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母親八十多的高齡,作為子女,很多時候不敢也不想和她去觸碰死亡的話題,怕分離的時刻到來,怕撕心裂肺的悲傷。有時候很希望母親走的時候,就在睡夢中離開,彼此都不要說再見,走得沒有痛苦,有時候又想,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太絕情,母女一場,永離不道別,會不會將來帶著遺憾。這種想法近年一直困擾著我,直到最近看完這一本由原北大教授危健翻譯的《攜死而生》,一掃我心底多年的困惑:當死亡不可避免,我們不要逃避,一起勇敢面對。正所謂不知死,何曉生的意義。
今年初一,我們驅車千里,回到湖北老家。進家門後,人群中沒看見老邁的母親迎上來。一問才知道母親昨晚半夜突然發病,已經住進醫院了。風燭殘年的母親除了心臟老化性漸衰的問題外,其他沒啥大的毛病。
在醫院的病房裡,見到了又一次從鬼門關勝利大逃亡的母親(相同的情況,兩年前發生過一次)。看見久未見面的我們,精神奕奕,完全沒有受到昨晚病危的影響。我拉著她的手,開玩笑地說:“您又一次躲過了閻王爺的追殺,看來閻王爺是拿您沒辦法啦!“母親看著我,比撿到錢還開心,咯咯的笑起來:”你差一點就看不到你媽啦,昨晚一口氣提不上來,胸口憋得難受,怎麼到醫院來的,我一點都不知道。緩過這口氣,現在已經沒問題了,我想出院。“照顧她的姐姐說:“先別急,再觀察一天再說,昨晚和您一起入院的隔壁床的老太太已經走了,您怕不怕?”母親一臉驚愕,這才感覺死亡離自己如此之近,只好答應再觀察一天。
初三那天一早,老太太就堅決要求回家。姐姐把我拉到一邊悄悄和我說:“媽媽堅決要出院,還有一個原因,她擔心她過不了初四,她向來信佛,相信世道輪迴,因為外婆當年就是正月初四走的。”
出院回家後,母親精神不錯,到處走走,轉轉,累了就坐下來和我聊天,我第一次詢問母親,外婆當年走的原因和走時候的情況。母親說:"我不知道自己當時多大,只記得我們姐弟幾個圍在外婆床前的時候,我還沒有床沿那麼高,需要踮起腳才能看見病床上的外婆,外婆走的時候,和我那天發病的情況好像。“”外婆那麼年輕,因為什麼病走的呢?"我問母親。母親說:“我小時候過新年,女人們太操勞,她是由於操勞過度引起的傷寒病,要了她的命。”母親邊和我講述,思緒也沉浸在往日的回憶中,講完後半天沉默不語。我心裡也隱隱擔心歷史再一次重演。我拉著母親的手說:“時代不同了,現在醫學發達,您不用擔心這些問題,有不舒服的時候,我會第一時間送您去醫院,放心吧。”
忐忑過完了初四,大家心裡都暗暗鬆了一口氣。母親心情也明顯開朗起來。日益衰老的母親,縱然再看淡死亡,我們其實都能感受到她內心的恐懼。我試圖問她害不害怕那一天的到來。母親說:“害怕要是有用我就盡情害怕好了,害怕也得面對啊,沒有誰躲得過的事情,害怕有啥用。”
思緒把我拉回到我幼年的時候,我也不知道當時我具體多大,那個時候,只知道大舅臥床不起,整天躺在床上痛苦呻吟。有一天我就在大舅的臥榻旁邊玩耍,大舅有氣無力的和我說:“乖孩子,幫我把牆根下的鐮刀遞給我一下。”我不知其意,跑過去拿著鐮刀遞給大舅,忽然,母親從後面搶先奪過我手上的鐮刀,同時對我大聲呵斥。我記得事後母親鄭重地告訴我:“不要給大舅遞任何東西。”多年後,我才理解那次事件的真實意圖:大舅被病痛折磨得想自我了斷,作為親人,一直在阻止他的自殺行為。
此事對我觸動很大,當一個人被病痛折磨,去意已決的時候,病人和其親人們該怎樣面對這種痛苦的煎熬,這也是困擾我多年的問題。瑞士是目前僅有的第一個可以自己選擇安樂死的國家,現在的醫學已經非常發達了,像我大舅那種生不如死的臨終狀況,現代醫學可以進行干預,但是對臨終生命的關懷,我們社會關注得還不夠。當離去不可避免,應該用怎樣的生活態度面對餘生。
在向來談“死”色變的社會氛圍中,一句“人走茶涼”道盡人間滄桑。那年遠房的大舅媽病危,母親當時就在她身邊。參加完葬禮後,母親回到家,生氣地說:“她家的那些親屬太心急了,明明大舅媽還沒完全嚥下最後一口氣,親屬們就迫不及待地給她臉上蓋上床單,蓋上床單的瞬間,我分明看見可憐的大舅媽眼角有一滴淚。“無論是從信仰的角度,還是醫學的角度(醫學的角度是電磁場),中外都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人在死亡後的幾個小時內,靈魂剛離開肉體,盤旋在肉體的周圍。這個時候的親人,更需要親人繼續陪伴在死者身邊,安撫死者的靈魂,送好最後一程。書裡面特別提到的面對剛離世的親人,該怎樣與其作最後的告別,這一點更值得關注,如何不讓生命走到盡頭的的親人,不帶著遺憾永遠離開,作為至親,與逝者做最後的告別,讓逝者的靈魂得到最好的安息,這也是我們社會需要向發達國家學習的地方。
透過閱讀《攜死而生》這本書,讓我找到了一些答案,書中的斯蒂夫.戈登是一位關注於臨終關懷的按摩師 ,和艾琳.卡肯德斯用郵件分享彼此對生命必死屬性的探討。艾琳.卡肯德斯的三位親屬(父親,婆婆和姐夫)都是重症病人,看著他們的生命即將走向盡頭,作為親人,除了陪伴,還有太多太多的無助和心理傷害,在與斯蒂夫.戈登長達幾年的溝通中,透過許許多多的臨終案例,來探討該怎樣看待死亡,該用怎樣的心態來面對死亡。書中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只是透過各種各樣臨終病人對死亡的感受來詮釋生命的意義,讓我們在他人的故事中思考自己的人生。
不知死,焉知生,當離去不可避免,應該用怎樣的生活態度面對餘生。透過讀完這本《攜死而生》,讓活著的人們帶著“悲天憫人,濟世為懷”的心態來面對我們生命的始與終!
我母親八十多的高齡,作為子女,很多時候不敢也不想和她去觸碰死亡的話題,怕分離的時刻到來,怕撕心裂肺的悲傷。有時候很希望母親走的時候,就在睡夢中離開,彼此都不要說再見,走得沒有痛苦,有時候又想,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太絕情,母女一場,永離不道別,會不會將來帶著遺憾。這種想法近年一直困擾著我,直到最近看完這一本由原北大教授危健翻譯的《攜死而生》,一掃我心底多年的困惑:當死亡不可避免,我們不要逃避,一起勇敢面對。正所謂不知死,何曉生的意義。
今年初一,我們驅車千里,回到湖北老家。進家門後,人群中沒看見老邁的母親迎上來。一問才知道母親昨晚半夜突然發病,已經住進醫院了。風燭殘年的母親除了心臟老化性漸衰的問題外,其他沒啥大的毛病。
在醫院的病房裡,見到了又一次從鬼門關勝利大逃亡的母親(相同的情況,兩年前發生過一次)。看見久未見面的我們,精神奕奕,完全沒有受到昨晚病危的影響。我拉著她的手,開玩笑地說:“您又一次躲過了閻王爺的追殺,看來閻王爺是拿您沒辦法啦!“母親看著我,比撿到錢還開心,咯咯的笑起來:”你差一點就看不到你媽啦,昨晚一口氣提不上來,胸口憋得難受,怎麼到醫院來的,我一點都不知道。緩過這口氣,現在已經沒問題了,我想出院。“照顧她的姐姐說:“先別急,再觀察一天再說,昨晚和您一起入院的隔壁床的老太太已經走了,您怕不怕?”母親一臉驚愕,這才感覺死亡離自己如此之近,只好答應再觀察一天。
初三那天一早,老太太就堅決要求回家。姐姐把我拉到一邊悄悄和我說:“媽媽堅決要出院,還有一個原因,她擔心她過不了初四,她向來信佛,相信世道輪迴,因為外婆當年就是正月初四走的。”
出院回家後,母親精神不錯,到處走走,轉轉,累了就坐下來和我聊天,我第一次詢問母親,外婆當年走的原因和走時候的情況。母親說:"我不知道自己當時多大,只記得我們姐弟幾個圍在外婆床前的時候,我還沒有床沿那麼高,需要踮起腳才能看見病床上的外婆,外婆走的時候,和我那天發病的情況好像。“”外婆那麼年輕,因為什麼病走的呢?"我問母親。母親說:“我小時候過新年,女人們太操勞,她是由於操勞過度引起的傷寒病,要了她的命。”母親邊和我講述,思緒也沉浸在往日的回憶中,講完後半天沉默不語。我心裡也隱隱擔心歷史再一次重演。我拉著母親的手說:“時代不同了,現在醫學發達,您不用擔心這些問題,有不舒服的時候,我會第一時間送您去醫院,放心吧。”
忐忑過完了初四,大家心裡都暗暗鬆了一口氣。母親心情也明顯開朗起來。日益衰老的母親,縱然再看淡死亡,我們其實都能感受到她內心的恐懼。我試圖問她害不害怕那一天的到來。母親說:“害怕要是有用我就盡情害怕好了,害怕也得面對啊,沒有誰躲得過的事情,害怕有啥用。”
思緒把我拉回到我幼年的時候,我也不知道當時我具體多大,那個時候,只知道大舅臥床不起,整天躺在床上痛苦呻吟。有一天我就在大舅的臥榻旁邊玩耍,大舅有氣無力的和我說:“乖孩子,幫我把牆根下的鐮刀遞給我一下。”我不知其意,跑過去拿著鐮刀遞給大舅,忽然,母親從後面搶先奪過我手上的鐮刀,同時對我大聲呵斥。我記得事後母親鄭重地告訴我:“不要給大舅遞任何東西。”多年後,我才理解那次事件的真實意圖:大舅被病痛折磨得想自我了斷,作為親人,一直在阻止他的自殺行為。
此事對我觸動很大,當一個人被病痛折磨,去意已決的時候,病人和其親人們該怎樣面對這種痛苦的煎熬,這也是困擾我多年的問題。瑞士是目前僅有的第一個可以自己選擇安樂死的國家,現在的醫學已經非常發達了,像我大舅那種生不如死的臨終狀況,現代醫學可以進行干預,但是對臨終生命的關懷,我們社會關注得還不夠。當離去不可避免,應該用怎樣的生活態度面對餘生。
在向來談“死”色變的社會氛圍中,一句“人走茶涼”道盡人間滄桑。那年遠房的大舅媽病危,母親當時就在她身邊。參加完葬禮後,母親回到家,生氣地說:“她家的那些親屬太心急了,明明大舅媽還沒完全嚥下最後一口氣,親屬們就迫不及待地給她臉上蓋上床單,蓋上床單的瞬間,我分明看見可憐的大舅媽眼角有一滴淚。“無論是從信仰的角度,還是醫學的角度(醫學的角度是電磁場),中外都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人在死亡後的幾個小時內,靈魂剛離開肉體,盤旋在肉體的周圍。這個時候的親人,更需要親人繼續陪伴在死者身邊,安撫死者的靈魂,送好最後一程。書裡面特別提到的面對剛離世的親人,該怎樣與其作最後的告別,這一點更值得關注,如何不讓生命走到盡頭的的親人,不帶著遺憾永遠離開,作為至親,與逝者做最後的告別,讓逝者的靈魂得到最好的安息,這也是我們社會需要向發達國家學習的地方。
透過閱讀《攜死而生》這本書,讓我找到了一些答案,書中的斯蒂夫.戈登是一位關注於臨終關懷的按摩師 ,和艾琳.卡肯德斯用郵件分享彼此對生命必死屬性的探討。艾琳.卡肯德斯的三位親屬(父親,婆婆和姐夫)都是重症病人,看著他們的生命即將走向盡頭,作為親人,除了陪伴,還有太多太多的無助和心理傷害,在與斯蒂夫.戈登長達幾年的溝通中,透過許許多多的臨終案例,來探討該怎樣看待死亡,該用怎樣的心態來面對死亡。書中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只是透過各種各樣臨終病人對死亡的感受來詮釋生命的意義,讓我們在他人的故事中思考自己的人生。
不知死,焉知生,當離去不可避免,應該用怎樣的生活態度面對餘生。透過讀完這本《攜死而生》,讓活著的人們帶著“悲天憫人,濟世為懷”的心態來面對我們生命的始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