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落山容瘦

    董仲舒之所以被稱作雜儒,與他新儒家主義有很大關係,核心思想主張的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他的思想得以廣為流傳,是封建社會特殊的社會體制造成的。“天人”之說前秦就有,但是隻有他披著儒學的外衣,集百家之學,對包括陰陽五行、道、墨、法、名、雜等家在內的諸家學說,加以糅合、改造,形成了為封建君主制社會服務的思想體系。

    “天道即為君權”維護了皇帝集權統治的需求,從而得到了皇權的扶持,而 “三綱五常”也在幾千年間作為維護社會秩序和價值觀的標準而存在著。

    中國傳統哲學本就不是人與自然對立的體系,從來就是“天人合德”的本體論,董仲舒的哲學思想把天地的生之德與人性統一起來,形成了內外合用的政治思想、誠明能合的人生修養、知行合體的社會實踐哲學。所以,董仲舒的“儒”並非百花齊放時期的儒家思想,不過這並不能否認他為中華民族哲學體系做出的重大貢獻。

  • 2 # 文刀沐子

    如果說董仲舒是巫儒雜種,那麼世界上就沒有了純種巫儒!

    因為包括孔二在內的所有孔儒元素,全是董神抬舉起來的,沒有董仲舒,孔氏巫儒就是不入流的的下仨爛,根本就登不了大雅之堂!

    秦漢之交,巫儒聖人是叔孫通,孔二隻不過是坊間傳說中的毛神。是董仲舒在偶然情況下,用魔術和幻術欺騙了劉徹等高官,孔二和孔儒才得升廟堂,成了巫儒正宗!

    董神之所以抬舉孔儒,是因為他與孔二是老鄉,二者相距不過幾百里,顯然,他從小到大,都受了孔儒的薰陶。

  • 3 # 可榮188

    董仲舒是西漢時的鴻儒,唯心主義哲學家,政治家,他留名後世的並不是他的儒學,而是促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學"的成果,從而使百家爭鳴的學術現象受到扼制。

    從董仲舒的成長過程可以看出,有意識的效仿孔子,廣開學壇,招收弟子,從而聲名鵲起,引起漢武帝的注意。他的儒學研究其目的是為仕,並非單純的研究學術。史載董仲舒授課時掛一帷幕,自己座在裡面講課而不露面,以至他的好多學生都未曾目睹他的真容,他的這種形為其實也是一種自我陶醉和炒作。

    他提出的天人感應,大一統理論,正好為封建王朝治理天下提供理論基礎,他受到漢武帝的重視自然也在情理之中,這兩句話的意思帶有一種封建迷信的思想,皇帝都是天上派下來治國的,萬民都得謹仰膜拜,四海統一,以便君王好治理國家,而他的這一學說源於《公羊春秋》,他的《舉賢良對策》就是把儒學和其它學說貫穿起來,認為以儒學治理天下是最佳理論基礎,把神權,君權,夫權,父權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帝制神學體系,從而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學,這一治國理論對後世造成深遠影響。

    天人感應,三綱五常也是儒學的重要思想,對當時的封建酷制是一種諫言,認為以德治國是根源,他這一觀點也是對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思想的一種延續,這裡"綱"本是表率的意思,而後來演變成了"權"的意思,變成了臣必須服從君,子必須服從父,妻必須服從夫。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人間不走正道,必遭天遣,後來差點讓他喪命,原因是武帝建元6年(前135年),皇帝祭祖的地方長陵高園殿、遼東高廟發生了大火,他認為這是解釋天人感應的最佳機會,認為是當下治國有悖天理,在家寫奏章準備上奏漢武帝,但被一個叫主父偃的人愉走給了漢武帝,這下惹惱漢武帝,要殺他,後惜才,免去死罪,罷官回家。董仲舒不是傻子,他很可能是透過這一失火現象,來向漢武帝講述天人感應的意思,絕非指責漢武帝,但是被第三人傳話,性質就變了。

    總之董仲舒的儒學對後世治國起到了一定的影,但是帝王的殺戮並非一個學說可制止的。

  • 4 # 飛飛貓說話

    儒在春秋時期是一種主持禮儀的職業。後被孔子改造成一種學術思想,叫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就像一條河流,分若干段:第一階段,春秋時期叫孔儒,屬於起步階段,提出了仁愛思想;第二階段叫孟儒,戰國時代的孟子的孟儒發展了孔儒,提出了正義思想,所以叫孔孟之道,堅持忠君,仁愛,正義,主張王道,注意道德建設,提倡人性向上。

    第三階段叫荀儒,到戰國晚期荀子時代,荀儒就是已經沒有孔孟境界高了,已經承認人性有善有惡,必須德法並治。

    第四階段叫董儒,到西漢董仲舒時期,就比較複雜了,董仲舒把道家莊子的"天人合一"思想,陰陽家的五行觀點,法家的觀點和儒家的思想混為一鍋湯的大雜燴了,提出了"君權神授,三綱五常,天人合一"等等思想。這種改造之後的儒家思想,已經不是孔孟之道,而是外儒內法,雙重標準,雙軌執行,後來的"刑不上代天,禮不下庶民"就是這樣來的,這一套體系對皇帝獨裁統治十分有利,就被漢武帝採納了,立為封建專制主義的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孔子也被捧上了神壇,成為了聖人。

    第五階段叫朱儒。時光到了宋朝時代,朱熹,二程又往鍋里加東西,取名理學,其實這一階段的儒家只能稱朱儒,朱熹重新註解了《四書五經》,加上了"格物致知","存天禮,去人慾"等理論,推匯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忘,子不得不忘",“女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等等論理,可惜宋朝時期,並沒有被皇帝採納,到了元朝也未被採納。明朝皇帝朱元璋,認為他們朱家出了一個思想家朱熹,就把朱熹的理學被立為國教,把朱熹注意的《四書五經》列為科舉考試的大綱,這個時候的儒家思想,因為已經被汙染成一鍋毒粥了,清朝政府延續了明制,所以明清時代皇帝們把朱熹編注的《四書五經》用於科舉考試,學生們喝了朱熹的雞湯,毒粥,只會下跪磕頭了,寫八股文了,人性就是這樣變成奴性了。

    雖然,王陽陽建立了心學,對朱程理學進行了一些糾正,但是因為心學是在民間流傳,沒有能力糾正朝庭的錯誤,一路下去,儒家這條河已經不能喝了,這鍋粥也不能再吃了,最後決定把鍋砸了,去西方國家借鍋,另起爐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年《雍正王朝》原定張豐毅來演雍正,為什麼後來換成了唐國強?