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
2 # 心夥伴
如今關於心理學的讀物中越來越重視“正能量”,即重視人的積極品質、思想行為狀態,如果說充滿正能量的人就像一個太陽,具有活力與良好的情緒狀態,那麼“負能量”則與其相反。充滿負能量的人往往會無精打采、充滿了消極的思想、做事情自然也沒什麼活力,並且這種負性情緒狀態還會感染身邊的人。
充滿負能量的人是什麼樣的呢?你可以試想一下這樣的場景,你的朋友A每次向你打電話時都一肚子苦水,不是和你抱怨自己的男友就是和你抱怨單位的領導同事。並且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就會把可能發生的結果想的很糟,你每次得苦口婆心的去安慰她,費盡心思讓她覺得好受一些。不僅如此,你們約著一起逛街時,她也顯得不怎麼積極,走幾步就不想動了。長期這樣,你還願意經常和A相處嗎?
因此,人與人之間的能量、情緒是互相影響的,一個帶有負能量的人會讓周圍的人也覺得很累,自己的積極愉悅的情緒會被這些負能量逐漸消耗,久而久之,便會漸漸遠離這種消極的人。
歸根結底,負能量的產生積累離不開我們當下的心境、情緒狀態。當處於苦悶、低沉的情緒狀態中時,看待周圍的事情也難免從消極、悲觀的角度出發。這就是一種思維的負性偏向,比如同樣一件事,樂觀積極的人往往會看到事情帶來的機遇,而悲觀的人卻只看到了事情帶來的挑戰,因此用負面消極的思維去解讀同樣一個資訊,從而體驗到了更多的不悅與煩惱。
-
3 # 琅覃
另一方面,由於人到老年之後身體機能下降,為了更好的呵護每一個老年人身心健康,推薦老年人活動中心在進行心理健康服務中心建設時採購心理健康雲平臺心理裝置:它能透過對全體成員心理健康狀況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實時跟蹤記錄,並且對超過心理測評平均值的成員建立預警檔案,開展專項心理疏導,預警危機事件的發生;
其次,系統內部還設有分級管理制,對於老年人活動中心上級領導單位及時對所管轄區域老年人身心健康總體狀況做及時跟進,還能生成報告,更有益於現階段老齡化趨勢下,老年人總體心理健康狀況的統計工作完成,也是對健康中國建設的助力。
-
4 # 何弎渡
生活裡,我們都有過心態消極,緊張無措,消極失落,迷茫惆悵的負能量情緒。
偶爾的負能量是正常的,但是有些人常年帶著一種負能量的心裡,常年生活在一種消極抑鬱的狀態裡,這其實是很不健康的,且影響著周圍的人,就像是傳染病,由心理,情緒,思想上慢慢被侵蝕著,即使是豔陽高照,也總是感覺頭頂上有一片黑壓壓的烏雲,呼吸都變得困難。
負能量的人也是自卑的,他們會缺乏安全感,看不到個人價值,極度渴望他人的認可。會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周圍的事情,總是在抱怨,覺得什麼都不好。其實觀念很重要,我們的想法決定我們的情緒,生活還是美好的,人生漫漫,我們誰都無法避免低落悲傷的情緒,但是我們可以剋制它,甚至可以接受它,從中感悟,繼而轉化為正面的能量。
生活中我們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如果有人想要觸控你的底線惹你生氣,那你只要把他當個屁放了就好,你都不放在心裡,哪來的氣?
如果有人想要傷害你,如果你心裡一點都不care他,試問他還能夠傷害到你嗎?
所以怕什麼呢,我們活著已經不容易了,還能讓自己打趴下嗎,用自己的方式證明給別人看,“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回覆列表
經常情緒化,敏感,反覆,時不時會陷入自我厭惡中,在情感中不懂如何表達自己,很想對戀人好但又怕太過讓對方不適從,時常陷入自我矛盾中,有時候能自己開導自己,但也只是暫時性的,體內負能量太多,想改變但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問題其實很普遍,負能量太多、敏感情緒化、自我厭惡,不知道怎麼處理親密關係。這些看似無關的問題,其實盤根錯節,想解決其中之一時,發現必須要處理掉另外的問題才可能有出路。所以每次想解決時都會發現自己面對的是個龐然大物,簡直無從下手,所以你說的不知道從哪裡開始,應該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困難,那我們不妨來理理這個龐然大物到底是什麼。
那個讓我們不知道怎麼處理親密關係,讓我們自我厭惡、情緒化、敏感反覆的負能量到底是什麼?真的需要去之而後快嗎?沒有了那些負能量,你會是誰呢。他們或許只是我們不被承認的情緒。想想你是怎樣長大的,在你一開始的養育環境裡,你被教導了哪些禁忌,從而可以看到你不被允許表達哪些情緒。他們被壓抑的時間長了就變成了力量強大的“負能量”,但他們其實代表了你的真實感受與想法。你的真實感受不管多負面,他們都不是洪水猛獸,當他們被你感知並得到承認,他們就會流動起來,帶動你的身體,成為你的資源,而如果他們被你無視或遭到驅逐,那麼他們就會成為所謂的負能量,並在身體裡貯藏。
我們長久積壓的負面能量,之所以不能輕易被處理,一是因為他們力量強大,再就是一般來說他們都是我們的禁忌,所以可能已經成為我們的盲點。所以我們經常需要諮詢師的幫助,此外也需要我們自己有意識的去看,有意識的體會他們。比如:你說想對戀人好,但怕太過讓對方不適。這個太過的擔心是從哪來呢?自我厭惡的嫌棄來自哪裡呢?這樣多問問自己原因,找到他的源頭,並感受這些情緒,慢慢的你會對自己越來越瞭解。
這樣的瞭解並不是為了改變自己,因為我們並不需要變得更好,阻礙我們的並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而是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總是試圖去丟棄那些我們覺得不好的東西。最無辜的就是憤怒、憎恨、嫌棄這些情緒。當我們不再丟棄那些我們自身的一部分,就會發現自己只要是這樣就足夠好了。那些敏感、情緒化、反覆他們作為經歷的一部分,已經被堵在他們開始的地方,正等被你發現並認可。
祝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