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邊城老黑

    我以前寫過有關元春隱寫皇帝的一些小短文,再看元春命黛釵二人作應制詩的脂批,這也是元春隱皇帝、賈府隱皇宮的證據。應制:舊指皇帝下詔命而作文賦詩的一種活動。

  • 2 # 仁府

    寂寞林和晶瑩雪是《紅樓夢》中兩大詩詞才女。應制詩是古時達官貴人,文人騷客應和奉承皇帝歌功頌德而寫的詩作。元春(元妃)省親是非常重要的活動,理所當然要寫一些應制詩篇,以表忠心!這是元春的無奈,曹雪芹的無奈。

  • 3 # 無為無不為0632

    應制詩,也叫“應和詩”,一般是指臣屬奉皇帝之名所作的詩詞。或和皇帝之詩,或按皇帝要求作詩。

    寫給天子所看之詩,自然是要以歌功頌德為主,所以一般都辭藻華麗。

    就像以前寫字有專門的館閣體一樣,你想中舉,別管文章寫的好不好,字先要讓人看起來好看,其書法風格秀潤華美,正雅圓融,書法藝術性可以不考慮,個性就更不考慮了。

    應制詩也一樣,只要一歌功頌德就可以,不需要有多少意境。

    詩作的再好,意境再深,不去表揚皇室,反而這意見那意見,惹皇帝不悅還是小事情,鬧大了可能要掉腦袋。

    所以為求穩妥,一般在遇到這種情形時,大臣們總以拼命拍皇帝馬屁為主,什麼遣詞造句什麼意境真情全都捨棄了。

    我們看一下薛寶釵當時所作:

    凝暉鍾瑞

    芳園築向帝城西,華日祥雲籠罩奇。

    高柳喜遷鶯出谷,修篁時待鳳來儀。

    文風已著宸遊夕,孝化應隆歸省時。

    睿藻仙才盈彩筆,自慚何敢再為辭。

    薛寶釵這首則是從頭至尾,句句都是讚頌之詞,寫得辭藻華麗,氣象萬千。

    林黛玉的詩詞清麗脫俗,落筆婉約,有李清照遺風,極少寫讚歌,但這種場合下也由不得她,我們來看一下她的《世外桃源》:

    世外仙源

    宸遊增悅豫,仙境別紅塵。

    借得山川秀,添來氣象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何幸邀恩寵,宮車過往頻

    前四句和後四句區別何其大!

    後四句把元妃省親、開筵賦詩的場景描寫得紅火熱鬧,此時的大觀園就像晉代石崇的金谷園中的詩詞雅集一樣,更有園中嫵媚的繁花,映襯著玉堂妃子的姣好面貌。

    大觀園元宵節的這次詩會活動,作品大多是渲染吉慶的氣氛,與後來才女們一起組建海棠詩社時,所寫的詩詞風格是大相徑庭的。因為這一次,她們詩文的立意主要是放在歌頌盛世隆恩上。而後來才女們各自的《詠白海棠》詩,才是細膩真切的表達自己個人情感和志向,這時候的詩才是真正在寫自己。

  • 4 # 老街味道

    問題:寶釵和黛玉在元春省親時寫的兩首詩為什麼叫應制詩?

    前言

    元春省親這一段,出自紅樓夢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倫樂寶玉呈才藻。元春十幾歲時便已入宮做女史,23-24歲時加封賢德妃。在回孃家看望父母時,和兄弟姐妹們一起遊園作詩 。

    題主的意思是,元春不是皇帝,為什麼寶釵和黛玉的詩被稱為應制詩呢?

    一、 應制、應令、應教

    1、應制

    在封建時代臣僚們奉皇帝之命而作的詩,是應制詩

    應制賦銅鞮山松詩(南北朝·元協)  〖北史曰:協從孝文帝幸代都。次於上黨之銅鞮山。路傍有大松樹十數株。帝賦詩示協曰:吾作詩雖不七步。亦不言遠。汝可作之。比至吾間令就也。協時去帝十步。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問松林。松林經幾冬。山川何如昔。風雲與古同。

    南北朝時期的元協奉魏孝文帝的命令做了一首詩,不到十步而成。這首詩的體式很特別,比普通的五言絕句還少了2個字。

    唐朝的應制詩就嚴格一些,多是標準的格律詩,就像紅樓夢中寶釵和黛玉的作品一樣。

    立春日內出綵花應制(唐·沈佺期) 合殿春應早,開箱綵預知。花迎宸翰發,葉待御筵披。梅訝香全少,桃驚色頓移。輕生承剪拂,長伴萬年枝。

    2、應令

    應教奉皇后,太子的命令,稱為“應令”:

    隋末唐初·許敬宗的《四言奉陪皇太子釋奠詩一首應令》,是一首四言詩:

    皇靈拓統,帝宅遐光。馳威日域,浹化乾綱。

    網羅千代,併吞百王。禎凝國太,慶襲元良

    3、應教

    奉諸王之命而作是“應教”。

    隋末唐初·虞世南《初晴應教》,是一首五言絕句:初日明燕館,新溜滿梁池。歸雲半入嶺,殘滴尚懸枝。二、 元春不是皇帝,為什麼寶釵和黛玉的詩被稱為應制詩呢?

    因為“應制”、“應令”、“應教”詩,都可以稱作“應制詩”。雲春是高貴的皇妃,奉皇妃命作詩也可以成為應制詩。

    五律《杏簾招客飲》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這首五律表面是賈寶玉所作,實則為林黛玉的作品,深得賈妃讚賞:被評為“前三首之冠。”

    脂硯齋的批語是 【“以幻入幻,順水推舟”,】 就是大觀園雖然沒有人耕作,但詩中所寫確實農家景象: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結尾又是: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太平盛世,沒人餓肚子了,咱們不用忙著去耕田織布。

    所以脂硯齋“且不失應制”, 元春畢竟貴妃,這些詩帶回去給皇帝看看,皇帝也一定會滿意的。

    結束語

    應制詩一定是歌功頌德,必須充滿正能量。 黛玉的這首詩即景而來,又不失大體,是應制詩中的難得之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玄奘的主要功績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