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公子的媽媽
-
2 # Articolle思維藝術
很多兒童美術培訓機構的老師都在抱怨說,家長們為什麼不理解美術課程,總是覺得學費白繳了,孩子什麼都沒有學到,學這些課程有什麼用。。。
還有很多兒童培訓機構也說不清楚,孩子到底學到了什麼,對以後的成長有什麼幫助。缺少成熟完美的課程體系,只有說的過去的教學理念,無法落實到教學上。
大部分的兒童美術培訓機構是沒有教材的,老師需要準備很多輔材,老師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去備課,老師的壓力非常大。因為沒有教材,也增加了機構的運營難度。
具備課程開發能力的培訓機構更是少之又少,課程沒有吸引力,家長不願意報名課程,課程不被小朋友喜歡,培訓機構的區域競爭力差。
。。。
這些問題都兒童創意美術培訓機構所面臨的問題。有人說,創意美術是個偽命題,真的是這樣的嗎,創意美術課程缺少什麼呢?
-
3 # 名畫故事
在技法與孩子的想象力繪畫中糾結,是每一個繪畫老師所糾結的事情,也是孩子家長選擇困難的事情,我在文章中也曾提到過這個問題,這也是一直困擾我的一件事,孩子有創意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的家長缺不能理解,覺得交了這麼多的錢,應該讓孩子學的更好,畫的更像,我個人認為這個還是要分年齡段來的,3-5歲的寶寶,接觸繪畫我覺得還是要以親子活動的型別讓他來體會繪畫的美妙之處,那麼8-10歲的孩子已經在形成自己的一個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我建議還是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不能給孩子一個過於死板的圈子,讓孩子對繪畫失去興趣,如果孩子從小就一直在堅持學習繪畫,那麼也就不會存在技巧之說了,因為我想信孩子在學習繪畫的過程中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繪畫技巧,也許不是很完整但是對於他來說因該是最容易接受的一種技巧。
如果非要在技法與想象力中選擇其一,那麼選擇想象力才因該是一個繪畫老師應當做的,但是萬事都不是絕對的,如果你教的技巧孩子們喜歡,也是可以在繪畫教學中慢慢滲透的。除非孩子急需考學,從而需要繪畫這個敲門磚的話,是可以用灌輸技法的方法來教的。但是如果孩子是有興趣的學習繪畫的話,建議徐徐漸進。
-
4 # 北落繪畫
兒童創意美術怎麼教才不是耍流氓?
一、用技法去引導想象力、表達想象力各個年齡段必備的美術基礎必須教授
二、教的再好,家長和學生總是喜歡“新鮮感不必一味的迎合所有家長的需求,規劃好教學的重難點、目標才是重中之重。
“創意美術”,說白了是以學生的感受為中心,激發他們的新奇感,調動肢體去完成一幅畫。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孩子覺得新奇有趣,壓力、負擔小,教師和孩子的情感衝突少,要求低的家長會滿足於“漂亮”的畫面。
而技法則側重於美術基礎,觀察能力、線條、色彩搭配、構圖等等,這些訓練不是一兩次課、一幅畫能夠表現出來效果的,技法訓練是必要的,但兒童美術需要適當的“表達效果”來給家長和學生以信心。
什麼叫做“表達效果”呢?
當你想訓練學生的線條能力時,把“線條”變作畫的一部分,而不是主體物件。例如用水彩筆、蠟筆去繪製各種線條的花紋,鼓勵孩子大膽使用顏色,這個過程適合4-7歲的兒童,這個階段的孩子想象力豐富、色彩敏感,線條訓練與色彩刺激能夠讓兒童更“具象”的表達自己的畫面。
三、主題與知識點需要有呼應、有延伸兒童階段都習慣以“自我為中心”,自己動手完成的作品會印象深刻,但這個深刻也是有時限性的,兒童美術所教的內容需要有知識點的前後呼應,比如這節課涉及到圓形物體的畫法,那麼下次課繪畫的內容就可以鞏固圓的畫法,多次練習能產生肌肉記憶。
四、創意與想象的表達需要適當“規範”有的家長會認為,老師完全不去給孩子做要求、修改才能體現孩子的獨立性、創作能力,實際上,模仿和基於模仿的再創作最能刺激進步。在接觸新知識時,可以讓兒童進行開放性的實踐,比如講到顏色搭配,兒童會大膽的用色、混色,但哪些顏色調和在一起不恰當,在兒童親手試過後講解,不僅能加深印象,還能提高審美,這樣好過“0修改”的噱頭。
回覆列表
讓孩子自由發揮吧!給她們最大的想象空間,讓孩子把他們的美好世界盡情呈現在我們的面前,猶如神來之筆,大人們只需要站在那裡細細觀賞,只需要那麼一點點的引導就好,不要讓成人的理解捆綁了孩子想象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