄呢?就本人看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民族感情有厚薄。這裡的民族感情指的是對分別建立元清兩個朝代的蒙古和滿族兩個民族當時的民族的感情,並不是對現在這兩個民族而言,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現在蒙漢滿親如兄弟,情同手足,絕對無可厚非。但在古代,這三個民族卻並不這麼和諧,確切來說蒙滿的關係要好於與漢的關係。在元朝建立時人分四等,主要是根據蒙古人征服的順序劃分的:第一等是蒙古人,地位最高;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人、回回人和畏兀兒人等;第三等是漢人,指原金統治區的漢人、契丹人和女真人等;第四等是南人,指原南宋統治區的漢人和其他各族人。漢族人基本是社會最低的,所以現代人對元朝的印象不好。而清朝雖然也是將本族放在首位,但相比元朝,漢人的地位提高了很多,可以說清朝是民族等級只有兩個,滿族和其他民族。從這個角度來看,現代人對清的印象要遠好於元。
二是,武力強弱有高低。這裡的武力主要分析元清兩朝在這他們統治階段與其他武裝力量之間的較量,並不是將元清直接對比。因為清的武器技術水平肯定是遠高於數百年前的元的。就元而言,他可以算得上冷兵器世代向外擴張的巔峰,雖然有些歷史不承認其他的欽察汗國是元朝的一部分,但誰也不可否認欽察汗國們都是蒙古擴張的結果,所以本人覺得還是應該放在一起分析。可以說當時蒙元根本沒有把其他武裝力量放在眼裡,基本都是傾軋,特別是對外戰爭上。滿清雖然武器技術發展了,但同時其他武裝力量的武器技術也發展了,甚至在滿清後期滿清的武器甚至已遠遠落後於對手,相對比蒙元時期的冷兵器時代的武力傾軋性優勢已不存在。
三是,戰爭性質有褒貶。蒙元是世界史上冷兵器發展的一個頂峰,其發展過程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在向外擴張。滿清時期,中華民族雖然國力還算強大,但戰爭的目的卻不是擴張,而是以平內亂和御外辱為主。所以就戰爭的正義性而言,清朝在御外辱時必然會出現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而蒙元卻很難這麼劃分民族英雄。有人會提出文天祥是民族英雄,的確沒錯,但這個民族英雄與清末的民族英雄不是一個層面的。文天祥是忠於當時漢民族建立的一個割據勢力,他只屬於當時漢民族的英雄。而清末的林則徐、鄧世昌等都是為了維護整個中華民族的尊嚴,忠於整個中華民族,他們顯然不在一個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