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夜城主
-
2 # 雲中飛燕閱世間浮華
繪畫和書法的難易是根據個人的天分和喜好來說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就沒有那個更難的說法。一樣的藝術創作,喜歡書法就會對它投入的精力更多些,喜歡繪畫依然。要指出的是,不管哪種藝術形式,天分再好如果不付諸努力也是很難取得成就的!
-
3 # 千年蘭亭
在很多人看來,一張字幾分鐘就寫好了,而一張畫要畫幾個小時甚至幾天,據此認為國畫比書法難。但我認為恰恰相反,書法更難。
1、書法顏色較少,紙為白色,墨為黑色,印章為紅色,僅此三色來表達作者的思想。
而國畫顏色豐富,幾同不同的顏色混合就能產生新的顏色,作者可選擇的餘地更大。
就藝術而言,越是看起來簡單,越不容易,所以三色的書法更難。
2、國畫可以反覆塗抹,一筆畫錯,可以進行修改。
而書法筆落墨定,一筆錯誤,則整篇錯誤。
3、僅就創作的時間而言,似乎書法更快,但每個字的背後,都凝聚著作者的汗水。每個字都是經過千百次臨帖才掌握的,而創作的時候,觀者只看到了創作的速度,卻不瞭解作者臨帖的時間。
不知大家是否同意我的觀點?
-
4 # 子衿書法
據說:一個畫家,至少需要有二十年的磨練。一個書法家,卻至於需要三十年。
中國畫在落款時,為什麼都要落成“寫”而非畫?從這個“寫”字來看,書法的難度,就要遠遠大於中國畫的難度。
畫,是模仿,是重複。書,是創造。書法作品,每個點畫,都要求一次性完全。它的構成,由點、橫、撇、豎、捺、鉤(豎鉤,橫折鉤、豎彎鉤,戈鉤,臥鉤)等幾個基本筆畫構成。而繪畫中的線條其形各異,無以言述。
大家覺得,既然繪畫中的線條,比書法中的豐富何止千萬倍,應該繪畫難才對啊!正因為其多,所以不難。畫一個人,能讓大家看出來出個人,管他是張三,還是李四。畫一座山,是東山還是西山。把意思畫出來就可以了。
寫字就不同。每個字,都有每個字的形態,你只有把它的形態寫成它固有的形態,別人才能識別得出你寫的是什麼字,寫的好還是不好,
與畫畫的區別在於,寫字有固定的樣式。中國畫的寫意,不必盡似,又不能不似。你對著王家的柳畫,卻畫成了楊家門前的柳,都沒有關係。大家能知道,你畫的是棵棵樹,而非草、非馬、非雲、非非洲黑人……就可以了。
畫畫落款時落寫,表示這是像書法一樣,沒有添描,一筆一劃的如寫字一樣的“寫”出來的。誰見過書法的落款落為某某某“畫”?從一個“”與“畫”上,就能判出高下。
-
5 # 臨池管窺
古代中國文人向來把琴棋書畫、詩詞歌賦,作為自身必備的技能或修養。
但這些技能中要能在某一項達到精深過人的造詣,都是不容易的。所以本就不存在哪一種更難。
繪畫難於師法自然,更注重抽象思維的訓練;而書法強調臨摹,難於在傳統中突破創新。。。就技法而言,書畫又是相通的,都要求線條的韻律及內容的瀟散(文人畫)。
有的人在繪畫方面抱守陳規,畫一輩都難於提高;而有的人於書法方面能別出杼機,學養深湛,不長的時間便能以書示人。所以一些人認為的“學畫只要十年,而培養書法人才要二十年”這種觀點是有失偏頗的。
中國傳統書畫除了技法層面外,都需要自身具備很深的於書、於畫外的修養,單就這項來說,就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蹴就的。
書畫可相互借鑑、相輔相成,無論自身擅長哪一方面,都要以平和心態得之。既能畫,又能書,不是人人都想追求的境界嗎?
-
6 # 水石書法
初學者經常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甚至有人會煞有介事地說,寫字要比畫畫難得多。
我認為,不管哪一行,初學時似乎都不難,但是要到達頂尖水平時都很難。書法,繪畫豈不一樣?
初學書法時,練習楷書,隸書,筆法結字,二、三年堅持聯下來,初具模樣,何難之有?可是有了基礎之後,想再上個層次,或者想有點自己的風格特色,這時候作者會覺得有點困惑、茫然、失落,總覺得難以如願,這就是傳統學書者經常所遇的困局。從中等水平到達頂層水平,成功者始終是絕少數人。這個現象不僅是書法界的現象,也是其他領域裡常有的現象。繪畫要達到頂尖水平的也是絕少數人。學圍棋的人很多,達到聶衛平、柯潔水平的是鳳毛麟角。打乒乓球的人很多,能夠在國際比賽中奪魁的也是鳳毛麟角。
所以,學書法能夠攀登輝煌頂點的只是幾個人而已。這個難,不僅僅屬於書法,而且屬於所有行業。
回覆列表
藝術需要去理解,國畫和書法哪個更難創作?看到國畫和書法,我內心有一種“喜悅感且又頗為驚歎”;中國畫和書法都是以筆墨紙硯,也就是“文房四寶”為工貝抒發情感的一門傳統藝術,
中國畫歷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便以象形字奠基礎來創作;而書法同樣也是以漢字為載體,購成一幅無圖的畫,不得不承認書法和國畫藝術的博大精深,兩者又存在太多相似之處,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書法和國畫在創作上應屬於同一層次,不分難與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